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链接
link管理
链接快照平台
  • 输入网页链接,自动生成快照
  • 标签化管理网页链接

我认为劝退大一新生买 Mac 的第一要素必须是价格。2022 年买一台笔记本电脑对大部分新生来说 门槛不算很高。4000 元以上 16G 内存+512G 固态硬盘已经是标配了。但如果你要买一台 Mac 情况可就不一样了,最便宜 M1 芯片的 MacBook Air 算上教育折扣优惠都要 7000 多,而且这还是最最低配版本。

不客气的说苹果电脑的低配价格就是个 “骗局”,单纯诱导你进来消费,一旦你觉得 7000 多也不算特别贵咬咬牙也能下手你就掉进这个陷阱里了。因为最低配只有 8G 内存+256G 硬盘 256G,都 2022 年了电脑只有 256G 存储哪够用啊?那往上加一加?到 512G? 一下就加了 1500 块。那硬盘都花钱升级了内存是不是也该一步到位? 8G 写论文是够用但是万一我还想当 up 主剪个视频呢?再加 3000 了,然后一万块都花了那牙关再咬紧一点选个 MacBook Pro?最后你会发现这简直就是个无限的加钱循环那。Windows PC 这边呢?如果仅按最低标准 16G+512GB 的存储、高色域屏那 5000 元不到就能买,就算你对外观、便携性有要求或者想玩点网游那稍微加点预算这些需求也能满足。

假如你更注重课外活动比较在乎游戏性能,那 3050 的入门游戏本 6000 块就能买到,3060 的主流机型 8000 块也够了。我说这么多就是想告诉大家 Mac 相比于大多数 Windows PC 定价是明显偏贵的,即使低配版的价格在苹果产品中有一点吸引力,七八千块钱也不是一个小数目。很多大学生没有自己的收入来源,花的都是父母的钱,如果不是很富裕的家庭我真的不建议强上 Mac。

二、兼容性

你说钱不是问题啊?好吧那接下来我要说的可就是 Mac 的「硬伤」了。因为 MacBook 运行的操作系统和我们常见的 PC 是不一样。传统 PC 通常预装的是 Windows 而 Mac 运行的系统是自家开发的 macOS。由于系统之间存在差异能在 Windows 上运行的软件是没办法直接在 Mac 上安装运行。

要是你不想用 mac OS 能不能给它换上 Windows 呢?在以前,这种方案确实可行但是 现在 “很麻烦” 或者直接说不行了!从 2020 年起苹果给 MacBook 换上了自家的 M 系列芯片,连底层架构都从 X86 换成了 ARM。这就直接封死了它原生运行 Windows 的可能性。就算你用虚拟机的方式强行给它装上 Windows,也只能使用 ARM 版,那性能和兼容性还是很糟糕。

而国内大学的教学环境绝大部分专业都是基于 Windows 平台搭建,没办法运行 Windows 系统的 MacBook 这时候就会碰到很多困难。就拿一些理工科同学的专业课来举例子吧,我们日常测试的 Specviewperf 2020 会包含 8 个大型专业软件这里面有 4 个都是没有 Mac 版本。其中 SolidWorks 和 CATIA 是很多工程机械类专业要学的软件,3dsmax 是很多建筑、美术相关专业的软件。

如果你的专业正好要用到这些软件而你又只有一台 Mac 怎么办?要是作业完不成。这时候只能去学校机房做作业了或者借同学的电脑,那干嘛买之前不调查清楚呢?非得在学习工具上给自己找麻烦?不过 也有同学的专业刚好对口,软件都包含了 macOS 版。但在大学这种复杂的环境中也很难用得顺心。比如你的网页设计老师在群里分享了一份 Adobe Dreamweaver CS3 “学习版” 只有 Windows 可能还是 32 位,你的 Mac 明显打不开这个 exe 后缀的安装包,只能自己去找适用于 Mac 的安装包。

即使找到了接下来还有两道坎等着你:首先是老软件和新架构的兼容性问题。很多软件还是基于之前 Intel 版的 Mac 开发,安装在 M 系列芯片的 Mac 上还要经过一层转译运行,效率低先不说光是安装时都有可能卡死。比如这样其实这两年以来 Mac 上常用软件的适配已经完成的差不多了,但这种小众软件往往缺乏维护与 ARM 芯片兼容性不佳。另一个可能遇到的问题就是自己找到的版本和教学时用的不一样各种操作、UI 上的区别,都得自己适应当然。这种情况比那些完全不支持 mac OS 的软件好多了,至少还是有办法解决。但是如果选 Windows PC 就能从根源上避免这种问题为什么还要费心费力去折腾呢?另外,别以为不学理工科就完全没有这种问题。像 SPSS 软件很多金融、管理类的专业也会用得到,只是相比于自然科学的专业人文社科的学生在软件上遇到的问题会少一些。

