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链接
link管理
链接快照平台
  • 输入网页链接,自动生成快照
  • 标签化管理网页链接

美丽中国的建构与期许——观2023年美丽中国纪事有感

一、诠释美丽中国的内涵与外延

“美丽中国纪事”展览,首先诠释了美丽中国的内容。其中包括:环境之美、生活之美、心灵之美的总和三个内容。其中,最重要的是心灵之美。因为这个世界是由人心所造,所谓是“万物皆有心”。宋代张载曾说“为天地立心”,其实天地本无心,天地的心就是人心,是由人心所投射的。也就是说,我们今天所谈到的环境之美、生活之美其实都是由人心所造就的。

那么,什么是美呢?我从人类学的角度来看,审美也是一种价值选择。谈到什么是美,它是有价值标准的,是通过不同的价值标准和不同的认知来确定的。就以环境之美为例,包括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人工环境是人造的环境,是人根据自己的需要而建造的环境。它不仅仅是美,还包括用,美和用之间的关系是什么?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是什么?这是非常值得我们深思的。如果两者能和谐相处,能相得益彰,那就是美的最高境界,这也就是中国人讲的“和”,即“和谐相生”的“和”。因此,生活之美是人和自然的环境、人和人工的环境、人和人之间的关系能协调一致,能够让人在其中安居乐业,能够让人在其中展示心灵的美德,展示道德的情操。这也许是美丽中国的体现,由此我们可以说,美丽中国是由中国人心灵投射在祖国大地上而形成的。这是由我们的思想、我们的意识、我们的意志所构成的一种美。

为了表达这种美丽,此次展览收集了大量的中国人为保护生态环境,为推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所做的许多成果。并用照片、实物、文字将它们一个个呈现出来,这就是所谓的“纪事”。

设计也要为人服务,符合环境以及不同地域的风俗传统的设计,也是一种美的设计。比如,在展览中有个厕所的设计,也是为百姓所思所想,体现了以上设计之美的原则。另外,设计还需要有未来性的思考。大概30年前,我看过阿尔文·托夫勒写的《第三次浪潮》那本书,书中说,未来由于拥有了人工智能,人有可能会重新重视手工劳动,未来的人可能会以自己动手组合家具,制作手工艺品作为一种乐趣,也作为一种创造力的激发。展览中,有一把椅子给了我们这样的一种启示。它是由很多小木片拼接的,你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来任意拼接不同的形状,这种自己动手的设计,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新的思考,让我们的生活不仅有美感,而且还有发挥自己创造力和想象力的空间。在展览中,还有利用自然的环境制造的书屋,都是既漂亮又利用了环境的设计作品。

在展览中,还有许多数字化服务管理和平台的案例引人思考。互联网不仅给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便利,还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何谓心灵之美?人与人的和谐相处是最重要、最美的。数字化服务管理平台让我们看到,今后的人类不再是一个仅仅生活在实体空间中的生物,还是一个栖息在虚拟空间的生物。

人类从来都是双栖息地的生物。其有作为生物的栖息地,也有作为灵魂的栖息地。灵魂的栖息地就是虚拟空间,在没有互联网以前,人类灵魂的栖息地在文学里,在文字里,在舞台上,在各种表演的剧场里。但那时的空间,不仅扁平,而且大多数人只是被动的观看者、体验者。有了互联网,每个人都成为了主动的表达者,你的生活可以在你面前不停地展现、反复地播放。这也是人类社会所面临的一个巨大的变化。它正在改变社会的结构和建构新的人际关系。

展览将收集来的几百份资料以档案的形式呈现,再加上文字、图片、影像生动地向观者们诠释了什么是美丽的中国。这样的表现手段只有在今天的互联网时代才能做到,如果不依赖互联网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收集这么多的案例。因此,展览本身也是一个时代的产物,一个时代出现的新生事物。

二、探索现代大学教育的发展之路

在人类社会进入了智能化时代以后,社会的创新可能是最重要的。人类作为个体来讲,其不再是知识的容器,而是不断创新和具有探索精神的生命体。怎么才能创新?这跟教育息息相关。此次展览让我们重新思考了大学的教育应该怎么做?

