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链接
link管理
链接快照平台
  • 输入网页链接,自动生成快照
  • 标签化管理网页链接

1966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尚未发射,王希季受命主持我国第一颗返回式遥感卫星的总体方案论证工作。

对返回式卫星而言,着陆回收是其关键技术问题之一。1969年6~7月,探空七号甲研究VI型火箭在西北探空火箭发射场进行了两次飞行试验。 试验中两枚火箭的飞行情况均正常,但第一枚火箭的箭头和箭体落到了距发射场正南100公里远的巴丹吉林沙漠的西端。为了回收这枚火箭的箭头,获取箭头内装载的试验仪器,王希季和回收人员经历了一段难忘的艰苦历程。

在“运五”直升飞机发现目标后,试验队于发射当天的深夜就乘汽车出发了。在到达硬戈壁滩与软戈壁滩交界处时,汽车无法再向前开了,需要徒步向初步探明的落点行进。试验队队长林华宝考虑到沙漠内沙丘连绵、凶险莫测,决定不让王希季随队前进而是留在汽车停靠的地方,作为回收队伍进入沙漠后的联络点和指示点。第二天上午七时,回收队伍向沙漠深处进发。王希季从早上等到中午,从中午等到傍晚,从傍晚等到深夜,仍不见回收队伍归来。按事先约定,他每隔一定时间就发一颗信号弹。起初,他还可以看到回收队伍回应发出的信号弹,快到晚上以后,则音信全无。王希季深深为同志们的安全而焦急不安。此时,他真是度时如年,但孤身一人又无别的办法可想,只能不断地按时发信号弹。直到第三天快黎明时,当他发出一颗信号弹后,突然看到前方有一颗信号弹在暗空中划出的一道亮光。王希季喜出望外,又连续发出两颗信号弹,每次都得到了回应。他悬着的一颗心终于放下了。过了一段时间,在黎明的曙光中他看到沙丘脊上出现了缓缓移动的一行身影。不一会儿,他看清回收队员一个跟着一个,抬着、背着回收物非常吃力地向他这边走来。

原来,回收队伍深入沙漠后,一边朝初步确定的落点走去,一边进行分散搜索。他们直到下午5时才发现了箭体。它深深埋在沙土里,只露出尾端。随后,他们又在一座沙丘上发现了箭头。经过现场检查和分解、处理,当大家抬起装着相机和红外地平扫描仪的舱体,背起降落伞开始撤离时,已经是晚上8时了。在返回途中,他们迷了路。由于距离远,即使发信号弹,也无法与王希季取得联系,他们只得摸索着前进。他们随身带的干粮、饮水已经用完,脚底也磨出了水泡。到次日深夜1时,大家已精疲力竭。他们相互鼓励,坚定地说:“我们一定要坚持下去,就是爬也要爬回去!”就这样,靠着顽强的毅力,他们上坡爬着走、下坡滑着行,终于在清晨5时走出了沙漠。

当听到回收队伍这段艰险的经历时,王希季深深地为他们的拼搏精神而感动,并坚信有这样一支忠于事业、作风过硬、技术精湛、勇于攀登的队伍,中国的空间事业一定能搞上去。

( 节选自《两弹一星元勋传》,宋健编,200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