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链接
link管理
链接快照平台
  • 输入网页链接,自动生成快照
  • 标签化管理网页链接

阿尔忒弥斯神庙

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收藏
0 有用+1
0
同义词 阿耳忒弥斯神庙 (阿耳忒弥斯神庙)一般指阿尔忒弥斯神庙
阿尔忒弥斯神庙 [1] 希腊神话 阿尔忒弥斯女神的神庙(《圣经》翻作 亚底米 ,她是主司狩猎与大自然、生育与新生儿的女神),位列古代 世界七大奇迹 之一,长425尺,宽230尺,有126根高60尺大理石柱。据称建筑时间前后长达120年(相比之下, 大希律王 建耶路撒冷圣殿也只用了46年)。公元前356年7月21日,神庙被 黑若斯达特斯 焚毁。该神庙只剩下一根柱子。这座神殿遗址位于今天 土耳其 爱奥尼亚 海滨,《圣经》里把这个地方称为 以弗所 (Ephesus),而在它被称为或者翻译为 艾菲索斯
中文名
阿尔忒弥斯神庙
外文名
Temple of Artemis
别    名
艾菲索斯
地理位置
土耳其塞尔丘克市中心
长    度
425尺
宽    度
230尺
荣    誉
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门票价格
免费
开放时间
8:00-20:00
著名景点
神殿
所属国家
土耳其共和国
所属城市
塞尔丘克市
建议游玩时长
1-2小时
适宜游玩季节
全年

名称由来

有关这座神殿名称的由来。 阿耳忒弥斯 古希腊 神话中主掌狩猎与原始自然的 女神 ,来源于远古的大自然母神, 奥林匹斯十二主神 之一,她又有一别名被称为 辛西娅 ,她是神王宙斯和母神 勒托 的女儿。除了主管狩猎,她还掌管婴儿的生产,保护新生儿,也是 希腊神话 中三位一体的三名 处女神 之一,其信仰历史非常古老。人们对她崇拜有加。以弗所的这座阿耳忒弥斯神殿,是阿尔忒弥斯女神的崇拜中心。阿尔忒弥斯是一位来源复杂的大神,深受 安那托利亚 小亚细亚 )的影响。在 以弗所 ,为祭祀阿尔忒弥斯而修建的神殿非常古老, 古典文献 记载以弗所神庙是由亚马逊人修建起来的,神殿以阿耳忒弥斯女神的名字命名。

