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链接
link管理
链接快照平台
  • 输入网页链接,自动生成快照
  • 标签化管理网页链接

当前正值春季校园招聘黄金期,各地高校陆续开始举办线下“双选会”。


近些年来,每年的高校毕业季都被称作“最难就业季”,今年也不例外。来自教育部的统计显示,202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数量预计1179万人,同比增加21万人,就业形势比往年更加严峻。


另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23年4月,16—24岁青年失业率首次超过20%升至20.4%,后虽于12月回落至14.9%,但依然远超国际上7%的失业率预警线。而这其中,高校毕业生占了失业人数的大部分。


一边是大学毕业生人数不断增长,一边是待就业人数存量尚未消化,两相结合下,极易产生诸多负面社会情绪,进而演变成社会问题,不得不防。




去年网上有一种文学“流派”广为流传——“孔乙己文学”。“孔乙己文学”是指部分青年尤其是高学历群体在就业时,认为市场上提供的工作无法达到其内心预期而导致的心理落差,并由此滋生羞耻感与消沉感,如“学历是我下不来的高台”“如果没有读过书,我一定心甘情愿地去工厂里拧螺丝,可是没有如果”等。这种“失意书生”的独白及其衍生话题引发广泛热议,持续影响着青年群体的就业预期。


后疫情时代叠加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当下的青年群体对“职业稳定”的偏好和需求明显上升,考公考编重现“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态势。如202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计划招录3.71万人,但报名总人数超过250万,岗位的平均竞争比为64:1。


就连以往就业市场上的香饽饽“名校毕业生”,也越来越多地加入考编队伍,并且不少是考入基层街道岗位。比如2022年,外交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的两名硕士考取了北京市朝阳区朝外街道的“城管队员”,酒仙桥街道的“城市管理执法岗”拟录取名单上有北京大学的博士。


由于招录人数远远小于报考人数,许多大学生“落榜”后会选择“二战”“三战”,由此出现了许多待业备考青年。去年一篇题为《21岁到26岁,她被困在考研考编里的五年》的公众号文章广为流传,引起了许多年轻人的强烈共鸣。


除了考公考编,还有一部分待业青年选择做“全职儿女”。所谓“全职儿女”,是指与父母同住,通过承担家务劳动和提供精神慰藉换取父母经济支持的青年,形成“父母发薪、工作在家”的特殊代际实践。这也是部分青年面对升学就业压力策略性选择的社会避险机制。


比如小红书上一条“妈妈让我做全职女儿,一个月给我4000”的笔记轻松获得2.7万点赞,“毕业后不上班,在家当全职女儿,躺着也能月入过万”的视频,点赞数高达3.3万。



此外,还有一部分刚毕业的大学生迫于生计压力,选择以灵活就业的方式做过渡,如摆摊、送外卖、做餐厅服务员、直播带货等。2020年某外卖平台发布的骑手就业报告显示,截至当年上半年,近300万骑手中,有6万名研究生以及17万名本科生。


以上种种情况被称为慢就业现象。


慢就业并不是不愿就业,他们在主观上对就业持积极态度,只是由于各种原因或主动或被动选择暂时不就业。


但如果慢就业处理不好,则容易向“消极就业”“懒就业”方向转变。



当数以百万计的大学生抱怨找不到工作的同时,数以万计的企业单位也在抱怨找不到合适的人才。这之间的“沟壑”是如何产生的?


毕业生人数与就业市场需求存在矛盾。 一方面,高校扩招导致毕业生人数暴涨。2022年高校毕业生人数为1076万、2023年为1158万,预计2024年将达到创纪录的1179万,相比2002年的145万,人数供给过剩。另一方面,科技不断发展转型,传统产业衰退、新兴产业崛起,人才市场供求关系变化,部分行业就业岗位缩减,竞争加剧。


图源|新华网


高校教学内容与就业市场所需技能存在矛盾。 各大高校在设置教学理念时各不相同,有些高校因其没有对教学制度进行合理的改革和创新,教学内容未能及时跟上市场需求的变化,学校教育缺乏实践性、针对性,导致学生学习的专业无法和社会需求相接轨,出现供需脱节、人岗不适等现象。


