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链接
link管理
链接快照平台
  • 输入网页链接,自动生成快照
  • 标签化管理网页链接

要细数《红楼梦》里心狠凉薄的人,王夫人当属第一人。从来不去娘家,除了宝玉,对谁都是虚情假意。

金钏只是和宝玉调个情,就被王夫人活活逼死了,人家死后还找了其他理由掩饰。王熙凤管着家,对她有用时,她就当王熙凤是侄女,可当王熙凤生病管不了家,又因为放高利贷招了一家子厌恶时,她说巧儿自有嫡亲的祖母,关她什么事。乖乖的,翻脸比翻书还快。



以前只觉得她是那种天生冷心凉薄之人,直到剧中贾府被抄家,巧姐儿的舅舅不伸出援手帮忙也就算了,竟然要把自己嫡亲的外甥女送给老头子做妾,好攀上富贵,得点好处。最后没得偿所愿,竟把外甥女卖到了青楼,不得不让人毛骨悚然,这是什么亲戚呀。冷眼旁观,坐视不管,都好过如此丧尽天良吧。

巧姐儿的遭遇顿时让人理解了王夫人的凉薄。

都说哀莫大于心死,或许王家的根儿就是自私凉薄。王家为什么会把王熙凤当儿子养,从巧姐儿的遭遇侧面看王家舅舅,就知道王家舅舅肯定从小就是个纨绔,跟贾赦贾珍一类人,只懂得一味地享受,沉迷女色酒色。



而大多数熊孩子后面都是因为有不靠谱的家长。王熙凤或许是懂得反抗的那类人,哥哥不成器,她就自己学得有主见,学会料理事情,让人看到她能干的一面。但王夫人可能没有侄女的叛逆,只能在被忽视中渐渐冷了心,不再渴望父母的关爱,兄长的上进。甚至不对任何人寄予希望,除了儿女是她的盼望,她对丈夫,对婆婆,对妯娌,都是只做到表面功夫,正所谓没有希望就不会收获失望。直到学会了冷漠所有的人和事。

或许她比任何人都清楚娘家的不可靠,你发达时,他们只会想着沾光,你落魄时,他们能做到视而不见,都算是仁慈了,更多的时候可能还落井下石呢,巧姐儿的事不就是现成的例子。王熙凤可能因为自己的争取在家里还受了些关注,所以还顾忌娘家,但凡王家和贾家的人一起争取差事,她基本都会给王家。可王夫人就从来不会关注娘家的事,甚至去娘家走亲戚,她都找各种理由推掉。



其实这点上,从薛姨妈回京,来王夫人这里,却不去兄弟那里,也可窥见一斑,只是薛姨妈嫁得是商人,商人毕竟身份地位没贾家高,学会了左右逢源,能更多的隐忍罢了。况且薛姨夫又早早去世,纵然薛姨妈对娘家跟王夫人一样的感受,为了一双儿女,她也不敢像王夫人那样很明确的表现对娘家人的不满。毕竟人家王夫人有夫有子,还有一个入了宫的亲闺女,薛家拿什么跟人家比。

再说到婆家,比起贾赦贾珍,贾政虽然不荒唐,但作为旧社会的男子,你也别指望他对老婆孩子多关爱,况且就王夫人那张冷面孔,多少男人愿意热脸贴冷屁股呢。王夫人先入为主地觉得男人都是不可靠的,贾政又属于那种严肃派的学究作风,面对伏小做低,曲意奉承,年轻貌美的赵姨娘,或许还能露出些笑脸,释放稍许的温情。到了一本正经的王夫人那里,可能就剩下了祖制规定的夫妻之情。



就这样,原生家庭没有享受到温暖。嫁了人,又沉浸在自己旧的认知中,拒绝改变,最后可不就恶性循环,觉得这个世界真的如自己想象的糟糕,进而遇事只会看坏的一面,再不会用善意和柔情对人对事,最后变得阴沉凉薄。

都说未经他人苦,莫劝人良善,可能某些人真的在我们看不到的角落吃了很多的苦。可寄人篱下,天性敏感的林黛玉,仍然是拿出自己的真心对待每个人的。有时候我们改变不了别人,只能试着改变自己。



可以委屈,可以抱怨,可以憎恨,但更多的时候,你还是希望自己快乐,而愤世嫉俗始终无法让人快乐起来。经历了那么多,我们仍然坚强地活着,代表着我们还是热爱这个世界,相信这个世界是美好的。美与美是需要交换的。

为了自己快乐,学会用真善美与这个不怎么美好的世界和解,让自己真正快乐起来。别活成王夫人那样。除了她自己痛苦,影响不了任何人。用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岂不是最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