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南水北调
南水北调工程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基础设施工程。它是迄今世界上规划最大的调水工程,仅中线和东线主体工程的输水线路,就长达2600多公里,工程投资约1000亿元,涉及7个省市、数亿人口,不仅在工程技术上,而且在输水区和受水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利益协调以及环境影响等方面都面临一系列挑战。
北方缺水,要从根本上缓解水资源紧缺的状况,南水北调工程势在必行。
经过几十年研究和论证,南水北调的总体轮廓已逐渐清晰,即分别从长江流域上、中、下游调水,形成南水北调西、中、东三条引水线路。
西线工程:从长江上游的大渡河、雅砻江和金沙江的源头河段,向黄河上游调水,补偿黄河水资源的不足,缓解西北地区干旱缺水的问题。
中线工程:从长江支流汉江干流上的丹江口水库引水,沿伏牛山和太行山山前平原开渠输水,跨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在郑州西穿过黄河,输水到北京、天津。重点解决湖北、河南、河北、北京及天津等沿线城市的用水,并兼顾农业和其他用水。
东线工程:从长江下游扬州附近抽水,利用京杭大运河及其平行河道逐级提水北送,经洪泽湖、骆马湖、南四湖、东平湖,穿过黄河后可自流,终点为天津。主要解决苏北、山东和河北东部的农业用水、津浦铁路沿线及胶东的城市缺水问题。
这三条线路各有合理的供水范围,又可以相互补充,最终目标是实现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和内陆河水资源的合理配置。
据估计:如果经过努力,南水北调工程能够列入国家“十五”计划,按照6-7年的合理工期考虑,2010年前后通水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二、西气东输
从塔里木起铺设4200公里天然气管线直抵上海的“西气东输”工程,一期投资即达1200亿元,投资额仅次于三峡工程;总长4200公里的管道从新疆塔里木盆地的轮南出发,将经过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安徽、江苏到上海,三渡黄河,一跨长江,涉及9个省、市、自治区,2001年开工,2003年建成送气。
据初步统计,管线所经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对天然气的需求量2003年约为43亿立方米,2004年为70-80亿立方米,2005年为100亿立方米,2010年为200亿立方米。此外,管线所经过的河南、安徽等地也有广阔的市场。
2000年11月15日,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西气东输”工程前期工作进展顺利。据了解,“西气东输”工程主干道贯穿9个省市自治区,初步估算,除了384亿元的主干管道投资外,塔里木气田开发和沿途城市管网的投资额将突破800亿元。在这笔巨额投资中,西部省区将吸纳资金338亿元,可望营造出新的供给与需求市场,并增大就业机会。
三、青藏铁路
铁道部副部长孙永福在出席九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时透露,兴建青藏铁路的巨额投资将全部由中央政府承担。他说:“兴建青藏铁路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项目,由中央政府承担所有经费,体现了国家对西部大开发的重视和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关怀。”青藏铁路东起青海格尔木,西至西藏拉萨,全长1118公里,其中多年冻土地段约600公里,海拔高于4000米的地段960多公里。青藏铁路将成为世界上海拔最高和最长的高原铁路。
孙永福说,兴建青藏铁路不会对沿途生态环境带来“灾难性后果”,铁道部正与有关部门寻求有效途径,把兴建青藏铁路对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他认为,青藏铁路路径的黄河、长江源头地区植被脆弱,兴建青藏铁路最重要的是严防植被遭受破坏。他表示,有关部门正在研究措施,考虑在取土筑路前先将草皮移植,完工后再将草皮移回。另外,可以考虑喷种草籽的办法,通过加注养料,促使草皮再生。他还说,除生态环境外,青藏铁路的兴建还面临地质灾害、冻土和高寒缺氧的三种考验,但中国有信心和能力克服困难。他说:“中国兴建青藏铁路,在技术上有把握,在投资上有保障,兴建的时机也十分成熟,完全能够把它建成一流铁路。”
修建这样高难度的工程,不仅仅是对中国工程技术的考验,更是对人类挑战大自然的考验。与数百亿元人民币的投资相比,它具有长远的经济效益和广泛的政治、军事意义。
四、西电东送
在龙滩、小湾、公伯峡、三板溪、洪家渡等西部大型水电站的即将开工建设的基础上,国家将全面开发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澜沧江、乌江、红水河和黄河上游水电资源,形成西、中、北三条“西电东送”大通道。
为合理配置水资源、标本兼治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今后一段时期内还将兴建岷江紫坪铺、黄河沙坡头、丹江口大坝加高、新疆恰布其海、哈腊塑克等骨干水源调蓄工程;在长江建设皂市、廖坊、亭子口等主要支流控制性工程;在黄河建设大柳树、古贤、碛口等调水调沙水库;在嫩江建设尼尔基水利枢纽;在辽河建设石佛寺水利枢纽;在淮河建设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在珠江建设百色、大藤峡等水利枢纽。
“十五”计划期间,中国西部地区十二省、市、区发电机组新开工项目约2920万千瓦,占全国总开工规模的37.4%,其中水电1484万千瓦,占59.7%。到2005年西部地区装机总量为9817万千瓦,占全国的26.9%,比2000年提高1.4百分点;装机容量年均增长4.2%,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1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