此外,一些高校的就业机构并未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有调查显示,53.3%的大学生认为高校就业指导工作队伍薄弱,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学生最希望得到的是职业发展、定位和决策等方面的指导。


部分青年能力不足、就业观念存在偏差。 一些毕业生或对就业期望过高、急功近利,不愿从事基层工作或相关行业;或对个人认知偏低,缺乏就业自信;或个人能力不足,缺乏实际就业技能。总的来说,由于对内在能力认知模糊和对外在就业环境的认知偏差,导致求职失利。



作为国家人才储备力量,高校毕业生具有基数大且无经济抗风险能力的特点,就业问题处理不好,会产生一系列问题。


比如容易滋生否定读书的社会情绪。 “毕业即失业”容易引发社会部分群体对教育体系的不满,认为教育无法助其得到期望的经济目标,加之“拜金”等不正确的金钱观影响,容易滋生“读书无用论”等负面社会舆论。


此外,有些待业青年可能会扩大自我感受,将自身困境归咎于行业体系的不公平、国家扩大就业的相关政策乏力等。加之一些不良网络势力的推波助澜,可能会影响人们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信心。



比如产生心理问题的概率增加。 长时间的待业状态会导致个体的社交圈子缩小,使个体感到孤独、社会排斥及自我价值感下降,容易产生焦虑、自卑、抑郁、嫉妒等心理。权威调查显示,18—24岁的青年为抑郁高风险群体,而“不知道自己适合什么工作”是三大主要压力源之一。


比如违法犯罪行为增多。 长期压抑的情绪若无从发泄,很容易转化为网络上的情绪狂欢、网络暴力等,或通过其他极端事件进行宣泄。如近年曾出现的4人集体跳崖事件,涉事者就多为有心理问题的年轻人。


而且,失业率与犯罪率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研究发现,失业率每提升1个百分点,犯罪率就提升0.67—0.72个百分点。有地方统计显示,涉及银行卡、电话卡违法犯罪行为的多为青年人,且待业青年、在校大学生占比很高。


比如“恐婚恐育”心态蔓延加深。 待就业青年缺乏稳定的收入来源,难以靠自身实现经济独立,因此在婚恋市场上的“竞争力”降低;部分待业青年也担心成家后无法承担婚姻家庭、养育子女等各类开支,或认为找到工作后能找到条件更好的伴侣,所以会主动选择先立业后成家。两方面原因叠加,导致结婚率、出生率下降,家庭规模变小。



大学生就业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学校、学生自身和全社会共同努力推动。


营造积极向上的就业舆论氛围。


一是倡导积极的就业观。教育的目的是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而不能成为学生给职业划分三六九等的依据。应顺应年轻人的心理特点,用好网络力量,做好正能量宣推,倡导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职业观,唱响青春奋斗的主旋律。


二是稳妥调控舆论。互联网作为青年纾解情绪的重要平台,应当留出适当的空间让其发泄。同时,应及时查处恶意贩卖就业焦虑、鼓动仇富和性别对立等极端言论,密切关注网络上的青年讨论聚集区,积极进行引导。


图源|新华网


推动高校学历教育与就业技能培训衔接贯通。


一是完善高校的教育教学实践。高校要在保证学生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根据就业实践和用人单位需求及时调整学科结构、专业设置,避免教学与实践脱节,培育理论扎实、应用实践能力强的高水平人才。


二是增强对大学生的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服务。避免高校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停留在仅仅完成教学任务的表面,并同时提供志愿服务、专业实习、跨专业实践等多种机会,帮助学生了解、融入就业市场。


加强对青年的就业支持和心理关怀。


一是多部门联动提供就业支持。教育、人社、共青团、学校等部门对待业青年开展分类指导,积极提供政策支持、服务保障,如提供见习岗位、举办专场招聘会、提供失业补助和住房补贴等。


二是加强对青年的心理疏导。密切关注、持续跟踪待业青年的心理状态,配足配优心理辅导专业队伍,通过志愿服务、开通心理辅导专线等方式为其疏解压力。

来源: “山东宣传”微信公众号


中共市中区委、市中区人民政府主办 各镇街、区直部门内容保障

市中区大数据中心建设 地址:枣庄市市中区君山中路321号 邮编:27710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632)3921308 举报邮箱:[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 鲁ICP备07002590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3704020008 鲁公网安备:370402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