建造背景

以弗所城像许多古老而神奇的城市一样在岁月里沧桑。19世纪后半叶人们的一次偶然的发掘才使它重新为世人所知晓。 考古学家 们用刷子而不是 铁铲 在这里工作了多年,才终于确认这就是《圣经》里曾经提到过的那座著名城市 以弗所 的遗址。传说圣母玛丽亚在 耶稣 被钉死在十字架上之后,由 圣保罗 及耶稣的门徒带领来到以弗所附近的山上安度晚年。时间大约是在公元34~45年间。
以弗所,这座 小亚细亚 西岸的 滨海城市 大约在公元前11世纪由来自 古希腊 爱奥尼亚人 所建,是一座典型的古希腊殖民城市,后来它在众多的殖民城市中脱颖而出,成为古希腊工业和文化中心之一。到公元前6世纪时成为雄霸小亚细亚西部大片土地的 吕底亚 王国(Lydia)境内的工商业中心。此后饱经战火蹂躏,先后被波斯、马其顿、 帕加马 和罗马所占领,到中世纪渐趋衰落,成为一片废墟。
阿尔忒弥斯神庙遗址
呈现在人们眼前的除了残垣断壁什么也没有,那个在古 希腊时期 盛极一时的城市早已被时间蚕食,它的肢体像一具远古生物残缺不全的骨骼化石,散落一地。而当年,这座 临海 依山的 港口城市 曾是多么的美丽和富庶,那旖旎的风光使它成为一座著名的 旅游城市 ,无数的观光客慕名从各地赶来一睹它的美丽景色,同时也朝觐和贸易,给它带来源源不断的财富,经济实力的增强使 城市规模 不断扩大,人口也逐年增加,最强盛的时期,居住在 以弗所 城里的人口达到了30万之多。想想当年,这里该是何等的繁华,海面帆影点点,港口万船待发,大街小巷车如流水,马似游龙。
总的说来,以弗所是经济发达,文化繁荣,宗教兴盛。在遥远的古代,人们不管富裕还是贫穷,都有着共同的精神追求,那就是对神的信仰与敬畏。因此修建一座大型的神殿用以祭祀人们心中至高无上的神灵便成为这座城市的人们急切的渴望。
阿耳忒弥斯神殿就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应运而生了。当各地前来朝觐的人们络绎不绝、与日俱增的时候, 以弗所 人终于发现他们原先建造的那座圣坛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祭祀的需求了。因为虔诚,因为争先恐后,香客之间还会不时发生一些摩擦,因此修建一座大型神殿成为当务之急。很快,修建神殿的计划就得到了吕底亚王国 克罗伊斯 国王的支持,这位财富如山的君王远近闻名,他一向热心宗教事业,为此他慷慨解囊。希腊的建筑师和艺术家们也因此获得了一个一展身手的大好机会,于是,一座 希腊艺术 亚洲 财富相结合而孕育的建筑杰作诞生了。
那是大约公元前550年的事情,以弗所人在他们原先建造的那个简陋的圣坛的位置上开始了这座被称为阿耳忒弥斯神殿的 大型工程 的建设。神殿由希腊建筑师车西夫若恩设计,当时希腊著名的雕刻家 菲迪亚斯 、坡留克来妥斯和克列休拉斯等也参与到了这一宏大的工程当中,神殿中的许多技艺精湛的青铜雕像和阿耳忒弥斯神像也出自这几位艺术家之手。

神殿传说

阿耳忒弥斯 古希腊 神话中的 狩猎女神 森林女神 , 也有人把她敬奉为接生和新生儿之神,是 宙斯 勒托 所生,是太阳神 阿波罗 的孪生姐姐。根据神话传说中的描绘,女神头戴城邦王冠,头部两侧有异兽头像,身着饰有丰衣足食的人物和各种圣物的衣服,手持神杖,背上背着金弓金箭, 身旁还有赤 牡鹿 猎狗 等动物作伴。

