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链接
link管理
链接快照平台
  • 输入网页链接,自动生成快照
  • 标签化管理网页链接

【概况】 开封市供销社是合作制原则建立起来的流通企业,已有40余年历史,下辖10个公司、一个大市场、一个学校、各县郊六个供销社,共2.5万人。1998年全市供销社系统紧紧围绕把供销社真正办成农民的合作经济组织这一根本目标,以改革统揽全局,解放思想、开拓经营、完善服务、强化管理、加强联合、增强实力,完成了市政府签订的主要责任目标任务。商品总销售完成15.8亿元,占市政府下达目标13亿元的121.5%;销售化肥72万吨,占市政府下达目标任务48万吨的150%;销售农药2709吨,占市政府下达目标1600吨的169.3%;引进资金完成858万元,占市政府下达目标800万元的107.2%;上交税费1706万元,占市政府下达目标1300万元的131.230%;全系统盈亏相抵后净亏损2870万元,较市政府下达目标1500万元,增亏1370万元。在全省18个地、市供销社系统中,各项经济指标保住了位次。

【体制改革推向新阶段】 1998年企业体制改革进入了攻坚阶段,全市供销社系统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民办性质加强,全市社员股金发展到3亿元;二是组织建设和民主管理日趋完善。基层社普遍召开了社员代表大会,民主选举了领导机构,24名基层社主任进乡、镇党委班子,供销社在农村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加强;三是以建设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以调动广大职工积极性为目的,"一企一策"、"一企多策",实行多种经营管理机制。截至1998年底,组建了有限责任公司5个、实行股份合作制单位25个、租赁经营单位99个、抵押资金单位11个、社有民营单位110个,企业管理形式的改革达75.6%。8月份市农资总公司将原化肥公司和农药公司改制成股份制企业,产权关系明确,职工责任心增强,4个月时间遏亏400万元。

【实行"两总"经营,占领本地市场】 1998年全系统积极探索工业品的买断经营、专项代理、名牌代理等多种现代化经营形式,实行总经销代理占领本地市场,掌握经营主动权。1998年全系统总经销,总代理各种工业品总额达1.8亿元。开封县供销社绿太阳公司广联厂家,取得了"健力宝"、"隆氏花生奶"等多种饮料副食在开封的总代理,1998年销售总额达3810万元,获利50多万元;尉氏县供销社买断"五粮液"酒在开封地区的总经销权;市日杂总公司取得了白棕绳、钢铣、地墙砖在开封的总经销权;金日电器购物中心争到了索尼、康佳、TCL王牌彩电等21个名牌家电产品在开封的总经销权;市农副产品公司取得了浙江绍酒在开封的总经销权,都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做好棉花和农资工作】 1998年供销社把棉花收购做为稳定农业的一项政治任务来抓,在市场疲软的情况下,敞开收购,解决农民的"卖棉难",成立了开封市棉花收购指挥部。1998年的棉花收购进度快、质量高,全年收购棉花39279吨,较1997年同期增长47.2%,销售棉花14895吨。同时,市棉麻总公司积极争取多储备棉花,1998年杏花营仓库增储国家储备棉8000多吨,增收90余万元。1998年农资经营在国家经营政策发生较大变化,担负国家政策经营任务与实行市场价格相矛盾的情况下,主要农资商品供应量创历史较好水平,市场占有率提高,较好地发挥了农资主渠道作用。全年农资供应总值7.05亿元,较1997年同期5.52亿元增长27.2%。其中供应化肥72万吨,占年目标48万吨的150%,较1997年同期增长14.09%,供应农药2709吨,占年目标1600吨的169.3%,较1997年同期增长2.07%,较好地完成了国家赋予的农资供应任务。在实践中,各县郊供销社积极开展县基农资连锁经营和化肥、农药的联购分销,探索出了一条减少环节、降低费用、发挥优势搞联合,支援农业增效益的新路子。尉氏县农资公司1998年总购进1.38亿元,总销售完成1.43亿元,为各县郊社农资经营之首。

