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吃野味这种事情,两广地界“宁吃飞禽二两,不吃走兽一斤”的老话由来已久
文/玥超(三亚)
对吃野味这种事情,两广地界“宁吃飞禽二两,不吃走兽一斤”的老话由来已久,在南方生活多年,套用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诗句,早就是“司空见惯浑闲事”了。不是有个关于广东人吃的笑话,大意是:在我国境内捕获到一个外星人,上海人看后说,送进动物园,凭票参观,最好出口,还能赚外汇;北京人看后说,把他送到研究所,定具很高科研价值;而广东人看后说,趁新鲜赶紧炖汤,这玩意儿肯定大补。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岭南地界“五岭逶迤腾细浪”,气候温暖湿润,植被丰富,珍禽异兽种类繁多。正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由此看待其野味之嗜好,也就不足为奇。往后看,人与自然需和谐共处;但,若往前看,当初人类要生存下来的艰难困苦是多么的难以想象。
关于野味,感觉倍受震撼的是老周师傅讲的关于猴子的事儿。老家在潮汕地区的他,清楚记得小时候他们老家山上有很多猴子,村里人经常到山上用兽夹捉猴子;如何吃法,说了不少,但无非煮炖烤之类;但他粗通医术的父亲抓猴子却不是用来吃,而是放在锅里熬制成“猴膏”,专治疑难杂症。
一想起来这个感觉浑身都起鸡皮疙瘩。只能说,先人生存适应能力绝对是超强。在祖祖辈辈与大自然搏斗的过程中,不但逐渐形成对野味情有独钟的饮食取向,更是将其发扬得淋漓尽致。真不知道是人类对原始生活的追忆还是属于骨子里潜藏野性的回归与寻觅。
2008年的时候,还听老孙大哥说过一件捕捉巨型鳗鱼的事,至今记忆犹新。在海南昌化江边,放羊的村民发现小羊会无缘无故的丢失,起初以为是被蟒蛇吃了,于是悄悄蹲守、查看,结果发现不是,竟然是条淡水鳗鱼。那条巨型鳗鱼常在晚上从江里爬上岸觅食,小羊它也敢下口,足见其大了。
于是村民们就想办法捉拿它。鳗鱼身上有层粘液,所过之处,常有遗留,据说鳗鱼也是通过这种办法找到“回家”的路。村民们找到它经常上岸的路径后,弄只小羊作诱饵,吸引巨鳗上钩。但起初两三个人根本不是对手,加上鳗鱼身上很滑,屡屡被它原路逃脱,每次失手后,鳗鱼总是隔好长时间不再出来。
但村民有的是耐心和时间,更有心智。最后人数增加到十来个,一俟鳗鱼上山,马上把它爬过的地方用生石灰洒上以阻断退路;然后每个人拿块蛇皮袋手上抹满草木灰用来防滑等,如是三番,终于得手,足有四十多斤重。结果还是一样,吃!也有胆小的不敢,说,这不知道长了多少年估计都快成精了,吃了会折寿的。
如果忌讳的人多些,说不定那条鳗鱼还能保住条小命呢。有位老领导就说曾经收到过别人送来的一只大螃蟹,张开有洗脸盆那么大。好在他老人家宅心仁厚,赶紧忙不迭地收下,然后悄悄的放归大海。若非如此,恐怕送到别处也会和那可怜的巨鳗一样成为饕餮之徒的盘中美餐了。
以上终归算是道听途说,没有亲见。但离开大西北到南方以后,在餐桌上见的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东西却真的是开始多起了,诸如龙凤汤(蛇和鸡)、龙虎汤(蛇和猫)、油炸蛤蚧之类,也曾应景地动过筷子,可打心眼里始终无法接受。比如菜单里有蛇的时候,主家总喜欢把生的蛇胆取出来,泡在一小杯白酒里,专门留给重要的客人,说是有明目奇效等等,反而俨然一种所谓“政治待遇”而倍受尊崇。
多年前某个稀疏平常的下午,不知道是我的不幸还是万幸,忽然地就在脑子里印下了再也抹不去的血腥记忆。在某商业街口等人时。忽然看见一男子骑摩托车带了一蛇皮袋鼓鼓囊囊的东西直入对面小饭店。
店面很小,某某餐厅而已,甚至有些冷清;朝里望去,似乎曲折幽深。正觉无聊,遂装作食客模样蹭了过去。恰好看见粗壮的老板娘拎了杆枰过来。随手拎起来一称,足有60多斤。很明显的看到里面有东西在挣扎蠕动。
衔着烟卷的小二过来招呼。于是赶紧挺直身子,故意扯着嗓门儿问:老板,今儿个有啥好吃的?于是,袋子解开了。原来全是蜥蜴,俗称的四脚蛇。象蛇一样嗤嗤的吐着长长的信子,大的一只有四五斤重。
戴着高帽的厨师顺手抓一只过来,掐住蜥蜴的脖子,往地上一拧,用尖利的菜刀在它脖子处顺手一拉,就开了口子,迅速的用另一只手高高地掂起尾巴,沽沽的血便顺着晰蜴的嘴巴流进事先准备好的一盆米饭里。厨师说,四脚蛇的血能去风湿,都是做成炒饭吃;四脚蛇的肉用来熬汤很鲜很好喝。正说间,另外一个厨师提过来一个很肥的长着猫样的脑袋长长尾巴的家伙。一问说是果子狸,再问不是说能传染病吗。
厨师嘿嘿一笑,说那是厨师水平不行没做好。只见他先称了称,十二斤多。然后把绝望的果子狸往下水道口那么一摆,用锋利的菜刀就那么在果子狸的脖颈上轻轻一抹,血便迅速流出。果子狸的血却不要,直接放进污水口。说是血不能吃。接着往大盆里濡湿了,再直接放旁边的开水锅里。不一会哗的一声拎将出来,用手使劲往下一扒拉,黑黑的毛就捋掉了大半。
厨师一边弄一边得意的说,可以红焖,可以干煸。这时旁边又传来啪啪的声音。回头一看,又一个年轻的师傅从冰柜里拿出一块像火腿一样的肉块。表面却斑斑驳驳的象鳞片样的痕迹。说是穿山甲,只能剁开卖,整只太大了,要好几千块。实在看不下去,遂装着接电话的样子转身就逃。后面却传来老板娘的声音。别走呵,不喜欢这些还有别的呢。眼镜蛇、山龟、鹧鸪鸟,还有还有蛤蚧──男人吃了很补的!
近些年,保护野生动物的呼声日渐高涨,而对野味有特别偏好的人听起来好像也很无奈。如此,倒应了刘禹锡诗文的下句“断尽江南刺史肠”了。但总归相信那句话:善待动物,善待自然,就是善待我们自己。人类业已进入现代社会,理当推崇文明健康的餐饮方式;既然是近乎茹毛饮血的野味,还是让它跟随历史长河的水流去吧。【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