在展览的前言中有一句话,即“有为之学,以中国美术助力美丽中国”。何为“有为之学”?就是“学以致用”。自古以来,中国的文人传统就是经世致用。因而才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话语。此次展览最大的特点就是将这样的理念传递给了学生们。为此,老师带领学生进入社会实践现场,记录并了解中国当下正在发生的事情,而这样的教育方式就是让学生走出书斋参与“有为之学”的工作。让学生们走出校门进入社会现场,收集生活中发生的许多生动的事实,是一条未来教育课探索之路,也是“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具体实践。

此次展览不是以专业为导向,而是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回答并指导解决问题是理论的根本任务”。这为学者提供了一个未来做研究的方法论,也就是说,今后的研究不再只是专业研究,而是问题研究,没有问题的理论,是空头理论,是不能解决问题的理论。

如何寻找问题?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又指出“坚持胸怀天下”“拓展世界眼光,深刻洞察人类发展进步潮流,积极回应各国人民普遍关切,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作出贡献”。这个展览关注环保问题,关切可持续发展问题,就是在关切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问题,也是世界各国所普遍关切的问题。

自“人类世”的概念被提出以来,全球治理就成为了世界性的共同目标。其告诉大家,人类的行为已经在影响地球的气候变化、环境变化,人类社会要做到可持续发展,就需要通过全世界的人们团结起来,共同解决这个问题。在我看来,全球治理首先要解决的就是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问题,前者解决的是环保问题,生态问题,后者解决的是安家乐业和平发展的问题,本次展览收集的这些案例都是在不断地表达和诠释这样的主题。通过学生们的参与,将这一理念传递,因此这也是在解决教育的问题。

三、探索可持续发展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坚持可持续发展,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段话给我的印象最深。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追求的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而且是整个人类的永续发展。

记录中国人的生活,发现中国人的创造。展览通过大量的记录,让我们看到了中国人的勤劳和智慧正在改变当代的中国,这是对美丽中国的定义,也是对可持续发展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全面探索。

在展览的最后,主办方对未来的思考和期望也很巧妙,不是由展览对未来进行自我设定,而是通过网络收集到不同人群有关未来的建议,并将它们展示出来,让我们相信未来是可以期许的,是可以创建的,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为创造未来而努力。

总之,该展览通过收集大量的案例——在中国这片土地上产生的中国人的智慧,中国人的创造性,包括中国人对于未来美好生活的建构与期待,与众多各行各业的不同群体共同瞭望了中国的未来发展之路,同时也共同探索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实践方式。

从“美丽乡建”看“生活美学”

一、边界视角与换位思考

观“美丽中国纪事”展,体会一场美的盛宴,分享几点感受和思考:

一是创造力与文化张力。谈及艺术,它的创作一般与激情有关。生活虽需要激情,但更多是日常和延续。激情与平淡的张力,类似艺术与生活的张力,很难想象一个人始终保持艺术的激情,也很难想象一个人始终平淡而不幻想激情。所以,创造力大多存在于这个边界地带。从边界的视角来看这个展览,可以说对“乡村”和“艺术”两个词有了认知上的突破——提到艺术,大多数人都会想象艺术家在美好的环境里挥洒颜料;提到乡村,大家更容易对中国传统农村有一个脏乱差的刻板印象。而“美丽中国纪事”展是一种实践上的美学,它突破了对“艺术”和“乡村”的两种刻板印象,从而创造出了相对平衡的中间感,二者彼此互构和互相阐释。

二是换位思考和人文关怀。此次展览中很多细节:比如,展览中的动物园主题作品,它以还原动物视角的方式进行创作——请一只猩猩来作画;展示艺术家和村民眼中“熊”的形象的差别,这样的作品体现了不同主体间视角的转换,从而创造出更贴近生活的艺术;村民回归家乡做导游或乡村设计师、打造重工业风格的度假小镇等等。这些都体现了时空的跨越,又充满了换位思考的美学魅力。一般来说,艺术作品中呈现的大多都是英雄主义或政治人物,并且会被记录到精美的相册中,体现那种精英感,但此次展览却打破了这种界限,回归了生活本真。

