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被称为“基建狂魔”的中国,
从来没让我们失望过。
截至2020年底,
我国的轨道交通通车里程
已达到7978公里,
全球开通里程最长的10个城市中,
中国占了7位。
不仅是里程数,
建设速度也令人叹为观止。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
离不开地铁建设者的付出,
这其中就包括著名地下工程、岩土工程、
地层冻结和地铁工程专家陈湘生院士。
他通过对地层冻结法的研究,
解决了地铁建设过程中
流沙、软土、含水地层等
施工难题。
现在,全国已经通车的45个城市中,
有32个城市已经用到了该技术。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陈湘生院士,
聆听他的“基建赤子心”。
一、
1956年,
陈湘生
出生在湖南湘潭。
受湖湘文化
爱国主义、经世致用、
兼容并包、刚毅倔强、
自强不息、开拓创新等精神
的影响,
陈湘生从小就树立了科技报国的志向
。
1977年,
陈湘生成为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学生,
大学期间,学校的一句:
“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成为了影响他人生的“至理名言”。
“(从事)地下工程就是要算好、设计好,
数学、物理、化学
是解决、突破科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
”
陈湘生说。
大学毕业后,
煤矿建设专业的陈湘生
被分配到煤炭科学研究总院
北京建井研究所,
开启了19年的“地下工作”。
在工作的过程中,
陈湘生和他的同事们
需要把深埋在六七百米的煤矿挖出来。
但是,岩层中含有大量的水。
有极高的施工风险。
为了解决这一技术难题,
陈湘生开始接触地层冻结法。
陈湘生先后到柏林工业大学、鲁尔大学
学习相关技术,
回国后经过长期的实践,
终于成功的把地下的水冻成冰桶,
攻克这一难关。
1992年,
陈湘生再次前往剑桥大学深造,
并取得了突破性成果。
回国后,陈湘生牵头编写
关于地层冻结法的试验、
设计、施工等系列规范;
解决了一系列相关的世界性难题。
“陈湘生”这个名字,
开始被学界所熟知。
二、
1995年,
已经是煤炭科学研究总院
和中国矿业大学的博士生导师
的陈湘生决定重返校园,
成为清华大学的一名博士生。
四年半重返校园的时间里,
他坚持每个周末都去
清华土工离心机实验室做试验。
陈湘生博士论文提交一个月后,
收到了老师的修改稿。
那一刻的他彻底明白了
什么才是真正的“做学问”。
他论文中的每一句话,
甚至是标点符号,
都被老师修改得严谨到极致。
“大学老师教我如何做人做事,
而我的博士毕业论文指导老师濮家骝先生,
教会我严谨的治学态度。”
陈湘生静下心来,反思许久。
从那以后,无论是学术研究还是工程管理,
每个细节陈湘生都力求缜密,
用科学家的标准要求自己。
三、
上世纪90年代初,
上海地铁建设初期,
在修建的过程中因淤泥软土和
地下水源的问题常常遭遇塌方。
当时负责上海地铁建设的
刘建航院士经过多方打听,
联系到擅长地层冻结法的陈湘生
寻求帮助。
解决了上海地铁建设中的问题后,
陈湘生开始学习
与地铁隧道挖掘相关的技术,
并在业内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当时的煤炭工业部看到陈湘生的能力后,
将他列为重点培养对象,
并参与组建上市公司天地科技。
但陈湘生深知,
“技术才是我的归宿”。
四十岁的这年,
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
陈湘生明确了自己的下一个方向:
地下空间隧道建设行业。
四、
煤炭专业到地铁轨道交通的转型,
也是陈湘生的转型。
挖煤炭和城市建地铁的要求完全不同,
城市地铁建设,对水土保持、
对地下管线管网,
对房屋建筑的安全控制,
有着毫米级的要求。
这不仅仅是中国难题,
也是世界难题。
简单的把煤矿中使用的注浆法、冻结法,
使用到地铁建设中,
是绝对不可以的。
陈湘生只能基于过去的研究,
和现场的实测和工艺,
一步步探索“地铁建设之路”。
2001年,
陈湘生来到深圳地铁有限公司,
投身深圳地铁建设,
整整十八个年头,他全情投入,
他说“处在这个不曾有过的大时代,
所以不能辜负这个时代”。
五、
陈湘生刚刚到深圳市
参与到地铁工程的建设中。
尽管深圳地铁已经做了长久的
前期筹划工作,
建设的初期却困难重重。
2002年底,
当时的深圳地铁1号线
挖掘到广深铁路附近,
突然遇到了湍急的地下水,
工程随时面临塌方。
且地下水酸性较强,
施工的人手、脚、靴子都被腐蚀脱了皮,
在这种情况下完全无法施工。
工程组广纳专家意见,
应用超细混凝土注浆,
连续三天还没有达到目的。
当时的陈湘生想到可以用
在北京建井研究所掌握的地层冻结法,
在地下水流的上游打井,
用泵抽水排水,减少下游水量,
慢慢冻住地层后再进行作业。
在实施地层冻结法的过程中,
也遇到了困难。
地面下14米~24米的部分都已经冻住了,
偏偏10米的部分冻不住,
陈湘生因此几天睡不着。
通过不断的实验、分析、排除,
找到问题的关键,对症下药。
就这样,陈湘生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
解决了一个又一个的“卡脖子”施工难题。
从组件安质部到总工程师,
他参与了一期工程
从施工到移交的全过程。
2004年12月28日,
地铁开通当日,
2万余名深圳人共同见证了这一刻。
当时的深圳正值料峭寒冬,
气温骤降,最低时是3摄氏度,
但仍吸引了大量市民来饮头啖汤,
乘坐第一列列车。
开站前一个半小时,
等车长龙绵延长达千米。
陈湘生同深圳地铁一起走过18年,
见证了深圳轨道交通从无到有,
从有到优、从优到强的发展历程。
“未来的地下空间,
包含购物中心、交通枢纽、
公共空间、步行街,地下物流、
立体地下车库、智慧的地下信息系统、
防灾系统……
这将会是一个更加
清洁、智能、绿色的立体城市。”
提到对未来地下空间的畅想,
陈湘生充满了期待。
2017年,
