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寂近两年时间后,smart以吉利与
戴姆勒
合资品牌的形象卷土重来。
日前,在2021 IAA慕尼黑国际车展前夕,全新smart精灵#1概念车完成全球首秀,揭示全新一代smart纯电汽车的进化方向,也展示了一个全新的smart品牌。smart精灵#1概念车定位紧凑型纯电SUV,基于吉利SEA浩瀚架构打造,从车身尺寸、外形、内饰、动力系统等各个方面来看,与我们印象中小巧迷你的smart有很大不同,不少网友惊呼“smart变了”。
从新品规划和市场定位来看,“变味”的smart不再是原来精悍小巧的风格,而是瞄准紧凑级SUV市场,越来越像老对手宝马MINI。
实际上,诞生于1998年的smart品牌虽有奔驰基因,在全球市场也积累了一定的知名度和口碑,但受限于规模和价格,致使smart在全球范围内仍然是一个相对小众的品牌,且盈利并不乐观。
早年间依靠奔驰的名声,smart才达到年销量10万辆,且常年不及宝马MINI品牌销量的一半。2018年,smart全球销量为12.9万辆,同比下滑了4.6%。2019年4月底,戴姆勒集团宣布,由于销量持续低迷,smart品牌计划在2019年年底退出美国和加拿大市场。根据美勒茨银行预计,smart品牌多年来累计损失约40亿欧元。
除了定位小众、历史沉淀不及MINI品牌之外,过高的价格也“劝退”了不少消费者。smart产品一直以进口形式在国内销售,过高的价格成为其“走量”的一大障碍。作为一款微型车,smart在中国市场的起售价在12.28万元以上。比如smart fortwo售价为13.38万~19.89万元,smart forfour售价为12.28万~16.98万元,smart fortwo纯电动版售价为23.5万元。
去年1月,吉利与戴姆勒宣布出资54亿元成立smart品牌合资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联合运营和推动smart品牌向电动化、智能化转型升级,首批新车将于2022年上市。
此次smart卷土重来,意图从原来的小众品牌转变为一个大众化品牌,所以smart一方面拓宽了其产品阵容和市场受众面,以抢占更多市场份额;另一方面,在走向大众化的过程中,采取怎样的定价策略,如何保持独特风格,避免同质化竞争,对smart而言仍存在较大挑战。
特别是smart品牌风格重塑后,越来越贴近宝马MINI,这将改变消费者原有认知,也容易造成市场认知混乱,甚至会丢掉一批smart品牌的铁杆粉丝。
而全新smart所瞄准的紧凑型市场消费群体,对价格敏感程度非常高,性价比是他们考虑的重要因素。这一点,从燃油车市场中可以窥见一斑,目前紧凑型SUV细分市场已接近“肉搏战”,各大品牌厮杀相当惨烈。smart要不要放下曾经的身段,直面市场最残酷的竞争?
在提升品牌力还是销量的选择上,smart现在或许很纠结。
此外,当下的中国汽车市场已不同从前,合资品牌不断受到自主品牌的围攻,尤其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自主品牌占据先发优势,技术较为成熟,且在智能化方面更贴近本土需求,步子迈得也更大。
在此背景下,吉利若能在合资公司中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智能化方面拥有更多话语权,或许将给smart带来更多胜算的可能。不过,当前各大汽车品牌都在尽力给自己贴上“电动化”、“智能化”的标签,smart在走向大众化的过程中,如何保持自己的风格,探索差异化路径避免同质化竞争,也是一道待解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