二、生活美学的国际传播

艺术家的生活似乎被很多人想象为,他们始终处于一种美感充溢、激情澎湃的环境中,对他们来说生活是艺术激情的延续,而普通人的生活则更多围绕柴米油盐酱醋茶。这是想象中非常极端的两种生活状态,疏通“堵点”的方式,除了生产生活基础的升级(装修房屋)之外,还有更广泛的大众审美的经验分享,这就进入到大众传播的领域。当大家在欣赏乡建和乡村美学时,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就变成了“如何更好的传播美的生活”。一个美好的展览如何有一个国际传播的视角?这样的展览如何在国际社会上得到广泛认知并具有一定影响力?这就涉及到“生活美学”和“国际传播”的问题,在此举几个例子:

17、18世纪盛行的英式下午茶,凡参与者一定要精心打扮后方可入座,这种活动只不过是大家聚在一起喝茶吃点心,却是一种整体的生活美学体现,带着不同凡响的仪式感。当你看到英式下午茶间的中国瓷器,看着外国人也喝着中国传统的茶时,并没有什么新奇,而当我们怀着对其生活方式的向往的心态去消费和体验的时候,就能感受到他们正是以一种独特的生活方式的营造来进行了价值观念的整体传播。

样板房是房地产商销售的必备工具,但起初这样的配置并不是必需的,而现在的房地产公司一定都会有样板房,这就引导着顾客开始对买房后的未来生活展开憧憬与想象。当沉浸在对美好生活构想的时候,我们自然而然就进入了生活的美学,想象着购房后所能享受它所带来的美好生活。所以,样板房也可以被视为整体生活美学的一种营销手段。

中国国际电视台非洲分台(CGTN Africa)的首个海外分台,2012年1月11日在肯尼亚内罗毕开播,开始向非洲传递新闻节目,而受众对这些信息的接受仅停留在表面。之后,大家熟悉的一部电视剧《媳妇的美好时代》以斯瓦希里语翻译传播到了非洲。统计数据显示,有高达70%的坦桑尼亚电视用户观看过《媳妇的美好时代》,其在坦桑尼亚国家电视台TBC1非黄金时段首播,竟爆火三个月,创下超高的收视纪录。观看这样的影视剧之后,非洲人民通过中国家庭酸甜苦辣的故事,看到和接受到的是其背后所呈现的中国人的生活方式,这是通过新闻节目无法获得的信息,它更加生动,更加贴近人心,更让非洲人民向往。这是非常成功的中国“生活美学”的国际传播案例。

三、美学复兴的美好时代

当我们用乡建,将具有刻板印象的乡村生活向充满激情的艺术生活转变,并且用其中的传播美学和生活美学来填充生活时就会发现,中国正在经历美学复兴的美好时代。

这让我想到费孝通先生提出的“志在富民”和“富了过后怎么办”。我们以前将乡村视为传统的对美的体现,现在把工艺美学和生活美学结合起来,从而再现中国人现存的生活状态。借由这个思路,是不是“乡建”就可以被称为新的“乡村美学”呢?

如今,创造力的释放与西方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达成了一种同步,这种同步就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而用美感将生活包围。中国从脱贫到乡村建设,然后乡村建设的下一步是什么?那就是费孝通先生所说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新乡土主义视角下文化乡建的思考与行动

一、新乡土主义的精神追求和价值锚点

何为中国式现代化?农业、农村、农民在中国式现代化当中扮演什么角色?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中国式现代化问题是一代代中国人所一直追寻的国家发展的出路问题。章士钊先生,在一战结束后不久便远赴欧洲考察,回来之后就“中国应该以农立国还是以工立国”这一问题发表了自己的意见。他认为,要“以农立国”,不要“以工立国”,西方的工业化导致西方社会的生产过剩和两极分化。章士钊先生的思考值得我们反思,虽然我们要以时代的眼光去辩证地看待其结论的正确性,但是他对于问题深入讨论的方式,值得我们借鉴。

细数百年乡建的探索过程,我们会发现除了对工农业现代化进行反思外,还有对于乡村建设的思考与探索。乡村建设既包括国家建设的宏大叙事,又涵盖个体成长的心性发展。我们个体的自我成长始终面临三个维度——家、国和天下——的关系互动,它起源于费孝通先生提出乡土中国的“差序格局”,进而把我们的亲缘共同体、地缘共同体和精神共同体不断扩充,就像水的涟漪一样,一圈一圈荡漾开去。在新时代,我们需要重新思考费孝通先生提出的“乡土主义”。对于这种新的思考,大家可以有一些不同的概括方式,我将其概括为“新乡土主义”。

