谢邀。还是坚持我的一贯风格,站在中立视角去评价。
一. 从精算角度分析一下这个产品的实质。
-
对于0-39岁和40-59岁区分保额(30万和10万),实质上相当于这个产品有两档费率水平:0-39岁一个费率、40-59岁一个费率。这区别于传统重疾产品按逐个年龄区分保费的模式。事实上,传统一年期重疾的费率,39岁的费率是0岁费率的十几倍,所以这种0-39岁共用同一费率的模式相当于年轻人给高龄人背锅。
-
该产品实质是一个保额确定,但是保费不确定的保险模式。区别于传统上保额确定、保费也确定的模式。该产品的年交保费=min(1毛,实际分摊额)*年理赔案例数。这里面有两个不确定的变量,实际分摊额由于有1毛的限制可以忽略,但是年理赔案例数是一个非常不确定的数字。这里的不确定性有两层含义: 第一,在你加入这个计划的时候,你是不知道未来一年要分摊多少赔款的,第二,过了第一年,你知道了第一年分摊了多少赔款,到了第二年分摊的赔款也会偏离第一年那个数字。
有人跟我强调大数定律,承保的人群只要足够大,这个不确定性会变成确定。在公众问答里不想拽精算名词,就说一个大家能感受的到的表象:既然大数定律这么神奇,为什么支付宝不敢向公众承诺,每年每个人的赔款分摊额的确定数值,或者上限,或者怎么也得给一个预期估计值吧,让消费者心里有个谱,一年到底要花多少钱。
3.该产品的续保是不确定的,人数少于330万的话计划就终止,虽然支付宝的流量很大,但是这类业务会有一个风险:精算上叫选择性退保或发生率恶性循环的风险:到了计划后期,越来越多的健康人群由于感知不到这个产品的好处,就会逐渐退出这个计划,留下的反而是健康不好的人群,导致每个人分摊的赔款越来越多,然后更多的人由于分摊赔付的增加而退出,最终导致这个计划无法运行下去。
二. 抛开精算,谈一些体验相关的:
-
保险的魅力之一在于:用一个确定的小额的保费支出可以换取一个不确定的大额的理赔,可以给投保人以财务上的安全感。但是这个产品的保费是不确定性的,为投保人增加了不安全感。
2. 我之前体验过抗癌公社(模式类似的互助团体),那种频繁的为别人分摊赔款让人心理上有些不舒服。虽然和保险的实质一样,但是保险让你的感觉是为自己买的,而互助模式让你感觉交钱都是为了别人。大家可以体验一下就明白这种微妙的感受了。这种感受会让你有离开这个计划的冲动。事实上,国外相互保险的起源和发展,和其宗教信仰有密切的关系。
三. 这种模式对于行业的影响
先说结论,我觉得影响有限。
从国外相互保险的出现和发展的因素看,大体有三个。第一,在商业保险还未出现的时代,出于朴素和保险思想和宗教信仰的影响,出现了互助自保团体。第二,在监管还不成熟的时代,股份制保险公司内部治理问题严重,消费者不信任保险公司。互助保险的运营更加公开透明。第三,在商业保险市场和监管环境成熟的今天,互助保险由于价格便宜,为低收入群体开辟了一个保险市场。反观国内,第一,我们已经有商业保险公司了,所以上述因素一不适用。第二,我们的保险监管非常严格,保险公司的形象持续改观,貌似因素二用在中国也不是很强。第三,中国民众保险意识较差,低收入群体更甚,所以价格并不是他们不买保险的根源,根源在意识和观念。此外支付宝这个产品的受众群体也不是低收入群体。综上,如果从国外的经验看,我们其实不太具备发展壮大相互保险的土壤。所以相互保险在中国,可能还有挺长的路要走,而且会呈现会国外不同的一些特点。
个人预测,这款相互保的稳定受众群体(所谓稳定是指能长期留存下来),会是那些有较强保险意识,甚至已经买过保险,用相互保当作是保障的补充,然后还持有体验和尝试心态的这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