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链接
link管理
链接快照平台
  • 输入网页链接,自动生成快照
  • 标签化管理网页链接

1.1在校生规模

2012年我校全日制在校生共14622名。其中,普通全日制本科生12484名,专科生905名;在校研究生863名,其中博士生32名、硕士研究生780名,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51名;留学生21名,预科生400名。本科生占全日制在校生总数的比例为85.4%。

表1                      2012年青海大学在校学生数统计表

1.2.2 教学用房状况

2012年学校生均占地面积118.73平方米,生均宿舍面积9.04平方米,生均教学行政用房16.5平方米;多媒体、语音室座位数11527个,百名学生配多媒体教室和语音室座位数78.8;教学用计算机台数3307台,百名学生配教学用计算机22.6台。

表2   2012年青海大学百名学生配多媒体、语音教室座位数、教学用计算机台数统计表

1.2.4 图书期刊

学校在图书馆的建设过程中,坚持传统的纸本文献资源与数字文献资源建设互补的原则,持续充实馆藏文献,积极采用现代技术,努力提供优质的信息文献服务。2012年,学校图书馆纸质图书馆藏量达103.41万册,当年新增纸质图书65923册;纸质期刊17320种;电子图书总量达400000种,当年新增11800种;拥有24种数据库;全校生均图书为83.2册;当年图书流通量为48591本次。

表4           2012年青海大学图书馆馆藏文献情况统计表(一)

2.2.1校级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成立

2012年我校成立了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出台了《青海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2012年工作方案》,对年内开展的教师培训工作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并要求各院系积极配合,共同开展教师培训工作。并根据省厅要求,积极组织了申报省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目前正在等待批复。 2.2.2教师个人三年规划 2012年在收集整理全校1058名教师个人规划的基础上,按照院系进行分类,排版,印制了《2011-2014年教师个人规划资料汇编》,并编排了姓名检索,为查找教师信息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同时,形成教师个人规划的中期检查方案。 2.2.3教师培训工作 2012年学校先后开展了青年教师素质拓展培训、教研室主任培训、教师岗前培训等各级各类教师培训工作,收益教师近260余名。

2.3高层次人才引进

2012年,根据学校总体工作部署和发展需要,在校党委、校行政的正确领导下,在校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的指导下,校组织人事部按照“高端聚才、校际引才”的工作思路,拓宽引进渠道,完善引进体系,搭建聚才平台,提升服务水平,吸引了一批高层次人才来我校工作,为建设“有特色、高水平”的高原名校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证。

2.3.1拓宽人才引进渠道,做好人才引进工作

1.根据学校发展需要制定人才引进规划

根据学校学科发展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引进计划,有针对性、有目的、有目标的引进人才,确保引进人才能带动、促进相关学科的快速发展。

2.创新工作机制,规范人才引进程序

坚持人才引进校、院系部二级评审体系,院系部根据发展需要对拟引进人才进行专业考核并提交引进意见,校组织人事部会同教务处、科技处对拟引进的每一位人才进行科学、客观、全面的评价,确保人才引进工作的实效性。

3.创新工作模式,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第一,全力推进人才“十百千”工程,改善我校教师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学缘结构,使师资队伍更具生机和活力。结合学校学科发展需要,有计划有目标引进博士来校工作,2012年计划引进博士9人,接收清华毕业免试直推硕士研究生3人。

第二,以实施青海省“昆仑学者”计划为抓手,加强我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着力打造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和领军人物。转变人才引进机制,突出人才引进的重点,通过面向海内外招聘的方式,吸引一批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来校工作,学校对聘任的“昆仑学者”及团队实施重点建设与扶持,为承接国家、地方重大项目、产生标志性成果及培养学术领军人才奠定基础。2012年,根据省教育厅《关于做好第三批“昆仑学者”计划特聘教授和讲座教授推荐和聘任工作的通知》要求,学校紧紧围绕三江源、生态保护、盐湖资源综合利用、高原医学、藏医药学等特色学科,从国内外著名高校和企业聘任了8名“昆仑学者”,其中特聘教授4人,讲座教授4人。