新乡土主义包括三个环节:第一,新乡土主义的乡村是在城乡之际的乡村。它不是城镇化的单一路径,而是城乡统筹的和谐发展,是城市与乡村资源互补、协同共生的发展路径,彼此之间相互提供发展的资源和支撑条件。第二,新乡土主义的乡村是处于新旧之交的乡村,是传统的、遗产的过去的积淀,也是时尚的、现代的、新生的未来的想象,新乡土主义不是保守的、守旧的、落后的,不是被动的、静态的,是守正创新的,是进化的、发展的,是与时俱进的。第三,新乡土主义的乡村存在于家国之间,是个体与国家同构共生的。在新乡土主义的愿景之下,中国人本能地把“家国一体”和“天下一家”结合在一起,自然就有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天下责任。

二、文化乡建的实践创新和人才开发

《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里提到了文化指标和区域文化创造力计划,包括环境和复原力、繁荣和生计、知识和技能、包容和参与等内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城市、文化与创造力计划”构建了空间效益、社会效益和文化效应等三个维度、六大因素来探讨文化对于区域可持续发展和包容性增长所起到的推动作用。这六大因素分别包括:城市基础设施和宜居性,技能和创新,社交网络、推动因素、资助和融资,包容的制度、法规和多元化的伙伴关系,独特性,以及数字环境。从这些影响维度中,可以发现文化乡建也是需要营造一个有利的生态系统,让文化乡建能够扎根、创新和繁荣,让利益相关者,尤其是在地乡民能够有负担得起的文化空间、文化设施和就业环境。换句话说,我们在乡村的发展不是说只是一个运动、一个工程、一个计划,而是要真正地激活乡村,动员乡民,在乡村建立起一个完善的、良性的、可持续的社会网络。

那么,作为第三方力量的乡建机构,高等院校、社会组织该如何连接自上而下的政府主体、商业主体和自下而上的基层力量?这是我们作为系统性、总体型文化乡建所要关注的问题。在这里,总体型的文化乡建包括文化遗产乡建,起到培基的作用,在保护乡村文化遗产的基础上进行乡创文化生活的重建;包括文化教育乡建,起到铸魂的作用;包括文化艺术乡建,起到塑形的作用;包括文化创意乡建,起到强体的作用,推动乡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

在推进文化乡建的过程中,我们需要遵循以下三个重要的原则。第一个原则是根土意识、天人合一,就是要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我们每一个乡建人要经常亲自到乡村去看看,去深度体验乡村的文化,去看看乡村到底需要哪些新的事物?我们主观设计的乡村建设符不符合乡村的自然环境和人们的生活习惯?建筑材料是不是从乡村的在地环境中选出来的?乡村营造的结果是不是文明的、现代的、新兴的?第二个原则是活态涵养,物尽其用。我们要平等而充分地对待每一样乡村事物,要在它的生命周期当中把握住它的本色、材质和功能,极尽可能地去展现它的才华,实现它的功能。第三个原则是恋地情结、匠心制作。我们个人生活在土地上所承载的地方感,要通过手作与其生活经历、情感、精神结合在一起。通过这些具有地方感的手工造物,我们能够体悟乡土、感受乡情,看到未来的新生。

我主要是通过文化创意、艺术介入的方式参与乡村振兴的实践,在工作中我发现需要塑造一个平台去吸引、服务更多的乡创人才,把这些人才凝聚起来、融合起来,进而促进乡村价值的可持续创新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认为要有一个全国性的乡村组织,能够让各种相关的人才、资源、技术汇聚乡村,能够开展乡创的交流、对话,能够持久开展乡创营造活动。总体而言,乡创机构包括政府部门主导的公共机构,商业公司主持的市场机构,还有第三方力量介入的社会机构。这些乡村需要更多的社会机构、公益组织和高等院校参与其中,共同探索“公益+商业”的乡村振兴创新机制。

