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语是中国境内最古老的语言之一,其形成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时代。春秋吴国的语言,在古汉语的不断冲击、覆盖下逐渐形成古吴语。元末明初的《南村辍耕录》是一部较早以民间射字游戏记录吴语音系的文献。从明朝冯梦龙辑编的《山歌》可以看出,当时的吴语词汇、语法已经基本奠定了今天的轮廓。
吴语的最早源头可以追溯到泰伯入吴和越国的成立。早在3200年前,周太王之子泰伯、仲雍南奔,到达今梅里一带并断发纹身,当时吴越虽为两国,但是语言风俗相通,影响力较大。《越人歌》“滥兮抃草滥,予昌枑泽予昌州,州(饣甚)州州焉乎秦胥胥,缦予乎昭澶秦逾,渗惿随河湖。”就真实地记录了先秦时期的百越语面貌,吴语的雏形由此诞生并迅速发展。
自上古时期,居于长江以南的多个原始部族被居于中原地区的华夏族人泛称为南蛮。秦始皇南下攻取“百越”后,华夏族人来到江南地区,南蛮族人则逃往山区或更南方的地区,当时的华夏族语言开始传入江南地区。在汉朝的鼎盛时期,华夏族融合当时周边多个民族演变成汉族。这一时期是出现吴语雏形的时期。上古南方汉语有楚语,吴越江南相当一段时间曾属于楚国,原始吴语也应由楚语分化。至今吴语与老湘语还有许多语音演变共同点如:全浊声母都读浊音;见系二等无i介音;“咸山”二摄鼻尾脱落、元音鼻化;“蟹、效”二摄-i、-u尾脱落,变单元音;入声古塞尾脱落变开或紧喉等。后来吴语湘语两区虽由客家南下而断开而使其受客语影响深远,另从湖口、星子、都昌、永修,德安、武宁、修水到湖北通城、祟阳、蒲所,到湖南临湘、岳阳、平江(南江)这十三点,全浊声母还读浊音(湖口老派、武宁次清不混,其他点与次清混),还有很多词汇相同。
秦汉魏晋南北朝
秦汉时期吴语稳步发展。秦汉置郡设官驻兵,中原移民主要聚居于郡治吴(今苏州)、会稽(今绍兴)、宛陵(今宣城)及秣陵(今南京)等重镇,吴语就以这些地方为中心发展起来,故后来吴语还是以苏州为苏南吴语中心,绍兴为浙江吴语中心,宣城为皖南吴语中心。但当时越族力量还很强,部分越人进入山区成为“山越”,而浙南、福建一直还是越人的天下。直至三国时,许靖致曹操书中还说自己从会稽“南至交州,经历东瓯、闽越之国,行经万里,不见汉地”。故扬雄《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记吴越方言词主要还是侗台语词汇。
至西晋永嘉丧乱之前,建康(今南京)一带还是纯粹的吴语区,南朝乐府中的吴声歌曲,就是用吴语传唱的歌谣,其中保存著一个典型的吴语词汇“侬”。《晋书·乐志》称“自永嘉渡江之后,下及梁、陈,咸都建业,吴声歌曲起于此也”,吴声歌曲不但在建康一带广为流传,并且久已形成,西晋初就已传入北方。
晋代永嘉南渡,吴语受到中州音韵(中州音韵与今日之北方话没有关系)影响,青徐移民(大宗)+司豫移民(中宗)+秦雍移民(小宗)+吴地土著→渐次形成吴地汉人混合语言,或可称为吴语之祖语。同时吴语也包围了当时的政治中心南京,成为士大夫必学的方言,六朝民歌及笔记小说里可以见到其踪迹。
六朝初,吴语这一名称已经产生,指吴地的方言。西晋末,永嘉之乱(西元310年)后,大批北人南迁,发现吴语跟他们的中原话差别很大。《世说新语·排调》说:“刘真长始见王丞相,……刘既出,人问见王公云何。刘曰:‘未见他异,惟闻作吴语耳。’”
当时中原传入的汉语与以前形成的古粤语混合,拉近了古吴语和中原汉语的差别。这一时期是吴语的成长时期。
同时,吴语在西元五至六世纪的南北朝时代对日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吴音(日语:呉音)是日本汉字音(音读)的一种,一般认为这批汉字读音在西元五至六世纪的南北朝时代从南朝直接或者经朝鲜半岛(百济)传入日本,而南朝的大致统治区域便是如今中国的长江以南地区,国都和统治中心便在长三角地区,也就是吴地。由于吴音融入日语程度较深(常用于基本词汇中),古代称为“和音”。平安时代之后,由于推动汉音普及的一方对其的蔑称态度。归国的日本留学生以长安秦音为正统,因此称其他地区特别是长江以南特别是江东地区的音为“吴音”。
