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为了解中华文化,提升个人底蕴,精读了易中天老师的“品读中国”系列丛书。其中,《中国人的智慧》这本书最让我印象深刻。
“中国人的智慧”其实体现的是古老文明的魅力,世界上除了中国,少有其他民族的文明像中华民族一样厚重而长远,要讲清楚在如此漫长的岁月中积淀的精神文明怎能容易?但是,身为“中华史”的作者,“百家讲坛”的常驻嘉宾,易中天老师有他独特的说法。
《中国人的智慧》这本书以时间顺序为明线讲述了从周人到禅宗时代的文化发展,以古老智慧从早熟走向成熟的进程为暗线讲述了中国人的思想由“天”及“人”的转变,这其中又暗含着两个大的分类即“世俗的智慧”和“脱俗的智慧”。但是它们有一个共同之处便是:它们都是中国人的智慧,没有孰优孰劣之分。无论是兵家的思考还是魏晋的风度,无论是中庸的原则还是禅宗的境界,无论是理性的周易还是感性的老子,易中天在讲解中向我传递着一种信息:任何时代都有自己应运而生的智慧,并且对于后代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启发。在这么多种“智慧”中,最使我受益的是那几个“世俗的智慧”。
“世俗的智慧”是什么?易中天选择了《周易》,《论语》和《孙子兵法》三本书进行了解说,仔细阅读后我将其概括为“变化哲学”,“中庸之法”和“效益思想”。之所以“世俗”,并不是因为它们“俗气”、“低级”,恰恰相反,它们是最统一,最常见,最实在,普通人最容易受益的方法,渗透在我们的每一个生活细节中。所谓“乾以易知,坤以简能”,它们的简洁亲民造就了它们在思想文化史上不可磨灭的贡献。
“周易”意为“周而复始的变化”,它告诉我们这是一个在不断变化着的世界,日月更替,阴阳变卦,没有什么是永恒的,因此,周人们以其先进于同期世界上所有其他古老文明的思想,为中华民族文化心理铺上了一层忧患意识的底色,使后来人如辛弃疾“为赋新词强说愁”。读中国古典文化作品,某种意义上来讲就是体验忧患。“变者,趣时者也”,这是周易给予我们的启发,为未来的自己做准备,永远怀抱一颗“居安思危”的心,永远保持上进的姿态,终究会被这个变化的时代所垂青。
“中庸”在有些人眼中总是一个偏贬义的词语,因为他们将其误解成了所谓“老好人”,“和稀泥”,“没原则”。但实际上,它教会我们的是“权宜之法”,即合适的方法,那便是不走极端,不唱高调。古人云: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此言得之。我们都知道孔子所说的过犹不及的道理,但是却总是容易陷入死板的条条框框中,喜欢为一个事情下片面的定义。可是这不是一个非黑即白的世界,因此学会了中庸的“灰色”的方法非常有必要。孔子曾有学生问孔子如何看待“以德报怨”,孔子回答的是这个做法过于“高调”,不够“中庸”,那么“以怨报怨”呢?那就是走极端。那到底要怎么做呢?孔子给出的解决方案是“以直报怨”,这个“直”便是合适的方法,身为普通人我们不需要以圣人的高尚去强行要求自己,但我们也不能违背做人的底线,应该在道与自我之间寻求人性的平衡,这是“中庸”的思想方法,更是处世哲学。
说到效益,鲜少会有人将其与“孙子”联系在一起,但是易中天老师敏锐地嗅探到了《孙子兵法》中蕴含的中国最早的“经济学术理论”。他认为,《孙子兵法》的核心思想并不是如何打胜仗,而是如何避免打仗,即:不战而胜。孙子并不是和平主义者,他是效益主义者,他认为“慎战”是打仗的最基础思想。孙子认为,没有胜利把握的仗不要打,能够胜利但是会造成严重损失的仗不要打,能够靠说服的就不要靠打仗。为什么呢?因为这样可以得到更多对方的完整的城池和完整的人口。生活中又未尝不是这样,有时候一昧地莽冲不一定可以收获胜利的果实,还反而会撞得头破血流,相反,若是三思而后行,度义而后动,更容易事半功倍。成功没有捷径,但一定有技巧,学会有效率地生活,做出恰当的选择,是而不见可悔故也。
全书易中天老师用了一个很巧妙的诗作为结尾: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遍陇头云。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出自《鹤林玉露》。中国人的智慧,便如同这春日风光,时时刻刻浸润滋养着我们,让我们的民族生来便有着不同寻常的气质。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每一代有每一代的智慧,我们便是这一代的春天。那么朋友,你看见春光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