狩猎女神

弓箭是 阿尔忒弥斯 最主要的标志。她时常还有身穿兽皮的无袖 短裙 猎户装、戴兽帽等特征,在 宁芙 侍从的簇拥下,穿行于丛林中狩猎。她是猎人们祭祀的女神。 伯罗奔尼撒 的塔伊盖托斯山和埃累马索斯山区是她 常来往 的地方。
若说狩猎是阿尔忒弥斯最突出的神职。那么大自然则代表她的本质,她是一位伟大的自然之神。因此她不仅是 女猎神 ,也是山峰、洞穴、森林、荒野等的女神,而且还是野兽、 鱼类 的动物保护神。在女侍从的簇拥下,穿行于丛林中狩猎
在著名的古代 七大奇迹 之一——阿尔忒弥斯神殿中以百乳女神的形象供奉
在远古的狩猎时代,狩猎活动也是由大自然女神掌管。另外,女性的生殖能力强盛又是大地丰产的象征。从而决定了, 居住环境 周围猎物的多少以及狩猎结果的多寡。结果, 母系社会 的女性 生殖崇拜 又被加上了一层特殊意义,随之阿尔忒弥斯这一女神形象也被创造并流传下来。她是古老的原始 自然崇拜 与生殖崇拜的集合体。 人类社会 进入了 农耕社会 ,由于 生产方式 的改变,阿尔忒弥斯的前两种形象被淡忘了,但其丰产的形象依旧有着重要的崇拜意义。所以就出现了百乳女神的形象。其实这是古老的女性生殖崇拜的延续与强化。
古希腊 晚期, 塞勒涅 作为月神的一些职能也转移给了阿尔忒弥斯。阿尔忒弥斯本身是大自然的女神,狩猎森林为其本质,与 月球 崇拜并无关系,她的晚期所有月神性质是从塞勒涅身上转移来的。
部分原因是塞勒涅是 小亚细亚 传过来的古老 神祗 ,她的起源于纯粹的月亮神格化,光的崇拜。希腊人长期视月球崇拜为蛮族的习俗,于是用狩猎女神阿尔忒弥斯兼领其职务,尽管后者也是从小亚细亚引入或深受小亚细亚影响的神祇,但阿尔忒弥斯在古希腊是比塞勒涅重要得多的女神。在这一时期,塞勒涅的形象经常被与其他女神,如阿尔忒弥斯、 伊娥 赫拉 等等相混同。
阿尔忒弥斯神庙
希腊语 Ναός της Αρτέμιδος στην Έφεσο )是 希腊神话 中女神 阿尔忒弥斯 的神庙(《圣经》翻作 亚底米 ,为狩猎与野外之女神,故也有资料称之为亚底米神庙),位列 古代世界七大奇迹 之一。神庙位于希腊人在 小亚细亚 建立的城镇 以弗所 (今土耳其塞尔丘克附近)。公元前7世纪,原地旧有的建筑毁于洪水。大约于公元前550年由 吕底亚 王国的克罗索斯发动重建,大约一百余年后在波斯的 阿契美尼德帝国 时完成。
公元前356年7月21日,神庙被希腊人 黑若斯达特斯 纵火焚毁。传说 亚历山大大帝 诞生于神庙被毁的同一天。公元前323年,神庙开始重建,规模超过以前,长425英尺长,宽230英尺,有126根高60英尺的大理石柱。重建后的神庙矗立了大约六百年。公元246年,神庙被哥特人损坏,之后是否曾重建或重修尚不清楚。1869年 考古学家 约翰·特陶·伍德发现了阿尔忒弥斯神庙遗址,发掘工作一直持续到了1874年。今日的阿尔忒弥斯神庙旧址处,人们用发掘出的大理石拼成了一根石柱作为标记。

