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链接
link管理
链接快照平台
  • 输入网页链接,自动生成快照
  • 标签化管理网页链接

血庫面臨缺血危機,許多民眾紛紛捲起衣袖,希望捐血一袋救人一命,然而你知道捐出來的血液需要經過多少關卡處理過後才會輸進病人體內嗎?《健康醫療網》記者實地採訪捐血中心,帶你一探究竟。

台北捐血中心企劃課課長劉俊宏表示,民眾捐出來的血需要經過成分課製備、處理,同時還需經由檢驗課檢驗,確認檢驗結果合格,才會將血袋送往供應課供給醫院端,過程中需要層層把關,還需對溫度、細菌等等進行控管。

檢驗課確認血液是否合格 成分課進行「拆解」

當民眾做好捐血人資料登記,確認符合捐血資格,進入採血室採血後,捐血中心會收到捐血人的資料、試管檢體、血袋。劉俊宏課長提到,試管檢體會送至「檢驗課」進行檢驗,了解民眾捐出的血是否可以使用,若檢驗合格才能供應給醫院端做輸血之用。

而血袋則會送至「成分課」進行處理,劉俊宏課長形容成分課就有如「拆解工廠」,血液中有許多的成分,但並不是每個病人都需要這麼多的成分,若將血液進行分離、拆解,一袋血能救的不止一條命。

民眾捐出來的血簡單可分為三種血品,第一種是血球,第二種是血漿,其他像是血小板、冷凍沉澱品、白血球等則是第三種血品,而這也是為什麼會有「一袋血能救三個人」的說法產生。

劉俊宏課長表示,血球、血漿是最基本的兩種血品,成分課收到血袋後會使用離心機,設定分離流程、條件後透過離心力將血液分離,而在將血袋放入離心機前,要先確認有沒有血液卡在血袋管口處,還要將管口處往下折,擺放血袋時也要確認左右是否對稱,避免離心不完全。

了解血液分離、製備過程 維持血袋封閉、無菌

完成離心後,血袋中的血液就會分為上層(血漿)、下層(血球),這時只要打開主袋、附屬袋中間連接的管子,使用壓板機擠壓血袋,讓血漿離開主袋進入附屬袋,就能分離出血球、血液兩袋血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