陈湘生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作为与地下工程、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
特殊岩土工程、建井工程专家,
在能源矿业、
城市轨道和市政等行业主持或主参
完成60多项各类科研项目。
在陈湘生看来,
地铁不仅是交通工具,
更是重塑城市的良好载体,
“建地铁就是建城市”
未来把更多的公共空间建在地下,
人们的生活会更好。
陈湘生希望,
未来能够有更多的人
热爱建筑业和制造业,
因为建设人们急需的工程,
幸福感就在其中。
“繁星追梦”系列视频
栏目题字:丁仲礼
出品人:杨谷文林峰
总监制:宋乐永
总策划:战钊 宋雅娟
记者:金赫 赵清建
编导:金赫 赵清建
统筹:李曙光
摄像:赵清建
视频制作:光明网科普事业部
鸣谢: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联合出品: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杂志社
责编:张梦凡
]
阅读剩余全文(
)
2
3
4
5
6
7
8
9
10
坚持因地制宜,理清思路、完善规划,做到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把自身比较优势发挥好。
2024-09-30 10:00
作为信息通信业“风向标、晴雨表”,2024国际信息通信展日前在京落下帷幕。
2024-09-30 09:58
相信随着各项改革举措落细落实,全社会尊重和关爱妇女儿童的氛围将更加浓厚,广大妇女群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也将不断提升。
2024-09-30 09:57
大规模设备更新关系各行各业和千家万户,既稳增长又促转型,既利企业又惠民生,具有全局性战略性意义。
2024-09-30 09:56
天峨龙滩特大桥主孔将世界混凝土拱桥跨径世界纪录一次性提高155米,比国外最大跨径混凝土拱桥大210米,建造风险大。
2024-09-30 09:55
除了在国家体育场鸟巢推出的《唐宫夜宴》,河南台的另一部大空间沉浸展《隐秘的秦陵》也在上海获得广泛关注。
2024-09-30 09:54
接下来,释放出的氢气可能与水中的二氧化碳结合形成甲烷(一种可以在火星黏土表面储存数十亿年的碳形态)。科学家提出,这些被封存的火星碳或许有一天能被回收并转化为推进剂,为火星与地球之间的未来任务提供动力。
2024-09-29 09:50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科学家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地球外核存在一个与赤道平行的环状区域。液态外核内探索到的低速地震波暗示,这些轻化学元素浓度较高,可减缓地震波的速度。
2024-09-29 09:49
一个国际研究团队在理解宇宙的大尺度结构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他们确定了被称为“引力盆地”的关键区域。这项研究加深了人们对于宇宙复杂引力动力学的理解,也让科学家更清楚地认识到塑造宇宙结构的力量。
2024-09-29 09:49
党的十八大以来,三次产业协同发展和优化升级态势更加明显,第一产业基础地位巩固夯实,第二产业加快转型升级,第三产业持续快速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把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汇聚全党全国全社会之力打响脱贫攻坚战。
2024-09-29 09:49
上海博物馆馆长褚晓波说,此次长江口二号古船试发掘区域位于古船南端。 国家文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关强说,长江口二号古船考古工作站是目前我国最先进、体量最大的智能化考古专用工作站,填补了我国超大型水下文物实验室考古领域的空白。
2024-09-29 09:49
日常生活中,我们还能听到“晒太阳可以预防骨质疏松”“趴着午休会导致胃下垂”“孩子身材矮小可以打增高针”等等说法。
2024-09-27 09:20
记者在丹江口大坝现场看到,借助数字孪生技术,丹江口大坝已经建成全要素、全天候动态监控体系。据介绍,十四五以来,水利行业协作奋进,推进数字孪生水利建设取得明显进展。
2024-09-27 09:20
不到一年,杨绍辉就夺得省级职业技能大赛冠军,并被授予“山东省技术能手”称号。
2024-09-27 09:18
在算力的支持下,东数西算、东数西渲、东数西训、东数西存,应用场景更加多元,不少贵州本土企业也开始布局新的赛道。
2024-09-27 09:16
在阮祥燕的办公室里,有一张照片格外醒目——她身着蓝色手术服怀抱一名新生儿,对着镜头深情微笑。正是这名女婴的降生,让她有了“冻存婴儿之母”的称呼。
2024-09-27 09:12
我科学家团队利用化学重编程诱导多能干细胞(以下简称“CiPS细胞”)制备胰岛细胞治疗1型糖尿病。
2024-09-27 04:20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农业科学院基础研究重大成果不断涌现,创新水平整体跃升。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3.2%,技术进步成为推动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引擎。
2024-09-26 10:23
科学的种子埋在当下,长在未来,在播种孕育的过程中,奔走在各地的科普大篷车、深入乡村基层的科普教育活动和服务平台,正不断赋予齐鲁大地科学的神奇与美好。
2024-09-26 10:17
SDG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郭华东介绍,报告利用多源卫星遥感数据和人工智能算法对全球7个SDGs及中国227个可持续发展指标定量评估。
2024-09-26 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