基于上述考量,在诸多优秀乡建团队的共同努力下,2022年5月,我们在中国文化产业协会下成立了乡创专委会。这个乡创专委会把从新世纪以来,尤其是2007年以来出现的、有代表性和引领力的乡建团队整合在一起,大家同心协力,聚焦乡村文化资源,实施乡村文创赋能,带动乡村人才汇聚,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我们期望这个乡创专委会可以构建一个文化乡建赋能生态体系,吸引更多的乡创机构一起来努力和助力。我们把这个乡创生态体系分成三个层次:第一个是国家层次,即在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的支持下,构建一个全国性乡创服务平台,提供资讯、信息、人才等方面的服务,提供乡创赋能工具包,制定乡创人才标准,编制乡创营造工作指南。第二个是省市层次,希望在有条件的省市里,在党委宣传部、政府文旅部门的支持下,建立省市乡创赋能中心,开展相关的指导工作。最后一个是区县层次,在条件成熟的区县建设乡创学院或乡创营地,具体执行相关的乡创实务。

2023年,乡创专委会特别推出“三师一员”的人才培养计划。所谓的“三师”,是指乡村规划师、乡村营造师和乡村运营师;所谓的“一员”是指文化产业特派员。在这里,我们希望把“三师”和“一员”进行一个区分:“三师”主要是一种人才能力的标准,“一员”主要是一种组织认定的身份。乡村规划师,他们需要通过专业化的人才标准的认定所组织起来的一批专业人士。乡村营造师则具体从社区营造出发,尽力实现“文化陪伴、创意赋能、价值共生”的营造价值,激活乡村多元价值,助力乡村资源开发。乡村运营师则有点像实际的主理人一样,就是实现具体的项目落地和产业运营。

我们希望通过“三师一员”的人才培养和组织认定,能够把新世纪以来在乡村开展的工作经验传承好,搭建一个务实有效的公益平台,来助力我国乡村的未来发展。

乡村公共艺术实践的目标和挑战——以莫干山乡村艺术实践四个阶段为例

第一阶段:从学科建设和学术研究到在地(乡村)艺术实践

2016年,从公共艺术学科建设的角度出发,我们决定去莫干山组织国际公共艺术营活动。我们以中国竹子的环保特性,策划了“莫干山竹创国际工作营”,并邀请了新西兰、阿根廷的艺术家和设计师参与其中。我们与非遗传承人和当地的竹扇厂合作,以竹为材料创作公共艺术作品,还在米兰国际世博会上进行了展示。之后,当地政府看到了我们的活动成果,对于艺术的力量、作用有了一定的认识,所以就与上海美术学院达成了一个长期的合作协议。

2016年底,在莫干山,我们与中国台湾地区联合举办公共艺术论坛,讨论乡村公共艺术。2017年到2018年,我们和莫干山定了一个协议,打算接下来在莫干山做一些公共艺术的创作活动。当时我们的主要想法是利用莫干山的地理条件,模仿日本越后妻有和濑户内海“大地艺术祭”的模式,在莫干山策划中国本土的大地艺术节。

2018年,到了莫干山以后,我们采访了当地各行各业的民众,包括政府的管理人员、景区管委会的工作人员、民宿业主以及清洁工等各个群体。他们之中既有当地的原住民,也有很多外来人员,包括民宿业主、建筑师和艺术家等。通过采访这些民众,我们意识到了自身的局限——如果仅从学术研究的角度出发,艺术是整个环节中最重要的部分,但经过实践并充分与当地民众交流后,我们才意识到艺术只是一种手段,公共艺术的艺术性也只是一个方面,如何体现“公共”二字,是我们进行艺术实践时面临的一个问题——怎么从理论转换到实践的问题。

第二阶段:从在地艺术实践到学研产传合作

2018年我们在莫干山组织了一个国际创作工作营,同时设置了硕博工作站,给学生提供一些现场实践的机会。在在地艺术实践的过程中,需要发挥学-研-产-传合作的力量,我们把调研作为开展工作的第一步。

在调研过程中,通过与当地村民的交谈,我们发现村民们真正的需求与我们的活动策划初衷是存在差别的,如我们随机举办的“斗舞大会”就得到了村民的热烈欢迎。从这件事出发,我们的团队发现通过学-研-产-传合作,能够更好地进行公共艺术实践活动。

