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链接
link管理
链接快照平台
  • 输入网页链接,自动生成快照
  • 标签化管理网页链接

原标题:京韵·《京剧的魅力与时尚》“侠伶”梅巧玲

▌张永和

梅巧玲位于“十三绝”后排左二的位置,扮相为《雁门关》之萧太后。

梅巧玲(1842—1882年)工旦,名芳,号慧仙,字雪芬。他祖籍江苏泰州,绰号“胖巧玲“。他幼年时从杨三喜习昆腔、皮黄青衣,但受到杨三喜的非人虐待,后被四喜班名旦罗巧福,也是他的师兄所赎出,并改从巧福习昆曲及皮黄花旦。由于梅巧玲学艺刻苦,舞台上开窍,刻画人物必求逼真惟肖,因而一出演,即崭露头角。他戏路特别宽广,青衣花旦均擅,唱功做功俱佳,故很快就成为四喜班的领衔主演。

他最大成绩是打破皮黄后台青衣和花旦不许兼演的界限,开启了融青衣和花旦演技于一个角色的新行当“花衫“的前奏。他最擅演旗装戏,如《四郎探母》、《雁门关》中的萧太后,念白斩钉截铁、身段刚劲有力,气魄宏大,威风凛凛。

梅巧玲还特别擅长策划、创演新戏,如连台本戏《梅玉配》、《雁门关》、《德意缘》、《德政坊》等等,而其在精心创排的新戏《盘丝洞》中扮演的蜘蛛精,无论从表演、念唱和服饰均有不凡的创新,至今仍活在京剧舞台上。除皮黄外,梅巧玲精擅昆曲,经常上演的,有《刺虎》、《思凡》、《百花赠剑》以及新创戏《渡银河》、《乘龙会》等名剧。

梅巧玲30多岁即掌四喜班为班主,在其掌班的十余年间,曾经历了清同治皇帝和清孝贞(慈安)太后两个人的丧事。按清朝规矩,皇帝死后二十七个月、太后死后十二个月不能上台演戏。戏班不演没钱,坐吃山空,梅巧玲拿出自己的积蓄赔垫,积蓄用完了,只好向他的好友四喜班旦角名演员时小福借。后来时小福把积蓄也赔垫光了,时小福就卖了自己的房子来维持。四喜班一百多号人,在梅巧玲和时小福两个人的舍生忘死之义举下,总算熬过了生死关头。

梅巧玲扶危济困之善举,还有许多,至今为人传诵,其中最有名的就是“焚卷”和“赎当”。“焚卷”说的是梅巧玲曾借给他的好友谢梦渔三千两银票,在谢梦渔逝世后,梅巧玲一把火烧了借据;而“赎当”是梅巧玲趁他的朋友——安徽桐城书生方子观外出之际,为他去当铺赎出了他所典当的衣物。这两件事被后人所赞誉,梅巧玲由此获得“侠伶”之美誉。

巧玲有二子,长子梅雨田,胡琴巨匠,次子梅竹芬,工旦,也是一位非常好的演员,惜不幸早逝。其孙即梅兰芳——后来成为京剧四大名旦之首,名扬海内外的艺术大师。巧玲弟子众多,名字中都带有一个云字,其中以余紫云最著名,得其全部技艺,克绍其裘。(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