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26日,中国头部人工智能计算平台公司地平线向香港交易所递交了招股书,联席保荐人为高盛、摩根士丹利、中信建投国际。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3月上旬,曾有外媒报道称地平线已选定投资机构,即将赴港IPO,试图融资约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6亿元),当时地平线方面称不予置评。
根据地平线招股书披露的数据,2021年-2023年,地平线的收入先后为人民币4.67亿元、9.06亿元和15.52亿元,年增长率均超过70%;其中大部分收入来自汽车解决方案,先后占总收入的87.9%、88.5%和94.8%;毛利先后为3.31亿元、6.27亿元和10.94亿元;毛利率分别为70.9%、69.3%和70.5%,稳定在70%左右。
同时,2021年-2023年,地平线先后亏损达20.64亿元、87.2亿元和67.39亿元;经调整亏损净额(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计量)先后为11.03亿元、18.91亿元和16.35亿元。
招股书数据显示,地平线的高亏损来自于高额的研发费用。2021年-2023年,地平线研发支出分别为11.43亿元、18.79亿元和23.66亿元,达到各年收入的245.0%、207.6%和152.5%。此外截至2023年年末,地平线拥有近1500名全职研发人员,占员工总数的七成以上。
截止2023年末,地平线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13.6亿元。
地平线成立于2015年7月,主要于为智能汽车提供高级辅助驾驶(ADAS)和高阶自动驾驶(AD)解决方案。
地平线的成立,与百度尤其是其自动驾驶项目颇有渊源。其创始人、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余凯于2012年至2015年6月担任百度研究院副院长,并深度参与了百度自动驾驶的起步项目,离开百度后便创立了地平线;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技术官黄畅、联合创始人兼首席运营官陶斐雯也都曾在百度任职。以上三名联合创始人目前在地平线的持股比例分别为15.32%、3.45%及1.5%。
2019年2月,地平线宣布量产中国首款车规级智能计算方案——征程2,并于次年3月征程开始前装量产;2020年9月,地平线发布征程3,并于次年5月量产首发;2022年9月,地平线宣布量产首发征程5;截至2023年4月,地平线征程系列累计出货量突破300万份。
今年4月,地平线即将发布最新的征程6。按照余凯的说法,征程6为家族系列,会覆盖高端、中端,包括前视一体机,其中高端算力会达到560TOPS,目前已有比亚迪、广汽、大众、博世等龙头企业与地平线达成量产合作意向。
根据中国银保监会和灼识咨询的数据,按照2023年的装机量,地平线是中国第二大高级辅助驾驶解决方案提供商,市场份额超过20%;而在高等级自动驾驶(NOA)计算方案市场,2023年地平线的市场占有率为35.5%,仅次于英伟达。
此外,地平线还与跨国汽车巨头建有合资公司,合力推动智能驾驶项目落地。2021年4月,地平线与零部件巨头大陆集团成立智能驾驶合资公司;2022年,大众汽车集团旗下智能驾驶公司CARIAD宣布与地平线成立一家合资企业,开发自动驾驶辅助系统和自动驾驶解决方案;2023年12月,地平线与大众的合资企业酷睿程(CARIZON)正式成立,投资达24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67亿元)。该公司将为大众集团在中国市场的纯电动车型进行智能驾驶研发,地平线与大众分别持股达40%和60%。
地平线创始人余凯曾在不久前举行的2024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表示,目前已经有超过110款量产车型搭载地平线的芯片。至2023年,地平线已成为超过30家中国车企的智能驾驶解决方案供应商,并成为比亚迪、理想汽车等头部新能源车企的最大智能驾驶方案供应商。
而自成立以来,地平线共计完成11轮融资,累计融资总额约23.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71亿元)。投资方主要来自上汽、一汽、东风、广汽、长城、比亚迪、奇瑞等头部车企,宁德时代、英特尔、立讯精密等头部供应链企业,以及高瓴、红杉中国、中金资本等著名投资机构。在D轮融资后,地平线的估值达到8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30亿元),较首轮融资估值增长了145倍。
事实上,早在2020年,地平线方面就有争取在科创板上市的意图;2021又有传言称,地平线将要赴美国IPO,融资约10亿美元,但由于国际资本市场的动荡,以上方案均无疾而终,直至本轮改变赛道向港交所进发。
不过,目前地平线依然存在客户集中度较高等潜在风险。招股书数据显示,2021年至2023年,地平线最大客户产生的收入分别占公司各年度收入总额的24.7%、16.0%和40.4%;同期,前五大客户产生的收入分别占各年度收入总额的60.7%、53.2%及68.8%。地平线方面则表示,预计集中度将随着客户数量的增加而下降。
另一方面,在地平线披露招股书前数日,其国内主要竞争对手黑芝麻智能已第二次向港交所提交招股书。根据黑芝麻智能的招股书数据,2020年至2022年,黑芝麻智能年收入先后为5302万元、6050万元和1.65亿元,年亏损分别为7.6亿元、23.57亿元、27.54亿元,均与地平线有较大差距。
灼识咨询资料显示,2023年全球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市场的规模将达到619亿元,预计到2030年将超过1万亿元,自2023年至2030年的复合年增长率接近50%。并且,到2030年中国智能汽车市场规模将接近3000万辆,智能驾驶功能的渗透率将会从2023年的57.1%上升至99.7%。宏大的市场前景与本身行业领先的地位,成为了地平线IPO的最大机遇所在。
