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受新冠疫情导致全球消费降级和运行卫星折旧成本提升所带来的影响,全球通信卫星运营商行业总收入与净利润率有所下降。目前全球共有
40
余家主要的固定通信卫星运营商,按业务收入规模进行排名的前三位分别是
SES
(欧洲卫星公司)、
Intelsat
(国际通信卫星公司)、
Eutelsat
(欧洲通信卫星公司),而中国卫通是亚洲第二大,全球第六大固定通信卫星运营商。其中
SES
是一家全球领先的卫星运营商,拥有一支由
60
多颗地球静止卫星组成的航队,同时参股了将卫星覆盖范围和光纤速度相结合的下一代卫星网络
O3b Networks
;
Intelsat
为大多数的美国广播和有线电视提供卫星网络,也为飞机、船舶和其他远程旅行者提供通信服务,不过这项业务在新冠疫情期间遭受到了重创,公司已于
2020
年
5
月
13
日申请破产保护;
Eutelsat
是一个由
47
个欧洲国家电信组织组成的国际性组织,于
2022
年宣布与
OneWeb
公司合并,继续为各大电信公司提供移动通信、互联网连接等服务。
全球通信卫星运营公司排名及营收状况
排名
|
公司名称
|
货币单位
|
地区
|
2018
年
|
2019
年
|
2020
年
|
2021
年
|
1
|
SES
|
欧元
|
卢森堡
|
20.10
亿
|
19.84
亿
|
18.76
亿
|
17.92
亿
|
2
|
Intelsat
|
美元
|
美国
|
21.61
亿
|
20.61
亿
|
19.13
亿
|
破产保护
|
3
|
Eutelsat
|
美元
|
法国
|
13.91
亿
|
13.21
亿
|
12.78
亿
|
12.34
亿
|
4
|
SPJsat
|
日元
|
日本
|
1640
亿
|
1395
亿
|
1396
亿
|
1197
亿
|
5
|
Telesat
|
美元
|
加拿大
|
6.66
亿
|
6.72
亿
|
6.05
亿
|
5.6
亿
|
6
|
中国卫通
|
人民币
|
中国
|
26.94
亿
|
27.34
亿
|
22.71
亿
|
26.34
亿
|
来源:各公司年报
2017-2021
年行业内主要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速(
%
)对比图
来源:各公司年报
2017-2021
年行业内主要公司归母净利润其同比增速(
%
)对比图
来源:各公司年报
降低资本开支,积极开拓市场,老牌运营商挣扎中转型。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和行业下行压力带来的双重冲击,各老牌卫星通信运营
商均积极采取应对措施保证企业运行、努力维持业绩目标。
SES
公司执行“简化与增强”计划,合并和重组某些职能,降低运营成本,预计通过简化运营,从
2021
年起每年
EBITDA
增加
0.4-0.5
亿欧元。虽然新冠肺炎疫情对近年快速增长的航空互联和海事互联细分市场的不利影响较大,但各公司纷纷抓住疫情期间全球政府服务细分市场需求增长的契机,提供服务。例如,
SES
公司为孟加拉国、塞拉利昂、墨西哥和意大利的全球医院提供连接服务。
4
家公司的政府服务业务收入均实现正增长,,同时与
INTELSAT
集团就潜在合并进行谈判,转型举措已初获成效;
INTELSAT
公司经历破产后,在
2021
年踏上了重组之路,并完成对
Gogo
商业航空业务的收购,
2022
年与多家航空公司达成合作关系,为商业航空机提供宽带连接服务。
TELESAT
公司
2020
年
11
月宣布将和劳拉通信公司合并成立电信卫星集团公司,并将筹建低轨星座——光速星座(
Lightspeed
),首次发射计划定于
2023
年初。
EUTELSAT