第三,根据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青海省引进高层次科技创新创业人才暂行办法》,经学校推荐,高原医学中心的张伟博士作为学校派出培养并回校工作的优秀代表入选。张伟博士的引进和入选,是落实学校人才工作会议精神的成果,是我校在引进人才层次上的突破。

2.3.2广泛动员,精心组织,认真做好各类人才支持计划申报工作

为做好各类人才支持计划的申报工作,校组织人事部充分调动各基层单位的积极性,动员广大教师积极物色人选;通过组织校内评审的方式,认真遴选各类人才支持计划的申报候选人;指导申报人员认真准备申报材料,多次校核,确保申报质量。

经过认真组织,2012年我校参加了国家、省内各类人才支持计划的申报工作。其中,2人申报2011年度“长江学者奖励计划”、4人申报2012年度“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推荐25人申报青海省第七批自然学科与工程技术学科带头人,3家单位申报2012年度“人才小高地”建设项目,经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审定,农林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入选青海省高原种植领域(马铃薯)人才“小高地”、青藏高原特有草种资源开发及应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入选青海省饲草料种植领域人才“小高地”。

2.3.3完善政策、提升服务,优化人才工作环境

1.完善高层次人才引进的政策体系

根据引进人才工作的需要,对《青海大学专业负责人引进办法》、《青海大学在职攻读硕、博士学位的暂行规定》进行了修订,制定了《青海大学高层次人才管理考核办法》,对引进人才实施积极的动态管理和服务,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推动了各类人才计划的实施。同时,学校根据申报各类人才支持计划的需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及青海省有关文件精神,及时出台配套政策,努力为引进人才提供良好的发展平台和科研环境。

2.切实服务各类人才,优化工作环境

在学校的政策框架内,积极协调、解决引进人才来校后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如经费启动、待遇落实等,使引进人才尽快适应新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力争做到“引得进、留得住”。

3.积极搭建学术交流平台,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努力营造良好人才集聚环境

通过引进人才的学术影响力积极吸引其他优秀人才来学校开展学术交流,为后期引进打下良好基础,逐步形成“通过一流学者引进一流学者”的良性循环,形成人才集聚效应。

3 学科专业建设

截止到2012年底,青海大学拥有作物学一级学科博士点1个,作物栽培与耕作学、作物遗传育种、牧草遗传与耕作学、内科学【高原医学方向】和民族医学【藏医藏药方向】二级学科博士点5个;机械工程、水利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风景园林学、作物学、林学、草学、基础医学、工商管理等一级学科硕士点10个,二级学科硕士点56个,硕士学位点涵盖了法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理学六个学科门类。拥有2个国家重点学科(含培育学科1个)、有14个省级重点学科、5个省级医学重点学科。

加强现拥有博士学位授权和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学科的建设,到2015年,争取在临床医学、中药、作物学、畜牧学等一级学科中1-2个学科进入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并获得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加强现拥有硕士学位授权和省级重点实验室学科的建设,到2015年,使材料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计算机科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林学、兽医学、基础医学、药学和工商管理学成为省级重点学科,并获得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应用经济学、生物学、土木工程、植物保护、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中西医结合、公共管理、旅游管理、会计学等学科成为校级重点学科,其中部分学科获得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形成以国家重点培育学科为核心,省级重点学科为依托,校级重点学科为基础的学科建设体系和以工、农、医、管为主体,其它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布局。

目前有本科专业67个,涵盖工学、农学、医学、经济学、管理学、理学、文学等7个学科门类,专业数分别占全校专业总数的37.3%、14.9%、17.9%、7.5%、16.4%、4.5%和1.5%;有6个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形成了“以工、农、医、管四大学科为主,其它学科协调发展”的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急需人才的专业体系,专业布局合理;学校培育建设特色优势专业的导向与战略逐渐清晰,建设效果逐步显现。

4 学校内部改革

4.1 内部管理体制改革

2012年,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大胆实践,加大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力度,加强内涵建设,理顺体制机制,优化队伍结构,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不断提高教育质量、科研水平和办学效益,增强学校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能力,有力推进“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事业进程。