■
■
3月26日,中国头部人工智能计算平台公司地平线向香港交易所递交了招股书,联席保荐人为高盛、摩根士丹利、中信建投国际。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3月上旬,曾有外媒报道称地平线已选定投资机构,即将赴港IPO,试图融资约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6亿元),当时地平线方面称不予置评。
根据地平线招股书披露的数据,2021年-2023年,地平线的收入先后为人民币4.67亿元、9.06亿元和15.52亿元,年增长率均超过70%;其中大部分收入来自汽车解决方案,先后占总收入的87.9%、88.5%和94.8%;毛利先后为3.31亿元、6.27亿元和10.94亿元;毛利率分别为70.9%、69.3%和70.5%,稳定在70%左右。
同时,2021年-2023年,地平线先后亏损达20.64亿元、87.2亿元和67.39亿元;经调整亏损净额(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计量)先后为11.03亿元、18.91亿元和16.35亿元。
招股书数据显示,地平线的高亏损来自于高额的研发费用。2021年-2023年,地平线研发支出分别为11.43亿元、18.79亿元和23.66亿元,达到各年收入的245.0%、207.6%和152.5%。此外截至2023年年末,地平线拥有近1500名全职研发人员,占员工总数的七成以上。
截止2023年末,地平线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13.6亿元。
地平线成立于2015年7月,主要于为智能汽车提供高级辅助驾驶(ADAS)和高阶自动驾驶(AD)解决方案。
地平线的成立,与百度尤其是其自动驾驶项目颇有渊源。其创始人、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余凯于2012年至2015年6月担任百度研究院副院长,并深度参与了百度自动驾驶的起步项目,离开百度后便创立了地平线;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技术官黄畅、联合创始人兼首席运营官陶斐雯也都曾在百度任职。以上三名联合创始人目前在地平线的持股比例分别为15.32%、3.45%及1.5%。
2019年2月,地平线宣布量产中国首款车规级智能计算方案——征程2,并于次年3月征程开始前装量产;2020年9月,地平线发布征程3,并于次年5月量产首发;2022年9月,地平线宣布量产首发征程5;截至2023年4月,地平线征程系列累计出货量突破300万份。
今年4月,地平线即将发布最新的征程6。按照余凯的说法,征程6为家族系列,会覆盖高端、中端,包括前视一体机,其中高端算力会达到560TOPS,目前已有比亚迪、广汽、大众、博世等龙头企业与地平线达成量产合作意向。
根据中国银保监会和灼识咨询的数据,按照2023年的装机量,地平线是中国第二大高级辅助驾驶解决方案提供商,市场份额超过20%;而在高等级自动驾驶(NOA)计算方案市场,2023年地平线的市场占有率为35.5%,仅次于英伟达。
此外,地平线还与跨国汽车巨头建有合资公司,合力推动智能驾驶项目落地。2021年4月,地平线与零部件巨头大陆集团成立智能驾驶合资公司;2022年,大众汽车集团旗下智能驾驶公司CARIAD宣布与地平线成立一家合资企业,开发自动驾驶辅助系统和自动驾驶解决方案;2023年12月,地平线与大众的合资企业酷睿程(CARIZON)正式成立,投资达24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67亿元)。该公司将为大众集团在中国市场的纯电动车型进行智能驾驶研发,地平线与大众分别持股达40%和60%。
地平线创始人余凯曾在不久前举行的2024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表示,目前已经有超过110款量产车型搭载地平线的芯片。至2023年,地平线已成为超过30家中国车企的智能驾驶解决方案供应商,并成为比亚迪、理想汽车等头部新能源车企的最大智能驾驶方案供应商。
而自成立以来,地平线共计完成11轮融资,累计融资总额约23.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71亿元)。投资方主要来自上汽、一汽、东风、广汽、长城、比亚迪、奇瑞等头部车企,宁德时代、英特尔、立讯精密等头部供应链企业,以及高瓴、红杉中国、中金资本等著名投资机构。在D轮融资后,地平线的估值达到8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30亿元),较首轮融资估值增长了145倍。
事实上,早在2020年,地平线方面就有争取在科创板上市的意图;2021又有传言称,地平线将要赴美国IPO,融资约10亿美元,但由于国际资本市场的动荡,以上方案均无疾而终,直至本轮改变赛道向港交所进发。
不过,目前地平线依然存在客户集中度较高等潜在风险。招股书数据显示,2021年至2023年,地平线最大客户产生的收入分别占公司各年度收入总额的24.7%、16.0%和40.4%;同期,前五大客户产生的收入分别占各年度收入总额的60.7%、53.2%及68.8%。地平线方面则表示,预计集中度将随着客户数量的增加而下降。
另一方面,在地平线披露招股书前数日,其国内主要竞争对手黑芝麻智能已第二次向港交所提交招股书。根据黑芝麻智能的招股书数据,2020年至2022年,黑芝麻智能年收入先后为5302万元、6050万元和1.65亿元,年亏损分别为7.6亿元、23.57亿元、27.54亿元,均与地平线有较大差距。
灼识咨询资料显示,2023年全球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市场的规模将达到619亿元,预计到2030年将超过1万亿元,自2023年至2030年的复合年增长率接近50%。并且,到2030年中国智能汽车市场规模将接近3000万辆,智能驾驶功能的渗透率将会从2023年的57.1%上升至99.7%。宏大的市场前景与本身行业领先的地位,成为了地平线IPO的最大机遇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