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链接
link管理
链接快照平台
  • 输入网页链接,自动生成快照
  • 标签化管理网页链接

(本报记者 司平)日本的黄金周“十连休”搞得如火如荼。4月30日,JR西日本发表统计称,由于访日旅客激增,3月营业额同比去年增长17.2%,创下新高。其中,面向外国游客出售的周游券等入境游相关收益达到355亿日元,超过疫情前的2019年同期。5月1日,铁道相关股票也应声上涨。

日本旅游产业成绩单亮眼,问题随之而来。黄金周期间,与“出行礼仪”相关的消息时时冲上热搜。日本人开始激烈地争论起一些问题,其中不少中国人也熟悉,比如:新干线上能不能吃肉包?调节座椅靠背要不要和后面的乘客沟通?别的乘客孩子太吵,怎么破?

这些问题看似细枝末节,却至关重要,一不小心,就毁了来之不易的长假的第一天。关于这些问题,日本的铁路公司在大多情况下都没有针对性的法律规定。但这进一步提高了对乘客的要求。

4月中旬,日本的一名公众人物因在新干线上吃肉包被骂到“退网”。当时,她结束大阪之行,在新干线车站购买了当地知名的“蓬莱”肉包,并美美地发了一条推特,谁知铺天盖地的骂声随之而来。 许多网友指出:不在密闭车厢里吃气味较大的便餐是最基本的出行礼仪,作为日本人,竟连这也不懂,令人失望。在当时,也有小部分网友认为,问题上升不到这个高度。毕竟是在车站商店卖的便当,怎么还不让人吃了呢?

拉扯几天后,这名公众人物在推特上道歉,并宣布因无法承受压力而“退网”。此前,日本也常有关于车厢内气味问题的争议,但本次事件显然影响较大。

新干线上到底能不能吃肉包?有日本媒体就这个问题采访了JR东日本的宣传部,得到的答复如下:

“关于您询问的情况,我司并没有一一作出明确规定。但我们希望乘客在车内时能考虑周围环境,让其他乘客也能舒适用车。希望乘客理解配合,与我们共同营造舒适的乘车环境。如果您遇到任何违反礼仪的情况,请及时告知乘务员。”

此番回答,让擅长“读空气”的日本网友也大呼“听君一席话,如听一席话”。类似情况还有很多,根据媒体“辩护士.com”4月30日的追踪报道,关于在新干线这类长距离移动的列车上,调节座椅靠背是否需要和后排乘客沟通的问题,铁路运营方给出的也是类似的回答。

铁路方希望乘客自行沟通解决,这并非不能理解。但有些时候,沟通也许并不好用。

旅行行业记者桥贺秀纪指出:“询问”后排乘客能否放倒座椅靠背,可能会收到情绪化的回答,如果对方回答不行,那就尴尬了。事实上,日本新干线座位相当宽敞,人们经常乘坐的东海道新干线一般座席的前后间距为1040mm,超过了日本的廉航和绝大多数经济舱,靠近中国国内部分高铁的一等座。稍微放倒座椅靠背,几乎不会影响后排乘客,完全不让放倒是没有道理的。在他看来,这种情况只需“告知”后排乘客,然后轻手轻脚地调节即可。

也有评论者指出,在这个问题上,铁道公司的产品是有改善余地的。例如,欧洲的部分铁道采用了这样一种座椅:在放倒靠背时,并非让靠背后倾,而是让座席前移,这样就只压缩自己的空间,不会影响后排乘客了。如今,近畿日本铁道的部分车辆换成了这种座椅,但在日本还没有普及。

最后,还有优化产品也不能解决的问题,那就是带孩子出行。日本部分新干线自2010年以来开设了“家庭包厢”(后改名为“亲子包厢”),专供带小孩的乘客使用,几家孩子在里面胡闹,门一关也影响不到他人。根据交通产业记者杉山淳一的观察,这一服务在过去的14年中稍有“缩水”,如今的折扣力度没有起初时那么大了,但凭借一般乘客和带小孩乘客之间的“血海深仇”,一直保持着强劲的需求。

然而在日本,类似问题仍旧时常引发争议,因为并非所有带小孩的乘客,都会购买“亲子包厢”。这背后最大的原因还是买不到。在如今的黄金周,或8月日本的盂兰盆节这些大型假期,除非提前多日购买,否则经常出现一票难求的情况。加上这类包厢只能指定出行时间,那些临时决议出门的带小孩乘客,最终还是不得不购买一般座席。

普通乘客在出行时遇到小朋友在身边吵闹,可能会稍感郁闷。如今,日本社会正在致力于解决少子化问题,如类似争议出现什么专家的舆论引导,则大多是站在带小孩的乘客的立场,呼吁其他乘客“宽容”,这种风向进一步加剧了其他乘客的不满。

不过,在公共生活中,求助法律法规确实不是解决问题的手段,毕竟法律法规只能规定最低限度的道德,而一个社会得以良好运行,从来就不能只依靠低水平的道德。列车是密闭空间,很容易引发情绪。但冷静想来,绝大多数情况下,与我们共处的都是有常识有良知之人,真正遇上不讲道理的,只是极少数。万一遇上了,或许一笑而过就好,不必为此破坏了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