4.1.1建立岗位设置与聘用制度,引进内部竞争激励机制

根据教学资源整合工作实际,开展青海大学新一轮人事制度改革。为转换现行的用人机制,正式启动岗位设置与聘用工作,学校成立了岗位设置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破除干部职务和专业技术职务的终身制,实现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建立岗位内部层级晋岗制度,打破原有的岗位一聘终身制,制定科学合理的晋级岗位聘用条件,建立和完善科学合理的人才激励机制。运用正确的政策导向等手段,要求全体工作人员在聘期内都要有新的工作业绩,明确的奋斗目标,营造多出成绩、多干实事的良好氛围,在学校内部建立了有效的竞争和激励机制、自我约束和自我调节机制。

4.1.2建立全员聘期考核制度,明确岗位工作职责

全员聘期考核制度是岗位设置与聘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制定了《青海大学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工勤人员聘期考核管理办法(试行)》,对全校管理、专业技术和工勤岗位工作人员进行聘期考核。考核结果是岗位内部层级晋级的必备条件之一,作为续聘、低聘、解聘、调整岗位的依据。通过考核,激励工作人员强化岗位意识,增强竞争能力和忧患意识,从而全面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科研水平和办学效益。

4.1.3坚持和完善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制度 为学校科学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实施考核工作四年来,我们在探索中前行、在实践中完善,深化了对学校科学发展的认识,逐步改进了方式,适时更新指标,健全目标制定、评价标准、结果运用、工作运行等机制。根据岗位职责将2012年学校工作要点分解到各院系部,制定科学的、易于操作的考核评估指标体系,采取定性与定量考核相结合、民主评议与领导考核相结合的办法,年终对校内单位进行评估、考核。

考评结果作为对各单位工作的评价和确定教职工个人职务聘任、增资、奖惩的依据,充分调动了各单位干部的积极性、创造性,巩固了全校奋发进取、团结干事的良好局面。

4.1.4探索人事机制体制改革,制定“PI”制管理办法

根据国家“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总体要求和面向科学前沿、文化传承创新、行业产业、区域发展的创新目标,围巾一整合力量,吸引和凝聚一批高层次、高水平研究领军人才,发挥科研人员的创新潜能,促进学校科技创新,增强核心竞争实力,实现学校各项事业发展的规划目标,制定了《青海大学“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人事体制机制改革暂行办法》、《青海大学“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实施“PI”制的管理办法(试行)》。

4.2 教育教学改革

开展素质类公选课程选课工作,提高学生人文修养和综合素质。2012年度面向学生开设了66门全校性素质类公共选修课程选工作,共8499人次学生选中课程。素质类公共选修课程的开设,将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人文、科学修养,加强理工类学生人文素质修养,提高文科类学生科技技术素养,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同时,系列课程的开设,将逐步形成了我校特有文化素质类课程群和文化形态。

进一步加大了“交互式”英语改革的试点范围。目前,2011级有771名学生、2012级有1025名学生参加“交互式”英语学习。

4.3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卓越计划”取得突破性成效。其一,出台了《青海大学关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实施意见》,为顺畅实施卓越计划提供政策支持。同时,已立项建设形式拨付给“水电水电工程”等4个试点每个专业5万元专项经费,推进试点专业进行教学计划修订、实践教学组织、师资队伍培养等各项工作;其二,组织“土木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盐化工方向)”、“机械制造及自动化”、“冶金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等5个专业申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第二批试点院校专业;其三,组织“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临床医学专业)”、“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农林师、草原师、兽医师)”申报工作,目前“卓越草原师”、“卓越兽医师”项目已获批省级立项项目。

4.4 教育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的建设和完善

通过期初、期中定期检查与不定期、专项抽查结合方式,充分调动院、系(部)教学管理人员、广大师生积极性,加大教学过程监控力度,工作中突出“精、细、实”,督促全体教师认真做好备、教、批、辅、考等几方面的工作,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完善“三级”听课制度,组织开展领导干部听课活动。2012年度校处级领导干部49人参加听课,随堂听课110次,形成各级领导干部和教学管理人员深入课堂听课,了解各系(院)的教学运行情况良好氛围;教学竞赛活动有创新、有突破、有成效。竞赛中要求参赛教师说教材、说教法学法、说教学组织,对所承担课程的教学目的、教学手段、教学组织等进行系统阐释,所有参赛教师全程参与,教师间相互学习、观摩和交流;扎实开展晨检活动,维护良好教学秩序;深入开展院系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工作,了解教学状况及存在问题,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组织6个专业自评工作,做好充分准备,在省厅组织的专业评估中取得较好成绩。