公司仍在布局欧洲、非洲市场,同时公司在
2020
年提出了“固定宽带战略”,通过整租、提供连接服务、扩展下游分销渠道等多个方式积极开拓市场,公司
2020
—
2021
上半财年固定宽带业务已实现
2.3%
的增长。
相比起老牌卫星运营商的挣扎,
SpaceX
近年来发展迅速。根据
SpaceX
提交给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
Federal Communications Commission
,
FCC
)的信息,
Starlink
卫星通信星座分两个阶段建设:署
第一阶段计划部署
1.2
万颗低轨卫星,第二阶段计划部署
3
万颗低轨卫星。截止到
2022
年
3
月,
Starlink
卫星通信星座已经完成
2200
颗卫星的发射任务,轨道高度为
550km
,分布在
72
个轨道面上。这些卫星通信采用
Ku
和
Ka
频段,倾角
53
°,单颗卫星重约
260kg
,天线覆盖范围为
64
万平方公里,服务纬度为
44
°
~52
°,在轨寿命为
1~5
年,预计
2022
年星座将配备星间链路,可有效覆盖极地地区。星链互联网服务已覆盖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新西兰、澳大利亚等
32
个国家。根据摩根士丹的报告《
SpaceX
,
Starlink and Tesla
:
Moving intoOrbit
》,到
2030
年全球卫星互联网市场规模
454.26
亿美元,其中
Starlink
的市场占有率将达到
33.3%
,营收将达到
151.42
亿美元。
2030
年全球卫星互联网市场规模结构(单位:亿美元)
来源:《
SpaceX
,
Starlink and Tesla
:
Moving into Orbit
》
与传统的通信卫星运营商相比,
Starlink
在产业链、运营资费、传输能力上都具有自己的优势。
SpaceX
采用全产业链模式,从卫星制造、火箭发射、业务运营到终端设备各个环节都参与其中。火箭制造的低成本和可回收技术是
SpaceX
火箭的两大优势,不同于传统航天火箭,它的控制器采用成本更低的
X86
双核处理器,通过同步计算对比的方式实现高可靠性,其成本仅为传统控制器的约万分之一。根据计算,猎鹰
-9
在回收后第二次发射报价将为首次报价的
73%
,依次计算到第八次发射报价为首次报价的
50%
。卫星制造方面,
SpaceX
已形成了流水线式的生产方式,并已接收到了数亿美元的外部订单,与波音、洛马、泰雷兹等传统大型卫星制造商相比,
SpaceX
卫星生产采用一次性论证和设计,流水线并行生产的方式,缩短了生产周期,可实现日产
1-3
颗卫星的产能。
主流星座卫星发射成本对比
来源:各公司官网
与传统的地面通信运营商相比,
Starlink
在价格差距不大的同时还在覆盖范围上拥有压倒性的。优势。目前
Starlink
提供
Beta
测试用户接入互联网的定价为
99
美元
/
月,同时,用户需要支付
499
美元购买
Starlink
终端设备。这一价格不仅相比于其他卫星运营商来说具有较大优势,与欧美的地面运营商相比也差距不大。对于地面运营商,根据
Ookla
提供数据,美国固定宽带和移动网络的平均延迟为
25
毫秒和
48
毫秒,
Starlink
的网络延迟与地面网络相比无明显差距,
SpaceX
也因此成为目前唯一一家获得
FCC
农村宽带资助的卫星供应商。
美国主流卫星运营商与
Starlink
资费对比
来源:
Wiki
按照测算,
Starlink
组网完成后的成本在
33.9-38.4
亿美元左右,按目前的收费模式想要盈利要可能需要
300W
以上的月客户量。
ElonMusk
曾表示
StarLink
每颗卫星的制造成本已经“远远”低于
50
万美元。由于火箭回收技术,每次发射成本大约可降至
4000
