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链接
link管理
链接快照平台
  • 输入网页链接,自动生成快照
  • 标签化管理网页链接
相关文章推荐
鼻子大的炒粉  ·  How to set/update the ...·  1 年前    · 
勤奋的铁链  ·  Sprite Renderer - ...·  1 年前    · 

夺得奥斯卡奖

《莫斯科不相信眼泪》于 1979 年底在莫斯科首映,观影高峰则是在 1980 年,当年有 9000 多万人观看了这部影片。 1980 2 11 日,影片首次登上电视银屏,一年后的 1981 年,又夺得奥斯卡 最佳外语片奖

实际上,弗拉基米尔 · 缅绍夫是以好莱坞常见的 女性电影 框架为这部电影基础的。 1959 年,美国有一部成功的情节剧《冷暖群芳》( The Best of Everything ),讲述的是当时几位 自由女性来到纽约,渴望在出版事业中出人头地并找到美好婚姻的故事。她们的命运轨迹各不相同,这一点正是电影的成功之处,并再次证明在工作和爱情中实现目标的统一规则是不存在的。《莫斯科不相信眼泪》被认为是一个关于灰姑娘的故事,但许多人却忘记了电影中有三位姑娘,她们是倔强的卡捷琳娜(Katerina,薇拉 · 拉莲托娃饰演)、轻佻的柳德米拉(Liudmila,伊琳娜 · 穆拉维约娃Irina Muravieva饰演)和朴实的安托尼娜 (Antonina,拉伊萨 · 梁赞诺娃Raisa Ryazanova扮演),后两人的命运轨迹巧妙地穿插在故事主线中并使其更突出。这一结构后来被移植到了美国电视剧中,这就是大家所熟悉的《欲望都市》。

苏联电影业善于制造关系稳固的影视夫妇档。《莫斯科不相信眼泪》让缅绍夫和阿莲托娃在 1980 年成为传奇的影视夫妇,就像 1930-1940 年代的格里高利 · 亚历山德罗夫( Grigory Aleksandrov )和柳鲍菲 · 奥尔洛娃( Lyubov Orlova )一样。这两对夫妇之间的共同点有很多。可以说,《莫斯科不相信眼泪》对二者来说都是苏联式灰姑娘的故事,她先是辛勤工作、在工厂里建立了成功的事业,然后才找到了自己的白马王子。奥尔洛娃 38 岁时出演年轻的先进生产者,阿莲托娃在同样的年纪出演前来征服莫斯科的女大学生卡捷琳娜 · 季霍米罗娃(Katerina Tihomirova)。这对电影没有任何不利影响,因为故事的后半部发生在许多年之后,变得睿智的女主人公找到了自己的幸福。但灰姑娘的故事也发生了世俗的变化。在 1930-1940 年代,女主人公在经历失望后无法从压抑中走出,更谈不上拥有性生活了。卡捷琳娜怀上了花花公子的孩子。

苏联当局玩“变脸”

也正是她单身母亲的身份,成了影片遭到批评的原因。 轻佻 的卡捷琳娜失身于风度翩翩的奥斯坦金诺(Ostankino)摄影师鲁多夫(Rudolf),这引发了自官方潮水般的批评,他们不希望在荧幕上看到这样的女主人公,在票房取得成功并获得奥斯卡奖之后对这部 有损于苏联女性尊严的催泪弹一样的悲喜剧 的态度才有所缓和。

缅绍夫“获得”奥斯卡小金人的经历很有那个时代的特色。1981年,导演未获准参加颁奖仪式,他4月1日从电视上看到获奖消息时,还以为那是个恶作剧。这部影片延续了俄罗斯人大约每十年获得一次奥斯卡奖的传统,其中包括1968年的《战争与和平》、1975年的《德苏乌扎拉》和1994年的《毒太阳》。

小金人后来被保存在国家电影委员会,缅绍夫不得不将其 智取 过来。 1989 年被授予尼卡奖时,奥斯卡小金人被拿出来 给他拿了一会儿 。缅绍夫没将其归还回去,他当然有权利这样做。就像他的女主角有时只能通过并不简单的方法获得自己的幸福一样,他最终成了世界电影界最珍贵奖品的实际拥有者。时间证明,他的成功是当之无愧的。

重拍 2” 电影节英文字幕影片观看网址: http://d2.rg.ru/

| www.tsrus.cn/40707 |

本文为《透视俄罗斯》专稿

相关阅读: 裸露不等于情色:细数苏联电影中的大尺度镜头

作者:根纳季·乌斯季扬(Gennady Ustiyan)
《透视俄罗斯》网站及其所有方《俄罗斯报》拥有网页发布所有信息和资讯的完全版权。未经过《透视俄罗斯》网站编辑书面同意禁止转载。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