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研究|ASO、微信积分墙的通行证IDFA,究竟价值何在?
最近,诸多广告公司、媒体平台争先恐后普及ASM(App Store竞价广告) 基本知识,展示投放效果 ,让远距千里之外的ASM在大陆一度甚嚣尘上。随着苹果加入竞价广告的大军,程序化广告购买再次引起大家关注。2016年,火了的 不仅仅是ASO,还有为之并驾齐驱的程序化广告 。
移动互联网时代,
广告数据的监测源于设备ID,通过ID做唯一标识
。结合ASO,IDFA就成为大家绕不开的话题,它究竟有什么价值?今天,我们一起聊聊这串扑朔迷离的数字码。
iOS设备有多少ID?
iOS设备ID有很多,通常用到的大概有以下六个,例如 UDID、IMEI、ICCID、MEID、IDFA、MAC地址 等,一台苹果手机的标识方式很多,不同标识方式又有不同的参数信息。
随着iOS系统的升级,很多设备ID苹果禁止开发者获取,或者给用户诸多人性选择空间。下面详细说说参数的定位及用途,其中最为大家关注的就是IDFA。
1.UDID
UDID(UniqueDevice Identifier)是 苹果iOS设备的唯一识别码 ,由 40个字符的字母和数字组成 。移动广告商、游戏网络运营商或CP往往需要通过UDID用来识别玩家、用户,并对用户活动进行跟踪;也经常会用于一台设备一个账号功能实现。
iOS 6及以前系统是可以获取到设备的UDID,iOS 7中已经完全的禁用 。
2.IMEI
IMEI(International Mobile Equipment Identity)是 国际移动装备辨识码 ,是由 15位数字组成的"电子串号 ",它与每台移动电设备一一对应,而且该码是全世界唯一的。每一只移动电话机在组装完成后都将被赋予一个全球唯一的一组号码,这个号码从生产到交付使用都将被制造生产的厂商所记录。
iOS 6及以后系统就不能正规获取IMEI,但可以通过私有API获取手机的IMEI号 ,一般苹果发现有通过私有API获取设备ID,上架时会予以拒绝。如果在线产品被发现会立马下架, 2015年有米SDK下架风波 就是因为通过私有API获取设备ID,触动了苹果的底线,导致一夜之间近300款应用被下架,其中不乏大产品。
3.MEID
MEID(Mobile Equipment Identifier) 移动设备识别码 ,是CDMA手机的身份识别码,也是每台手机唯一的识别码。通过这个识别码,网络端可以对该手机进行跟踪和监管,适用于CDMA制式的手机。MEID的数字范围是十六进制,和IMEI的格式类似。
4.IDFA
IDFA(Identifier for Advertising)称为 广告标示符 ,是苹果在iOS系统中给予App开发者用以标识iOS设备的一种身份参数。对广告主而言,IDFA最大的作用就是准确认识这个设备代表的用户,确认广告是否有效触达, 避免将同一个广告重复投放造成预算浪费,同时进行真实性监测 。而对整个广告行业来说,IDFA是形成数据链条的必须手段,广告网络、DSP和DMP都需要一个统一的设备数据身份核对标准。
不得不要说的一点,在iOS 10中,苹果将限制广告追踪的功能实质化。用户如果
开启了限制广告跟踪功能
(Limit Ad Tracking,简称LAT),
App获取到的IDFA将是一串16位的0数值
,这一举措意味着广告主将失去识别用户的能力。而在之前的版本中,如果用户打开了LAT,当App去获取时IDFA时,会被系统告知该用户开启了这个限制,但其实App依旧可以继续获取到真实的IDFA。
值得庆幸的是
iOS 10的迭代率有近68%,但开启LAT的目前体量为15%左右
,一般IDFA是专门给“广告用的”,而iPhone手机只要在出厂的时候没有关闭“广告追踪”,很少有用户会主动去设置关闭。
图1:IDFA获取限制
IDFA的价值与意义
IDFA是 苹果官方推出的解决广告主设备识别需求的解决方案 ,在iOS设备上, 能起到比Cookie更好的追踪效果 。类似IDFA的设备ID,还有 IDFV、OpenUDID ,前者更多应用于App用户的行为分析;后者是通过非官方的API抓取iOS中的参数,最大的问题是容易出现重复度。
种种对比之后,目前市场上iOS主要以IDFA作为广告流量标识为主。不是不想替换,实在没有可行的配套解决方案,即使有,也是
建立在私有API上获取,其中的隐患风险不容小觑
。
微信积分墙与IDFA
