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2月5日,我们将迎来一年一度的元宵节。元宵节又名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时间为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的形成有一个较长过程,根源于民间开灯祈福古俗,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2008年6月,元宵节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着情感眷恋和文化认同,元宵节已经成为了中华儿女文化基因的纽带、家国情怀的相承。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元宵节风俗众多,主要有赏花灯、吃汤圆、猜灯谜、放烟花等一系列传统民俗活动。除此之外,不少地方元宵节还增加了游龙灯、舞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隋书·柳彧传》就有记载:“每正月望夜,充街塞陌,聚戏朋游。鸣鼓聒天,燎炬照地。”清代诗人姚元之在《咏元宵节》中也记载如下:“花间蜂蝶趁喜狂,宝马香车夜正长。十二楼前灯似火,四平街外月如霜。”各具特色的传统习俗,见证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根本固者,华实必茂;源流深者,光澜必章。”传统习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凝结,元宵民俗也历经岁月洗礼流传至今。陕西西安城墙灯会、上海豫园灯会、四川自贡灯会、深圳锦绣中华民俗村灯会、开封大宋上元灯会……元宵佳节临近,多地灿烂多彩的花灯会就已纷纷上演。其中,城墙灯会是西安最具代表性的年节文化活动,从1984年到2023年已经延续了36届,堪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生生不息的有力见证。彩灯交相辉映,五彩斑斓,中华儿女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跃然可见。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继承好、弘扬好、延续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是文化进步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那么,如何继承、弘扬、延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其中一个关键要素,就是必须做足创新功课。以第29届自贡国际恐龙灯会为例,其就用彩灯连接现实与虚拟世界,打造中国首个“故事化+游戏化”的行浸式灯会,引来众多游客驻足。再往前看,元宵节来临之际,H5、小程序、微视频、长漫等网络作品已刷遍人们微信朋友圈,让节日氛围更加浓郁。
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在五千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不管是花灯会还是品元宵,都寄托着中华儿女追求团圆和美满的愿望,散发出浓厚的文化气息。元宵习俗代代流传也启示着我们,要找到传统和现实的契合点,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在夯实文化自信的基础上讲好中国故事、办好中国事情,中华民族的精神大厦将越筑越牢。(闻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