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链接
link管理
链接快照平台
  • 输入网页链接,自动生成快照
  • 标签化管理网页链接

从传播效果看“人肉搜索”

“人肉搜索”与“议程设置”。议程设置理论是美国传播学家马尔科姆·麦肯姆斯和唐纳德·肖于1972年提出的。其核心观点是:大众传播媒介在一定阶段内对某个事件和社会问题的突出报道会引起公众的普遍关心和重视,进而成为社会舆论讨论的中心议题。

从最近几年的“人肉搜索”事件来看,反响比较强烈的,大都是事件中的人物或社会现象严重冲击或违背了我们传统的道德观念,而当现实社会统治阶层无暇顾及一些道德问题,传统媒体又没有及时跟进时,网络便成为一个解决问题的途径。一旦成为“人肉搜索”的对象,网民便会在这种“道德正义”的声讨声中集聚起前所未有的力量,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出被搜索人,利用舆论的压力对其予以谴责,最终使其在道德面前低头。比如,“虐猫”事件中的当事人不仅向公众道歉,而且还丢掉了工作;“铜须门”事件中的当事者迫于舆论压力,被迫休学来躲避网友的谩骂和骚扰等。从这些事件来看,“人肉搜索”有强大的议程设置功能。

“人肉搜索”与“沉默的螺旋”。德国女社会学家伊丽莎白·诺尔·诺依曼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对舆论与大众传播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沉默的螺旋”理论假说。其由以下三个命题构成:第一,认为社会使背离社会的个人产生孤独感。第二,一方的“沉默”造成另一方意见的增势。第三,大众传播通过营造“意见环境”来影响和制约舆论。根据诺依曼的观点,舆论的形成不是社会公众“理性讨论”的结果,而是“意见环境”的压力作用于人们惧怕孤立的心理,强制人们对“优势意见”采取趋同行为这一非合理过程的产物。“如果你爱他,把他放到人肉搜索引擎上去,你很快就会知道他的一切;如果你恨他,把他放到人肉搜索引擎上去,因为那里是地狱”。从这句调侃语中,足以看出“人肉搜索”中“沉默的螺旋”的强大威力。在“死亡日记”事件中,北京女白领跳楼身亡。她生前写下的“死亡博客”中,将原因归咎于丈夫王菲的不忠,并贴出了丈夫和第三者的照片。北飞的候鸟、大旗网、天涯三家网站纷纷刊登和转载网民对于此事的评论帖子,网友展开“人肉搜索”,将王菲及其家人的个人信息公布在网络上。王菲在网络上被通缉、追杀,并不断收到恐吓邮件,其工作单位也因被骚扰而将王菲辞退。在网民的评论帖子中,最初我们还可以看到一些“不一样”的意见,比如怀疑博客内容的真实性以及对所谓第三者提出异议等,但很快就被“主流”的声音淹没了。这起“人肉搜索”事件凸显了“沉默的螺旋”理论。

“人肉搜索”与“培养分析”。“培养分析”理论的主要观点有:由于传播媒介的意识形态和价值倾向性,人们的现实观与实际存在的客观现实之间正在发生很大程度上的悖逆,人们的现实观更接近于媒介描述的“象征性现实”而非客观现实。从“培养分析”的理论看,网络拥有大量的受众,特别是最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小龄受众开始接触网络,他们很难辨别网络中虚拟环境与现实生活的差别。在“人肉搜索”的网民中,普遍是年轻人,甚至有很多未成年人,他们并不能真正认识到“人肉搜索”的意义,然而通过“人肉搜索”他们却实现了窥探别人隐私,宣泄自我情绪,在假想的身份中寻求快感的畸形心理。而“人肉搜索”的对象逐渐被塑造成了几种模式:道德败坏者、贪官、第三者等。这对于青少年客观地认识现实世界非常不利。

1 2 3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责任编辑:焦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