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RISPR的介绍:
CRISPR的全称为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规律成簇的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实际上就是一种基因编辑器,由于细菌自身具有降解入侵的病毒DNA或其他外源DNA的免疫机制,从而科学家发现了CRISPR系统。也就是说,一些具有逆转录功能的病毒(如:慢病毒)能把自己的基因整合到细菌上,细菌为了将病毒的外来入侵基因清除,从而进化出CRISPR系统。
2. CRISPR的元件:
CRISPR系统包含两个组件,一个是sgRNA,另一个就是Cas 9蛋白。sgRNA是一个短的合成RNA,只有20bp大小,可以与Cas9蛋白结合,所以在设计sgRNA之前,应在基因组上寻找PAM序列(PAM:Protospacer Adjacent Motif),PAM序列是有固定形式的,来自于不同菌种属的Cas,它的PAM序列形式是不一样的。我们现在用的是SpCas 9,Cas 9蛋白来源于S. pyogenes (化脓链球菌)II型CRISPR系统。所以,我们的PAM序列应该为-NGG的形式,“N”可以是A,T,C,G中的任何一个。Cas 9其实就相当于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使PAM序列前形成DSB(Double Strand Break)。所以,sgRNA其实相当于是向导,告诉Cas 9蛋白在哪进行切割。
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将设计好的sgRNA进行合成,并将其连接到含有Cas 9的载体上。并转化到Stellar、Stable或Stable3感受态中,进行表达。
规律间隔成簇短回文重复序列(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 CRISPR)本身是一种防御系统,用以保护细菌和古细菌细胞不受病毒的侵害。在这些生物基因组中的CRISPR位点能表达与入侵病毒基因组序列相匹配的小分子RNA 。当微生物感染了这些病毒中的一种,CRISPR RNA就能通过互补序列结合病毒基因组,并表达CRISPR相关酶,也就是Cas,这些酶都是核酸酶,能切割病毒DNA ,阻止病毒完成其功能。该切割DNA的机制与2012年被证实广泛适用于真核生物,从而引发了后续的以CRISPR/Cas9为基础的第三代基因编辑工具的研究热潮。在真核细胞中双链的DNA断裂(Double strand break, DSB)可以引发两种修复机制,其中非同源末端结合(Non-homologous end joining, NHEJ)可以产生数个碱基的随机删除或插入,从而引发移码突变,这便是基因编辑工具进行基因敲除的原理;此外在有同源序列存在时可以进行同源重组修复,该机制可以实现外源基因的敲入或者定点修饰。
相比前两代基因编辑工具ZFN系统和TALEN系统,CRISPR/Cas 9技术的优点比较显著。首先,CRISPR-Cas9系统的可用位置更多。理论上基因组中每8个碱基就能找到一个可以用CRISPR-Cas9进行编辑的位置,可以说这一技术能对任一基因进行操作,而TALEN和ZFN系统则在数百甚至上千个碱基中才能找到一个可用位点,这大大限制了使用范围。其次,Cas9扩展性强,正如本公司使用的Cas9n,是一种只进行单链切割的Cas9突变型,该酶可以大大降低切开双链后带来的非同源末端连接造成的染色体变异风险。此外还可以将Cas9蛋白连接其他功能蛋白,来在特定DNA序列上研究这些蛋白对细胞的影响。第三,更为重要的是,CRISPR-Cas9系统的使用极为方便,只需要替换一段核酸序列,几乎任何实验室都可以开展工作。
一、所需试剂:
1. PCR聚合酶:
1. sgRNA的设计:
(1)sgRNA的设计原则:
1)sgRNA的长度:S. pyogenes II型CRISPR系统(SpCas 9)一般为20nt。
2)sgRNA序列的碱基组成:基因特异的sgRNA 模板序列为位于PAM 序列前,PAM序列的特征为NGG (N可以为任意核苷酸),所以选择3'末端含有GG的sgRNA,这样可以构成PAM序列。同时,sgRNA的序列应避免以4个以上的T结尾,GC%含量最佳为30%-70%(40%-60%)。
3)sgRNA的序列与On-target和Off-target的匹配数都应尽可能的高,一般大于60,认为是可用的。