神殿兴衰

阿尔忒弥斯神庙的油画
阿尔忒弥斯神殿是 古希腊 最大的神殿之一,其规模超过了 雅典卫城 的帕特农神庙,也是最早的完全用大理石兴建的建筑之一。它以 建筑风格 的壮丽辉煌和规模巨大而跻身于“ 古代世界七大奇迹 ”之列。它还一度享有对逃亡者的“ 庇护权 ”,其地位之显赫,由此可见一般。在建成后的近200年时间里,它巍然屹立在 以弗所 东北郊的一座高山之上,迎接着摩肩接踵前来朝觐的人们,它很快成为 爱琴海 诸岛和 小亚细亚 西海岸希腊移民城邦的香客们向往的圣殿。
但不幸的是,公元前356年7月21日的深夜,这座壮丽的神殿在一场大火中变成了废墟。据说这场火灾是一个名叫 黑若斯达特斯 的纵火狂所为,这个家伙长期以来寂寂无为,急于想通过实施一项能引起 轰动效应 的举动使自己万古留名。他非常清楚,能够让人青史留名的好事不是谁都能做,那就干点坏事也成。于是, 火光 中,神殿坍塌了。
这里说句题外话,传说就在那天晚上,一个不平凡的生命降生了,这个人后来在这个世界上建立了惊天动地的霸业,他就是马其顿国王 亚历山大大帝 。后来,一位名叫 普卢塔克 历史学家 在他的著作中写道:女神“太忙于照料亚历山大的出生了,以至于无法营救自己受到威胁的神殿”。
重建之前的阿耳忒弥斯神殿其规模已是相当宏大,底部最上层台阶长约100米,宽约55米,神殿三面环绕着两排共计127根巨大的圆柱,每根高达18米,它们支撑着上面巨大的屋顶。神殿重建的时候,其高度还略有增加,同时在底座平台的四周还增建了数级阶梯。神殿中心的神龛上部没有加盖屋顶,这样人们在神殿内也可以仰望蓝天,他们的心愿和灵魂也可以从这里直达天堂,与神同在。神殿正门入口处立着36根刻有 装饰性 浮雕的柱子,这些柱子上刻有40~48道浅凹槽。神殿四周的柱子上也环绕着一条装饰雕刻的中楣,同时还有狮头形状的喷水器。屋顶的 三角楣饰 也相当精美,具有很高的 艺术价值 。两根柱子之间的跨距通常超过了6.5米,而神殿中长于8米的石块也随处可见。所有这些,无论从建筑的设计还是 工程技术 上讲都具有相当大的难度,这座神殿称得上是当时最高水准的建筑精品。
从风格上看,阿耳忒弥斯神殿属于柱式建筑,柱式建筑发源于 古希腊 ,爱奥尼和多立克两种柱式代表着 古希腊建筑 最成熟的风格。18世纪德国艺术史家 温克尔曼 在谈到希腊艺术杰作的普遍优点时曾经说,它“在于高贵的单纯和静穆的伟大”。而柱式建筑确实最能体现这一优点。阿耳忒弥斯神殿也属此类建筑,具有柱式建筑的基本特性。
说到这里我似乎需要自说自话地来一个设问,以便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在当时的 技术条件 下神殿建造者是如何将那些巨大的石块抬起并放置到预定位置上的?
事实上,早在公元前515年,希腊建筑师就已经在 建筑工程 中大量使用 起重设备 了,但在阿耳忒弥斯神殿的建造过程中这些起重设备却毫无用处,因为这座建筑的规模是前所未有的,它所使用的石块体积和重量都远远超过了以往任何一座大型建筑,这使建筑师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这里有一则记载中的故事可为佐证。神殿最早的建筑师伽尔瑟夫农(Chersiphron)在接手这项工作后一直是信心十足,他夸口说他要建造一座流芳千古的伟大建筑,但当工程进展到要将入口处的大 门楣 抬起到 设计高度 的时候,他才发现他所有的经验和设备都不足以完成这项工作。他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想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来解决这一问题,否则工程无法推进。据说,伽尔瑟夫农为此数日寝食难安,彻夜不眠,却依然一筹莫展,精神几近崩溃,甚至到了想要自杀的地步。
但不久之后,一个灵感在他就要结束自己生命的时候从他脑海中一闪而过,救了他 一命 。聪明的伽尔瑟夫农尝试着用 沙袋 垒起一道斜坡,使其达到比石块将要安放的预定位置略高的地方,然后将巨大的石块顺斜坡向上拉牵,当石块被拉上坡道,到达适当位置之后,就将底层的沙袋逐渐掏空,这样,斜坡将作为一个整体缓慢下降,放置在斜坡之上的石块也同时随着斜坡的下降而下降,直到石块准确地安放到需要安放的位置上。这和埃及人筑造 金字塔 时使用的起重方法十分相似。
伽尔瑟夫农实在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他不仅是一位出色的建筑师,还是一位天才的发明家。他灵机一动,又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迎刃而解了———工程所需 石材 需要从11公里外的 采石场 搬运过来,而那些石材一般重量都在40吨左右,如此长距离的运输,光靠人力和通常使用的运货马车是根本无法完成的。这还不光是马车运载能力有限的问题,事实上,普通的马车根本就无法承受如此巨大的重量,那些巨石刚一放上去马车就立即散了架。这时,伽尔瑟夫农的新办法显示了他超凡的智能,他将开采出来的圆形石柱固定在两个近似于轮子的圆形木架的中轴上,在 畜力 或人力的牵引之下两个圆形木架会像两个超大的滚轮一样地转动,这样就可以很轻易地将那些巨大的石块搬运到 施工现场 了。后来,伽尔瑟夫农的儿子梅塔杰尼斯又对其进行了进一步的改造,使父亲的这个聪明的办法更加完善。梅塔杰尼斯将一根开采出来的长条石块的两端装进巨大的木轮中央,使长条石块直接充当两个木轮之间的中轴,这样,不仅圆形石柱,就是方形横梁也可以用同样的方法进行搬运了。
重建这座巨大神殿所耗用的时间我们已经无可稽考,但它遭逢厄运的时间我们却清楚。公元262年,哥特人的悍然入侵使神殿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后来, 以弗所 人曾试图再次重建神殿,但由于耗资巨大而难以实施,重建计划无奈搁浅。但这个愿望一直深埋在一代又一代以弗所人的心中,从未改变。
然而,公元4世纪,基督教在 小亚细亚 的落地生根使这一愿望最终化为了泡影。基督教强大的势力逐渐改变了人们的信仰,后来 以弗所 人也大多改信基督教了,神庙的重建自然变得不合时宜。公元5世纪初叶,以弗所为 东罗马帝国 所占领,奥德修斯二世将神殿视为异教徒的聚集场所,下令彻底拆毁。从此,这座伟大的建筑奇迹便从世界上永远地消失了。今天,我们只能从作为文物的以弗所人的钱币上看到这座神殿大致的模样。