第三阶段:从学研产传合作到参与乡村文化振兴

在意识到要将学-研-产-传的合力应用到乡村文化振兴中之后,恰逢四川美术学院的曾令香老师发起“长江上下:公共艺术行动计划”,因为双方紧密的合作关系,我们团队也参与其中。

活动的首站定在莫干山,2018年暑假开展了“第一届长江上下:公共艺术行动计划(莫干山站)”活动,上美和川美的师生与当地民宿从业人员进行了深度交谈,了解他们的需求与想法,并为民宿提供了艺术内容,举办了首届莫干山国际民宿艺术节。之后,我们继续联合川美、湖美、广美、西美、天美等众多美院进行“乡村重塑:莫干山再行动”计划。

第二站我们来到了重庆北碚,在当年卢作孚先生创建的乡建区域中,举办了“第一届长江上下:公共艺术行动计划(北碚站)暨第二届重庆复归艺术节”,并针对东西部乡村不同的环境、人文特性,因地制宜地进行艺术创作策划。

第四阶段:从地方性文化生产到区域性联合行动

2019年,“第二届长江上下:公共艺术行动计划”举办,包括国美在内的多家长江沿线院校也加入了我们的队伍,覆盖城市包括上海、杭州、无锡、武汉、重庆、成都等,共同进行区域性联合行动,沿线城市有共性,也有差异,提供了丰富的艺术实践现场。我们发展了共同的顾问团、策展组、资源统筹组等组织架构,以一个共同的理念来策划活动,思考怎么通过艺术来赋能乡村文化振兴。

在多年的实践工作后,我们也有很多反思并希望与大家分享:

实践初期,我们只是从艺术本体出发,但随着多场所实践的推进不难发现,乡村公共艺术的实践不仅需要多主体合作,还要从纯粹的“美”的探索拓展到艺术边界的社会性探索。

这个过程中有从“文化下乡”到“把艺术创作在乡村的土壤上”的转变。因为“文化下乡”是国内惯用的概念,我们经过亲身实践之后才明白,这种实践不是单向度的扶助关系,而是一种艺术和社会之间互相影响、作用,把艺术创作和中国乡村丰富的资源结合起来的互利合作。

除此之外,这些角色和意识的转变需要实践者不断转换立场,我们不应该以“介入”者的身份去干预,而是应该将主场还给乡土,因地制宜,用艺术去浸润、连结和激活乡村文化。

最后,我们完成了从“在地实践”到“协同合作”的转变,从各个院校在各自的基地进行实践,到最终形成各院校间横向的联合、协作,以更加完整的协同合作方式践行艺术乡建,以此既为中国公共艺术提供文本,也为艺术乡建提供不同的经验。

在实践的过程当中,还面临着众多挑战。

首先,是乡村公共艺术活动的持续性问题,艺术家是在艺术节期间进行艺术创作,艺术节结束之后很多艺术创作活动都停滞了,我们其实不能了解到乡村公共艺术对乡村真正的影响,因此我们要弄清楚乡村公共艺术实践的目标和对象,致力于可持续发展的艺术行动。

其次,我们需要科学地建立双向的反馈机制,这可以帮助我们去倾听当地村民的声音,不仅可以为乡村提供更好的帮助,也更便于我们从乡村中汲取营养,更好地进行乡村公共艺术的实践。

再次,是信息系统的全面、系统和“标准化”问题,“标准化”这个概念可能是不太准确的,因为从多元的评价体系出发,或许并不存在唯一的标准,但建立一种由社会、学界共同参与的反馈评价系统则是必要的。

最后,就是传播的重要性。一直以来,我们的传播手段非常单一,但扩大艺术节的社会影响力,增强国内外公众对中国的乡村艺术实践的感知和参与是重要的任务。我们美术学院几乎每年都会举办国际公共艺术工作营或者研究工作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邀请世界各地包括欧洲、美洲、非洲的研究学者来到中国参加讲座论坛。以此为依托,研究了很多具有共性的、世界范围内大家都很关心的问题,也希望以此将中国的在地实践案例在世界范围内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