吴音同现代吴语有很多相似性,如:日母在吴音与吴语白读中皆为鼻音声母n;吴音中匣母的脱落现象与吴语类似,如“和”吴音ワ吴语wu(或前加/ɦ/);山删韵吴音多读エン韵,吴语多读e韵,有共同的主要元音。从日本吴音中也可对南北朝时期的古吴语探究一番。
隋代扬州经济文化崛起,隋炀帝也曾经在扬州学习吴语。唐朝韵书也有关于吴语的零星记载。如王仁昫《刊谬补缺切韵》有“膀,普浪反,髀,吴人云”,至今苏州还把腿叫做“膀”(音“胖”上声)。
唐时国家安定兴盛,使得吴语得到巩固,分化。到开汀、开漳之时闽客两语即界线划然分明,说明闽语已经形成并巩固,北宋编的韵书《集韵》中已经编入闽方言专用方言字“囝”,皆与今闽语正同。同时也收入不少吴语字。则吴语自然也已形成而巩固了。
在唐朝鼎盛时期,江南地区的汉族人口进一步增加,与汉族长期接触的原住民已被汉化。而在汉族分布较少的山区,原始部族则继续保持自己的语言文化。这一阶段仍受中原汉语影响,成为一种既能对应中古汉语发音但有独立词汇文法的语言。唐朝灭亡后,燕云十六州沦陷达四百年之久,宋朝时期,北方更再次沦陷到外族手中,以致中原人逃至江南地区,这是中国历史上中原人口南迁的第二次高峰期,也是最后一次拉近吴语和中原汉语差别的时期。唐宋时期可被视为吴语的定型时期,因此现代吴语仍能对应宋朝《广韵》的发音,但难以对应元朝或以后的中原汉语发音。
宋代吴语不但已巩固并已形成今天南北各片的基本状况。东瓯片永嘉方言作者并已据自己方言写入字书(如戴侗:《六书故》),并由专业书会写出影响全国的文学作品——各种永嘉戏文脚本,其中丰富地表现了本片方言特色(如《张协状元》)。
靖康之耻,宋室南渡,大量北方移民至杭州,使当时的“临绍片”语言发生变化带有中州音韵的特点。据《元丰九域志》记载,北宋元丰六年,杭州9县居民已达二十余万多户,《宋史·地理志四》也记载着北宋崇宁年间临安府203574户,但北宋末年方腊起义造成杭州人口有一定损失,据方绍《泊斋篇》记载,“官吏居民死者十二三”。建炎四年,金兵攻占杭州,血洗杭城,烧杀抢掠十四天,仅清波门一带就死亡万人(《泊斋篇》),此后北方移民大量迁入,改变了杭州方言。明代钱塘人郎瑛在《七修类稿》里说:“(杭州)城中语言好于他处,盖初皆汴人,扈宋南渡,遂家焉,故至今与汴音颇相似。”
蒙元末明初的《南村辍耕录》是一部较早以民间射字游戏记录吴语音系的文献。
清末的太平天国造成杭州居民大部分死亡,战后的移民主要来自绍兴和宁波,以绍兴人居多,宁波人其次,温州人再次,其余来自台州、苏南、安庆等地。故而杭州城有“杭州萝卜绍兴种”的说法,这次移民可能也对杭州话造成一定影响。
明清时期,苏州的经济文化逐渐向上,并兴于明清而影响全国。吴语口语涌现于文献记载,如冯梦龙(1574—1646)所编的《山歌》。此外,《山歌》大批收集了当时的吴地民歌,前9卷书以吴语。吴方言又见于其他文献中;如冯梦龙编的《三言》、梁辰鱼的《浣纱记》、冯梦龙编的《墨憨斋定本传奇》、李玉的《清忠谱》等。
清初,言吴语者总占中国20%,而明末的白话小说《豆棚闲话》更实录了当时的吴语口语。清末民初(19-20世纪),出现了大批“苏白小说”(又称“吴语小说”),以《海上花列传》、《九尾龟》为名,民歌集则有《吴歌甲集》之类。古时以文言文为书面语言,而清末《海上花列传》首次并行文言文、吴语白话两者。
清末太平天国事发,严重影响了江南地区,吴地经济、劳动遭受成灾,以致吴语者人口锐减。
吴语曾以苏州话为代表,太平天国后,苏州盛衰而上海兴盛,上海话最终替代了苏州话的地位。吴语遍于吴地,故名吴语。
中华民国成立时,虽然用北方白话文取代文言文正式书写的地位,但吴语的实际使用未受到任何限制。例如,1930年代是上海话的黄金时期。和香港类似,上海的作家们意译或者音译很多英文单词,用到书面文本中去,通过当时上海极其发达的各种平面媒体进行传播,然后被普通话吸收——马赛克(mosaic)、白脱(butter)、凡士林(vaseline)、沙发(sofa)、雪茄烟(cigar)、茄克衫(jacket)、维他命(vitamin)。吴语固有词引入普通话的则有“尴尬”、“赤佬”、“煞有介事”等。
Reference:
https://baike.so.com/doc/3753725-39434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