4)如果构建U6启动子或T7启动子驱动sgRNA的表达载体,需要考虑sgRNA的5'碱基为G或GG,来提高其转录效率。
5)全基因的脱靶效应分析,需要考虑脱靶位点的错配碱基数,最多不超过5个。
6)如果想要造成基因移码突变,需要尽量靠近基因编码区的ATG下游,最好位于第一或第二外显子上。
(2)sgRNA的设计步骤
通过网址:https://www.deskgen.com/landing/cloud进行sgRNA的设计,进入网址后点击KNOCK OUT进入设计页面,输入想要设计sgRNA的名称后,进行sgRNA的选择。由于内含子在基因表达的过程中,不会进行表达且会被删掉,所以我们在设计sgRNA时一般在靠近启动子的第一个CDS区(也就是外显子的保守结构域)进行sgRNA的选择。在网站上,On-Target和Off-target都是有评分的,一般来说,评分越高,则sgRNA越好。On-Target其实就是sgRNA对目标位点识别后与DNA模板进行识别切割的的效率,所以准确性越高,On-Target的评分越高。Off-Target也就是脱靶效应,由于CRISPR技术的切割是由sgRNA根据PAM序列定位识别位点,从而进行切割,但是如果sgRNA识别的位点是错误的,就产生了错误切割,这样就产生了脱靶效应。所以说,在进行sgRNA选择的时候,要尽可能地选择脱靶效率比较低的,也就是Off-target分值比较高的。另外,符合sgRNA的其它设计原则就可以了。
2. PCR扩增
1. 反应体系:
(2)胶回收过程:
① 先准备1个新的1.5 mL的离心管,并称量管子重量。例如:1号离心管重量为A g。
② 将目的条带的紫外灯下进行切胶回收。将切下的胶放到1号离心管中,并称重。例如:1号离心管加切目的条带的胶总重为B g。
③ 计算切割的目的条带的胶的重量。(B-A)g
④ 每100 mg的胶加200 μL的NT1,加入NT1后,旋涡振荡1 min,50℃孵育5-10 min。每隔2-3min拿出来,旋涡振荡30 sec,直到胶全部溶解,作为样品。
⑤ 纯化柱放在洗脱柱上后,加700 μL的样品到洗脱柱上,11000 g,离心30s。(如果需要的话,此步骤可重复一次)
⑥ 将洗脱柱中的流液倒掉,加入700 μL的NT3,11000 g,离心30 sec。
⑦ 重复步骤6一次。
⑧ 将洗脱柱中的流液倒掉后,将纯化柱再放在洗脱柱上,11000 g,空离1 min。
⑨ 加入15-30 μL的Buffer NE或ddH
2
O。(如果DNA片段>1000 bp,Buffer NE或ddH
2
O需要加热到70℃后,再进行洗脱。)
1. T
4
DNA ligase连接反应体系:
混匀后,50℃培养15 min。
1)Insert Gene加入的量由其片段的大小决定:<0.5 kb, 10-50 ng;0.5-10 kb, 50-100 ng; >10 kb, 50-200 ng;
2)Plasmid加入的量由其片段大小决定:<10 kb, 50-100 ng; >10 kb, 50-200 ng。
3)For reactions with larger combined volumes of vector and PCR insert (>7 μL of vector insert), double the amount of enzyme premix, and add ddH
2
0 for a total volume of 20 μL. 如果结合的体系比较大的话,也就是说insert vector大于7 μL,可以扩大反应体系,加ddH
2
0到20 μL。
4)In-fusion反应的时间不能超过15 min,增加反应时间不仅不能提高克隆效率,反而可能引起多元插入的克隆反应。
5)In-fusion之前,应将insert和vector都进行DPn I消化,每管加2 μL DPn I,37℃,1h。去除PCR反应当中剩余的模板。
1. 将Stellar、Stable或Stable 3感受态放在冰上融化。
2. 2.5 μL In-fusion反应产物加到50 μL Stellar、Stable或Stable 3感受态中,冰置30min。
3. 42℃,热激45 sec。
4. 冰置1-2 min。
5. 加入500 μL SOC培养基,37℃,160-225 rpm,培养1-1.5 h。(SOC培养基使用前要提前放到37℃摇床中复温)
6. 6 000 rpm,离心5 min,去上清后,加入100 μL新鲜的SOC培养基,将沉淀吹散。
7. 将其按梯度涂在含有Amp抗生素的LB固体培养基上。37℃培养12-14 h。