5 招生与就业

5.1本科生生源质量

2012年青海大学录取新生3909名。其中:少数民族预科400名;65个本科专业(含方向)共录取本科新生3509 名,完成本科计划的99.46%;新生一志愿率为:79%。录取的3509 名本科新生中,本科省外生源1237人,占35.25%,本科省内生源2272人,占64.75%;本科男生1867人,占53.2%,本科女生1642人,占46.8%;本科少数民族学生1276人,占36.3%,2012年由于我们积极调整生源结构,科学、合理安排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今年我校本科新生报到率达到了98.02%,为历年最高。

5.2本科毕业生毕业率与学位率

2012届应毕业本科生2443名,实际毕业生2314名,毕业率为95.1%,学位授予数2252名,学位获取率为92.2%;2012年授予医学博士学位2人,学位授予率为100%;授予全日制科学学位86人(含补授硕士学位10人),学位授予率为87%,专业学位75人(含补授硕士学位1名),学位授予率为98%。

表11    2012年青海大学应届本科生毕业率、学位授予率和就业率统计表

5.3毕业生就业及继续深造情况

青海大学2012届本科毕业生2443人,签订就业协议书1330人,考研234人,西部计划20人,青南计划11人,去部队12人,初次就业率为87.76%。与去年同期相比,考研总数有所上升,政府机构就业上升1.2%,事业单位就业上升1%,灵活就业人数比去年有所上升,到部队、参加国家地方项目就业的毕业生比去年有所下降。总体而言2012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基本与2011届持平。

表12             2012年应届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统计表(人)

6.1科研经费稳步增长,科研成果明显增加

2012年学校获得各类科研项目共计235项,获批科研经费8065.89万元,和上年相比,科研经费增长了2474.46万元,增长率为44.4%;其中国家级项目35项、经费1742万元,省部级项目123项、经费4248.4万元,厅级项目9项、经费213.2万元,横向项目68项、经费1862.29万元。截止到11月底,到位科研经费5946.19万元,比上年的5596.20万元增加了近350万元。

从学科门类看,农科依然是我校科研的主力军,科研经费占全校的70.24%;其次工科占15.92%;医科占10.38%;经管仅占3.46%。农科拥有国家农业产业技术体系5位岗位科学家和6个综合试验站,以及青海省农牧业科技创新平台的十大产业首席专家,每年大学就有1280万元的稳定科研经费到账。

2012年青海大学科研成果104项,其中国际先进5项、国内领先34项、国内先进25项、审定登记新品种8项、标准31项、其他1项。申请专利11项,授权专利7项,青海省科技进步奖5项,西宁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奖3项。

6.2科研合作和成果转化

学校积极鼓励、引导和支持有关院系、科研人员掌握科技发展动态,开拓与各级各类政府部门及机构、企业、其他高校间科技合作与交流渠道。

结合青海省产业发展的需求,组织团队在新材料、新能源、盐湖化工、装备制造、生物技术等方面的进行了科学研究与成果转化工作。与青海三工镁业有限公司联合进行“镁铝锰系合金含锰粒子控制技术及工业应用”项目研究,通过工艺优化,解决了镁合金中含锰粒子粗大的问题,通过晶粒细化,提高了材料的性能,同时镁合金重熔过程中产生的淤泥明显减少,提高了生产效率,为企业每年出口美国2万吨镁合金奠定了基础;与华鼎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联合进行了“高档卧式加工中心可靠性分析实验技术研究”工作;与光伏企业联合进行“荒漠光伏电站电池板表面清洁技术研究”工作,项目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与华鼎重型机床有限公司联合进行“超重型卧式车床综合实验平台研制开发”的研究工作;与海虹集团开展“高海拔地区ADC发泡剂尾渣十水碳酸钠制备重质碳酸钠的研究”工作等,获得科技厅经费支持500余万元。