微信积分墙诞生于2014年,成长于2015年,在2016年趋于稳定并小幅下滑 。微信积分墙的模式是CPA,涉及到A,就需要数据核对,根据之前的分析,IDFA因为具备唯一识别性且由苹果官方提供,所以被微信积分墙渠道青睐。
合作模式有以下三种:
1.快速任务,事后核对IDFA
IDFA不仅仅是微信积分墙渠道要获取,CP也需要获取IDFA。这种事后比对IDFA,容易存在很多误差,主要问题有以下两点:
第一,一般微信积分墙与平台用户结算基本可认为是实时,简单讲时用户完成指定任务后就很获取奖励。但IDFA数据核对一般会在次日,意味
奖励发放先于数据核对,如果出现数据误差,行业通常做法是CP广告主买单
,误差原因在于
微信积分墙没办法监测到用户是否有真是激活行为
(积分墙钥匙无法实现其他App的激活监测,只能获取平台用户IDFA,一般判定用户是否完成任务,更多是通过时间,还有路径引导实现)。
第二,
重复用户
。如果在开始积分墙任务前,没有对积分墙平台用户进行排重,容易重现做任务的积分墙用户可能很早之前就有下载过该产品,即为重复用户。这点
积分墙钥匙是不能检测到的,钥匙能检测的是手机上现安装的App情况,而不是历史App安装情况
。
2.IDFA排重
IDFA排重又可以分为两种形式,第一种 前置排重 ,先把CP的IDFA拿过来在微信积分墙平台跑,发现重复的用户塞选出来,这批用户是不能领取任务的。
第二种是
实时排重
,用户领取任务时,积分墙平台把用户的IDFA数据反馈给CP,CP服务器立马查询该用户是否为历史用户并将结果反馈给积分墙,积分墙根据反馈来判定是否同意该用户进行任务。
前者问题是无法100%避免重复的
,因为在做任务的同时,你也有自然新增用户,这部分是没有排重的;
后者问题是CP相应较为频繁
,服务器需要另外承受一些压力。
3.激活回调
激活回调是所有IDFA对接中较为靠谱的一种 ,因为用户的IDFA数据是 实时传送排重,并监测用户是否有完成激活行为 。积分墙根据CP的反馈结果进行后续操作,其中有两次判定,第一是用户是否为新用户,第二次是用户是否有真正的激活。另外,CP也可以加入App使用时间。
图2:提审时选择。媒体方选择第1个,广告主勾选第2、3,如果双重身份全选
IDFA核对数据,真的靠谱?
微信积分墙的诞生与积分墙, 模式由SDK形式转变为自由平台 ,用户可控力度相对增强,且把握用户完成任务的路径及时间可以进行ASO优化,故一度成为广告公司的宠儿。
只要有平台,再多的设备ID都是可以仿的,另外,IDFA对于一台设备并不是唯一的,
苹果允许用户在一台设备上可变动IDFA
。知道这点的人不多,但被知道这点人用来做很多其他操作,简单讲就是少数设备可以创造源源不断的IDFA,那么IDFA真的还有价值吗?
图3:一键重新获取IDFA
中国的广告公司90%都比较喜欢用假量,利润高,能随意控制效果。CP们也热衷于效果,钟情于KPI。只要能定量的KPI就能100%以假完成。
ASO、CPA与IDFA
ASO是为了在 App Store获取曝光带来自身的激活用户 ,微信积分墙实际是僵死用户,但结算方式确实按CPA的形式,并且需要核对IDFA。这里面就诞生一个矛盾的命题, 本身就是僵死用户,为何还要核对僵死用户的真实性呢 ?
各位CP都能理解
微信积分墙用户能通过在规定时间内玩城定向操作
,监测僵尸用户的目的是为了让ASO效果更好。但实际真的是这样吗?影响
ASO的除了用户
(用户是表面的东西,其实是用户拥有的Apple ID账号),还有
操作行为
、操作时间
以及
操作量级
。
相对于账号,操作时间及操作量级会显得更为重要
。在ASO当中,通过IDFA来判定僵尸用户的真实性有时会显得多次一举,由于CPA结算方式存在,核对数据的真实性便成为了惯病。这点在2015年尤为突出,2016大家在逐步忽略CPA与IDFA,效果变得尤为重要。
机刷以效果的方式攻城略地
,应该没有人在乎机刷的用户是否真实,也没有人去很对机刷的IDFA,其实机刷是可以提供你想要的IDFA,只不过是加上真实的下载与激活操作罢了。
今天先聊到这,后续有空可以与大家进一步探讨IDFA及市面上广告的提供的监测解决方案的优与劣。
*本文作者文公子(微信:nokia0729)是一枚鲜肉型的ASO优化分析师,旨在APP推广交流,转载需获取本人的许可并注明来源。
*ASO专业交流平台:文公子ASO( http://www. wgzaso.com )和文公子ASO公众号(AppStoreOptimiz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