除了专业课要用的软件之,Mac 在一些日常使用场景上也可能遇到不兼容的情况。同学之间用 U 盘拷个文件本来是一件稀松平常的事情,但在 Windows 上使用很广泛的 NTFS 格式的 U 盘,Mac 是不完全支持的。默认情况下只能读,不能写。要想正常的写入还得先装第三方的工具才行,如果是自己用的 U 盘那可以只用 exFAT 或者 FAT32 格式,但你很难保证同学、老师的 U 盘也是这个格式。

还有一个比较容易遇到的问题是大学的选课部分学校的教务系统年代久远,已经十几年没更新过。了选个课都要求你用 IE 浏览器,它连 edge 都费劲你还能指望它兼容 Mac 吗?其实,这些都属于历史遗留性问题也不能全怪 Mac,但每年都会有人遇到这种问题。

最后 Mac 还有一个特别不擅长的领域那就是游戏。如果你真的完全不玩游戏只想好好学习尽早保研,那你可以直接跳转到总结部分。而如果你有那么一点点用电脑玩游戏的需求,那我就得好好跟你讲讲了。苹果电脑由于运行的是 mac O,目前市面上大部分游戏都是安装不了,像比较流行的 lol 国服啊,原神都是没有 Mac 版的。如果是 Windows 笔记本的话就算是核显轻薄本,虽然画质差、帧数低,至少还能进游戏,到了 Mac 这里直接连装都装不上了,要不然为什么新 Mac 一发布,各大媒体都在测古墓丽影、魔兽世界,因为能跑的游戏太少了。

M1 Macbook 运行魔兽世界
M1 Macbook 运行魔兽世界
图片来自 Reddit 论坛

虽然苹果和一些游戏厂商已经在推进 Mac 平台游戏的适配,但等到 Mac 游戏达到 Windows 这个数量级那也至少是好几年以后。而且即使是游戏适配了 Mac 往往优化也不到位,实际玩起来体验一言难尽。目前原生支持 m 系列芯片的游戏极少,比较知名的也就魔兽世界了。我用这台 M2 芯片的 MacBook Air 来跑游戏体验比较流畅,没有遇到什么 BU。如果游戏没有原生支持需要经过转译那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就拿最低画质的 csgo 来说,降低分辨率之后可以跑到 100 多帧好像也能玩?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游戏会有非常多的小卡顿,帧数根本维持不住,游戏体验基本为 0。也就是说这种非原生的游戏虽然名义上适配 Mac,但实际上根本发挥不出 M 系列芯片的性能,属于一种「摆烂」的状态。真的不是我故意贬低苹果,我也希望 Mac 能玩 3A 大作,要是各种游戏适配都做好了,那以 M 系列芯片的理论性能,可以吊打一下那些核显轻薄本,甚至刚一刚 3060 游戏本。

聊了这么多 Mac 不适合大一新生的原因,那么有没有那些大学生适合买 Mac 呢?我觉得如果你都看到这里,还没有被劝退,那你买 Mac 大概率就没有问题。抛开前面所说的那些缺点,Mac 还是有很多优秀的地方的比如说超级无敌长的续航,只需要充一次电就可以满足一整天甚至三四天的使用,比如说高素质、自带色彩管理的屏幕精致的做工,还有碾压 Windows 阵营宇宙第一生产力剪视频等等。

特别是新款的 MacBook Air 更新了模具、屏幕重量更轻,升级了 M2 芯片很适合一些上网课、写论文、记笔记之类的应用,拿来做一些轻度的修图、剪视频也完全够用,但是 Mac 的这些优点相对于 Windows PC 来说都不是不可替代的,而 Windows PC 在兼容性、游戏以及价格方面的优势 Mac 却不具备。所以,对于大学生尤其是还不太能确认自己需求的大一新生而言,我并不是很推荐第一台电脑买 MacBook。

五、参考来源

[1]【笔吧】为什么我不推荐大一新生买 MacBook – Bilibili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