作为低成本铝基复合材料生产核心技术拥有单位,与青海黄河水电再生铝业有限公司联合开展了“低体积分数铝基复合材料工业试验性研究”的成果转化工作,确定了工业化生产工艺路线,完成了设备设计和招标工作。作为技术共有单位与科创铝业有限公司及哈尔滨工业大学联合进行“高体积分数铝基复合材料工业试验性研究”成果转化工作,项目正在实施过程中;两个成果转化项目获青海省经委重点技术创新计划支持400万元。

与哈工大土木工程学院、盐湖集团合作开展了解决盐湖地区混凝土结构的检测、加固及耐久性研究;与甘肃铁一院合作进行了兰——乌客运专线工程试验检测工作;与青海煤炭地质局密切联系,联合美国凯斯西储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于2012年8月在青海煤炭地质局105勘探队召开学术研讨会,并在会后组织专家前往青海省天俊县木里地区,对木里地区开展天然气水合物成藏地质背景和生烃岩系的调查研究。同时,对木里地区存在的油页岩钻探井壁坍塌机理进行研讨,联合申报研究项目。

生态环境学院与北京华美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合作,2012年8月双方签署了研发合作协议,设立酶制剂专项基金(总经费为100万元)和青年教师、大学生“华美源”科技创新基金(5年50万),开展校企合作,促进“产、学、研”体系建设。其中酶制剂专项基金主要进行植物抗营养因子的检测研究和酶制剂的研发,并按期提供植物抗营养因子的检测结果和酶制剂上游产品。“华美源”科技创新基金主要围绕生物和环境两方面开展科研工作,作为青年教师申请省部级项目的孵化器。

2012年,通过生态畜牧业联点建设,农牧学院先后选派教师近百人赴海北州联点开展了大量颇有成效的科技指导、技术培训等服务工作,举办培训班16期1100人次,发放科普宣传材料千余册等,为海北州现代化生态畜牧业联点建设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通过形式多样的技术咨询服务,积极参与到地方农牧业发展规划和农牧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规划工作中,参加调研编制了《青海省基层农技体系机制创新探索与研究》等;通过青海大学“农业部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基地”为全省15个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培训基层农技人员1067人次,并协助完成青海省商务厅对发展中国家自然保护区管理与保护技术、发展中国家畜牧业生产技术等外籍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培训任务,效果良好。

6.3平台条件建设

在省发改委的协调、帮助与支持下,青海大学作为牵头单位,与青海黄河水电再生铝业有限公司、青海国鑫铝业股份有限公司、青海鲁丰鑫恒铝材有限公司、青海三工镁业有限公司和青海聚能钛业有限公司等五家企业联合组建了“高性能轻金属合金及深加工工程研究中心”,并获批为国家发改委的国家与地方联合共建的工程中心。青海大学在教育部、财政部最近启动的中西部高校提升综合实力计划中,专门安排了1000万元以上的资金,对该中心进行重点建设(中西部高校提升综合实力计划:在没有教育部直属高校的省份,每省重点支持建设一所高水平大学的重大计划,简称“一省一校”)。另外,中心三年内还将获得国家发改委500万元的直接投入。同时,我们也将积极申请省里相关资金的支持。中心将融合省内外相关的优质资源,按照“开放共享、合作共赢”的建设思路,为青海省轻金属合金及其深加工的研发搭建一个国家级的研究平台;中心将成为服务全省的轻金属合金及其深加工产业的新产品研发平台、分析测试平台和成果转化平台,服务于全省的相关企业。中心的建设经验将为我省高校、企业、研究机构联合共建公共研发平台提供有益的参考。

2012年,青海大学与青海盐湖集团、华东理工大学、清华大学联合申报了“国家盐湖资源化学与过程工程协同创新中心”。这是另外一种类型的平台,教育部正在审查中。其他的一些实验室、实习基地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与青海省水利厅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合作共建青海大学水工模型实验室(总投资200万元,青海大学筹资117.5万元);与青海省水利厅“引大济湟”工程建设局、麦秀国家森林公园、青海省青海湖药业有限公司、青海清华博众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青海省裸鲤救护中心、青海省环境监测站、青海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等单位合作建立了校外实习基地。