建筑风格

阿尔忒弥斯 神庙位于 土耳其 以弗所 ,濒临 爱琴海 ,是希腊著名 古代建筑 遗迹,堪称世界古代 七大奇迹 之一。
神庙大约在公元前652 年初建,当时是木结构。第二次修建时,采用石料建筑。第三次重建于公元前570 年,共花了10 年时间。当时以弗所是个庞大富有之邦,聘请了著名的 古希腊 建筑师, 造成了古代 亚洲 的第一个爱奥尼亚式石柱庙宇。公元前550 年, 吕底亚 国王克勒索斯再次进行修建, 断断续续地进行了100 多年才告完成。第三、第四次修建奠定了神庙的规模,从此闻名遐迩。
阿尔忒弥斯神庙是一座长方形白色大理石建筑,长125 米,宽60 米,高25 米,占地面积6300 多平方米。庙宇的回廊有137 根圆柱, 全用大理石雕成,每根圆柱高约20 米,底部直径为1.59 米,柱石千姿百态, 整个建筑看上去俨然是一个 廊柱 之林,给人一种庄严、恬静、和谐的感觉。大理石圆柱的 柱身 下部均有形态各异的人物浮雕,造型优美,形态逼真,栩栩如生。柱顶盘由一个带有3 个盘座面的框缘组成,盘座面上装饰着一排花边似的齿饰,在框缘上面是刻有四轮战车的浮雕, 细致精巧,精美异常。神庙于公元前356 年被焚毁。后在亚历山大王的帮助下,按原建筑式样重建, 更加富丽堂皇。在漫长的岁月中,阿尔忒弥斯神庙屡遭洗劫,变得满目疮痍。然而人们从残存的建筑物地基和石柱遗迹中,依然可以想见它当年的雄姿。
神庙1869 年被发现,1982 年土耳其考古学者在遗址3 米深处发掘到上百件重要文物,其中有纯金妇女塑像、金、象牙制作的项链、耳环、手镯等饰物。陈列在 以弗所 博物馆内的阿尔忒弥斯神塑像,是一件价值无比的艺术瑰宝,神像比真人还高,面容慈祥,神情生动,形态逼真, 雕刻艺术 细腻传神,是世界上所发现的阿尔忒弥斯雕像中最古老、最完整的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