【大力开辟新经营项目和经营范围】 1998年全系统面对市场经济严酷的竞争,坚守传统经营项目寸土不让,开拓新的经营范围寸地必争。郊区供销社原来没有棉花经营业务,1998年却经营新疆棉花4500多吨,销往郑州、周口、西安等地,总价值4866万元,实现税利300多万元。他们还投资50余万元在黄河游览区建黄河渡假村,开辟旅游服务业务;尉氏县供销社将闲置多年的大礼堂改建成温泉浴池;兰考县供销社收购了停产多年的兰考磷肥厂;市土产公司在郑州家电批发市场设点,并在中牟县、开封县等地建立连锁经营店;市农贸中心在广东开办饲料加工厂,都收到了良好的经营效果。

【开展村社建设百日大会战】 1998年7月在全系统开展了农村基层营销网络建设的村社建设"百日大会战"活动,村级综合服务社达到1574个,占全市行政村的71.5%。通过村级综合服务社开展的"一人连百户,四供一服务"的活动达到了农民、当地政府和供销社的"三满意"。在"弘扬焦裕禄精神,做人民忠实公仆"活动中,村级综合服务社、庄稼医院被市委宣传部评为百件为民好事而受到市委表彰。据统计,1998年全市供销社系统已建立支农服务机构2232个,其中市、县服务中心9个、乡服务部144个、村级综合服务社1574个、庄稼医院108所、机务队31个、机防队61个、配药站117个、配肥站131个、专业合作社74个,服务人员达4230人。

【市农资大市场建成开业】 1998年供销社系统以市农资大市场建设为突破口,利用闲置的场地院落,实行巩固老市场与兴办新市场结合,大、中、小市场与市、县、乡结合,自办与联办相结合,建立了一批专业市场。全市供销社系统建立大市场、大商场43个。其中,农副产品大市场9个、工艺品大市场8个、综合性大商场26个、宾馆酒楼11个。市供销社投资107万元,将日杂公司东仓库改建成农资大市场,面积达2700平方米,与比邻的市工商局农资市场、开封化肥厂,共同形成豫东地区最大的农资零售、批发集散地。市果品大市场,市旧货市场做为豫东地区最大的专业市场,1998年经过投资扩建,经营保持了良好的效益。

【社办工业和饮食服务业继续发展】 截至1998年,全系统社办工业企业已达66个,其中棉花加工厂46个,面粉厂4个,油厂3个,纺织厂4个,化工、制剂、食品等企业9个,工业总产值完成3.2亿元,占市政府下达责任目标3亿元的106.7%。尉氏县供销社和北京联合组建的京尉纺织有限公司,作为开封市重点建设项目之一,于1998年12月试车生产,预计年产值可达1.4亿元,实现利税800万元,可安排600名人员就业。全市饮食服务网点达128个,年营业额124_7万元,实现利润95万元。

【突出重点抓管理】 1998年全系统围绕扭亏增盈,在加强管理方面突出重点,取得了新成绩。在建立多种经营责任制,坚持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开展双增双节活动等基础上,1998年突出抓了财务管理:一是大力清收内外欠款,全系统共清理2000多万元。同时积极处理有问题商品,压缩库存;二是压缩费用开支,控制招待费支出和通讯工具配备,12月对各公司的费用实行送审制度,不经市社审计不列支;三是全面清产核资,澄清家底,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奠定了基础;四是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审计工作,加大企业管理力度。

【安排好下岗职工的生活】 1998年9月配合市劳动局对市社所属9个公司的下岗职工情况进行了调查,确定全系统下岗职工为1658人,为109名下岗职工办理了下岗证。农贸中心、再生资源公司、棉麻公司、农贸公司在经费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为52名下岗困难职工办理了待业证,每人每月发生活费145元、医疗费10元。

【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 1998年供销社系统"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是坚持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创造改革的良好气氛。二是加强基层领导班子建设,积极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按照政绩突出、政治坚定、清正廉洁的原则,2月、11月二次调整充实直属领导班子,共提拔24人,平调19人,退二线9人,批准辞职1人。11月份市机关机构改革,由原来七科一室缩减成四处二室,由原来的74人,精简为41人。机关实行动态管理,促进了机关作风转变,提高了办事效率。三是建立健全党内民主生活会制度,促进了党风和廉政建设,提高了领导干部廉洁奉公、勤政为民的意识。四是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1998年被市委、市政府评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