7服务社会

7.1人才培养与人员培训

面向社会的人才培训工作是学校与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之间联系的另一座桥梁,同时也是开展教学与科研工作的重要平台。2012年研究院依托青海大学丰富的教学资源,面向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的中高层管理人员,广泛开展经济管理类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以推动管理者综合素质的提升和职业发展。

组织青海大学相关院系对省内新材料、新能源、生物技术、装备制造等相关“123”企业进行走访,结合企业需求开展学科、专业结构及课程的调整,目前已经与中国铝业青海分公司、华鼎公司、洁神集团等企业联合开展了冶金工程、机械工程、水利水电工程等专业的“卓越工程师”培养试点工作;同时为满足企业发展需求,已经开始为企业开展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目前青海电子材料发展有限公司技术干部培训班已经开办;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格尔木炼油厂开展了第一期40人的中青年管理干部培训;为西宁市地方税务局开展了三期共计150人的干部培训。为青海省矿业股份有限公司举办了40人的“建筑工程预算知识培训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为满足企业的人才需求,为让更多的在校学生了解“123”科技支撑计划和“123”企业,更好地为企业服务,青海大学于2012年11月24日召开了人才招聘会和“123”企业人才招聘专场,共有42家“123”企业和115家其他企业参加了招聘会。

同时,也积极利用企业资源为学校的教学和人才培养服务,结合青海大学的本科生导师制,将青海省青海湖药业有限公司、青海清华博众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等理事企业聘请为导师制合作单位,丰富实践教学经验。

7.2咨询服务

按照《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促进青海省第三产业加快发展调研方案的通知》精神,结合青海省科技厅的安排,组织开展调研活动。在认真讨论和研究的基础上,结合青海省产业发展现状和青海大学产业发展研究院实际,形成5万字的调研报告;承担了青海省科技厅委托的“青海省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研究”项目;承担了青海省科技厅“青海省健康经济发展战略研究”项目;承担了青海省经济技术开发区生物园区的装备制造业发展战略研究、装备制造业产品体系和重点产品规划、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划等三个项目的研究工作,项目已完成,并通过专家验收。

积极参与组织各类研讨会,加强与企业、科研院所联系,为企业发展提供咨询,为校企联合提供平台。

2012年3月3日,青海—犹他中美绿色合作伙伴工作会议在青海大学举行。会议重点听取了已启动的青海—犹他科技创新联盟8个项目的负责人关于项目进展情况及存在问题做的汇报,对今年预申报项目相关人员提出的疑问及需要做了解答和沟通。此次工作会议在督促已启动项目进展的同时,为进一步加强双方合作,促进青海-犹他联盟的良性发展奠定基础。

2012年6月10日在2012中国-青海绿色经济投资贸易洽谈会“推动产学研结合暨科技成果推介会”上,陈刚副校长代表青海大学产业发展研究院作了“加强协同创新,服务地方经济”的推介报告,并与青海聚能钛业有限公司、青海省气象局、青海电子材料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签订了合作协议。

2012年8月26日,由科技部火炬中心、青海省科技厅主办,海西州人民政府、青海省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管委会承办的青海创新型盐湖化工循环经济特色产业集群建设动员大会暨启动仪式,在中国盐湖城格尔木隆重举行。青海大学陈刚副校长代表青海大学与青海省科技厅、海西州人民政府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金培鹏教授被聘为青海创新盐湖化工循环经济特色产业集群特聘专家。

此外,2012年3月召开了“盐湖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会议,2012年3月召开了“低品位钾矿高值化利用技术研讨会”。

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承担青海省工程咨询中心的《青海省发展生态经济的思路研究》。在水电方面,承担青海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油葫芦水电站工程社会影响及主要风险评价》、《班多水电站工程社会影响及主要风险评价》、《二珠水电站工程社会影响及主要风险评价》、《羊曲水电站工程社会影响及主要风险评价》等决策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