万美元,发射每颗卫星成本约为
70
万美元,每颗卫星组网总成本约为
120
万美元,因此
StarLink
完成
1.2
万颗卫星组网可能仅花费
144
亿美元。将卫星设备按
5
年折旧计算,每年需要折旧
28.8
亿美元。若参照传统卫星通信运营商来看,人力成本、推广成本以及星座运维成本通常占整体成本的
15%-25%
,估算本其每年成本
33.9-38.4
亿美元每年,这个数据目前远超任何一家卫星传统运营商。按照目前公布的数据来看,
Starlink
计划每个用户每月收费
99
美元,那么维持收支平衡需要
285.2
万
-323.2
万的用户数,如果涨价到
149
美元,那么则需要
195.7
万
-223.7
万的用户数。根据
ITU
的数据,
2021
年美国宽带订阅数量约为
1.13
亿,据
Statista
的估计其中约
4%
会使用卫星网络,即仅美国便有
452
万卫星通信市场针对用户,可以满足
Starlink
的盈利需求,若达到市场渗透率
100
的情况,其套餐的最低价约为
64.5-73.7
美元。
Starlink
盈亏平衡点测算
来源:东北证券测算
若以全球市场来看,卫星互联网系统一旦建成后,新增用户带来的边际成本对于卫星运营商来说可以几乎忽略不计,其收入可能还有更大的想象空间。卫星互联网天生拥有用户全球化的属性,
Starlink
若能在东南亚、非洲等地区的国家拿到电信运营牌照,
Starlink
可以采取低带宽、低价格的策略(终端采取以租代售的形式)去获得大量的用户基础,待这部分地区经济发展后通过销售大带宽的套餐增加
APRU
值的商业模式可能会成为未来
Starlink
的主要营销策略。通过这个策略,
Starlink
或许能在不久的将来,获得较大的利润空间。
然而,在我国光缆接入发达、家庭宽带资费极低的情况下,类
Starlink
模式将只能逐利偏僻地区或海上、空中等特殊场景,市场空间较小。同时,由于国内的商业卫星以及运载火箭技术与
SpaceX
仍有较大差距,制造和发射成本约为其五到十倍,因此短期来看商业获利难度较大。
不过长期来看,随着规模效应带动卫星成本的下降,国内卫星互联网企业也有望盈利。卫星载荷由于其定制化程度较高,在大批量标准化量产前难以大幅降低成本,所以卫星的成本节约压力就全部集中到了平台上。理想状态下,卫星平台的成本占比在
20%-30%
之间,理论上比现在可以节约全星的四分之一成本。而从平台的结构上看,为卫星提供机动能力和电力是它的核心作用,所以姿控系统和电源系统的成本占比也最大,占全卫星平台的
60%
以上。由于姿控系统涉及的元件和单机最复杂,它的成本占比也最高,同时又因供应商繁多,这一部分也存在更多产业链整合的机会。
小卫星成本解析
来源:艾瑞咨询
本文相关报告
固德威:光储逆变器领先厂商,重点布局海外光储市场,24Q1业绩短期承压
中国西电:输变电一次设备制造实力国内领先,公司营收、净利稳中有增
特一药业:2023年公司营收业绩快速增长,中成药占比逐步提升
威海广泰:空港装备龙头,公司业绩短期承压、盈利能力有望得到修复
益丰药房:全国连锁药店龙头,公司盈利能力稳中向好
开润股份:国内箱包制造龙头,公司收入端逐渐恢复,盈利显著改善
藏格矿业:国内钾肥巨头,碳酸锂业务成公司业绩新增长点
广州发展:广东省地方能源龙头,能源物流板块贡献主要营收
2019-2023年我国引爆器出口量、出口额、出口均价增长及出口地区分布统计
我国消防车行业相关政策汇总:万亿国债支持防灾减灾,消防装备市场空间扩容
我国空港装备电动化相关政策汇总及空港装备市场竞争格局分析
2024年我国药店行业市场格局:强监管下连锁药店集中度有望提升
2014-2023年全球箱包市场规模增长、市场集中度及主要品牌市场份额统计
2024年全球锂供给预测分析:扰动加剧,未来两年供应仍存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