8. 第二天,挑取单菌落,在含有Amp抗生素的LB液体培养基里培养12-14 h。
9. 提质粒,双酶切验证。
LB 固体培养基配方:(1L)
293T细胞培养
1. 将293T细胞的细胞上清倒掉后,用DPBS将细胞进行洗涤,除去死细胞及血清。
2.用胰蛋白酶对细胞进行消化,室温静置1min,用移液管将胰蛋白酶吸出。
3.消化后,用手敲培养皿,让细胞沉到培养皿底部后,用细胞培养基再将细胞悬起,按1:6的比例稀释。
培养瓶、培养皿的面积及规格:
(1)细胞培养皿:
24孔板:PLL 100-200μl(200μl)即可,铺板2h后,吸出PLL(回收),PBS冲洗2次,晾干备用或不晾干直接用。加培养液量1ml ,注意调整细胞密度。
25cm
2
(5ml)→(1:2)50cm
2
(10ml)——(1:3)75cm
2
(15ml)
2cm
2
(1ml)→1/25——1/40总细胞悬液
96孔板:PLL 20-40μl(40μl)即可,铺板2h后,吸出PLL(回收),PBS冲洗2次,晾干备用或不晾干直接用。加培养液量0.1ml-0.2ml ,注意调整细胞密度。
25cm
2
(5ml)→(1:2)50cm
2
(10ml)——(1:3)75cm
2
(15ml)
0.32cm2(0.1-0.2ml)→1/150——1/250总细胞悬液
细胞的转染
1. 提前一天将293T细胞进行传代后,培养12h。
2. 提取构建好的sgRNA的重组质粒,准备进行包病毒。
3. 先加入Opti 500uL 到2个1mL的离心管中,分别标记1号和2号。
4. 再将Lenti-构建好的sgRNA的质粒取出5ug加到1mL离心管中。
5. 将3ug 8.91和1ug MD2-G加到1mL离心管2号中,混匀。
6. 将2号管的混合物加入到离心管3中,混匀。
7. 向离心管中加入27uL Mirus混匀,再加入到离心管3中,混匀。
8. 将3号管的液体均匀滴加到培养293T细胞的10cm Dish中,混匀,培养箱培养60h。
收病毒
1.将转染后的细胞吸15mL离心管中,500g,离心10min。
2.用10mL注射器和滤膜将离心后的上清进行过滤。
3.过滤后,加1X的沉淀剂,4℃,12h。
4.沉淀后将其进行离心,1500g,离心30min。
5.倒掉上清,还剩一部分上清,继续离心,1500g,离心5min。
6.用1mL枪头将上清洗出后,加入原液总体积的1/10到1/100的PBS或DMEM。
7.将病毒分装后,-80℃冻存。
基因编辑的验证
一、提取293T细胞的基因组DNA,Universal Genomic DNA kit (康为世纪,CW2298M)
1. 贴壁细胞应先处理为细胞悬液(最大提取量为5x10
6
个细胞),2000rpm,离心5分钟。
2.弃上清,加200uLGTL,振荡至样品彻底悬浮。
3.加入200uL Proteinase K,瞬时离心,去除管壁盖内壁的水珠。
4.加入200uL无水乙醇,旋涡震荡,充分混匀,瞬时离心。
5.将上步溶液全部加到吸附柱上,12000rpm,离心1min。倒掉废液。
6.向吸附柱中加入500uL Buffer GW1,12000rpm,1min,倒掉废液。
7.向吸附柱中加入500uL Buffer GW2,12000rpm,1min,倒掉废液。
8.12000rpm,离心2min。将吸附柱置于室温数分钟,以彻底晒干。
9.加50uLddH2O,12000rpm,离心1min,-20℃保存。
本站注册用户不得侵犯包括他人及科研机构著作权在内的知识产权和其他合法权利,请勿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录入任何涉及侵权的实验方法。除非由您个人原创或经合法授权后转载。任何由用户发布的相关内容而引起的知识产权纠纷或其他法律纠纷,其责任均在用户本人,与本站无关。用户提交共享实验方法即表示用户本人已确认该方法不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协议,并且已拥有该方法的合法、完整的版权或者合法、完整的修改及转载授权。
涉嫌侵权实验方法举报方式
本站在提供给大家一个共享科研实验方法平台的同时,也完全尊重并保护原创者及机构的合法知识产权。但在工作运营中难免会有疏漏之处,所以大家一旦发现有涉嫌侵权的实验方法,我们官方支持并欢迎各位积极举报投诉,让本平台能在合法公正的基础上,切实为大家的科研工作带来便利。本站举报投诉格式如下:
涉嫌侵权实验方法举报:
1. 被举报实验方法链接:(请填写涉嫌侵权实验方法浏览页的URL链接地址)
2. 方法被举报投诉原因:(请填写被举报方法侵权的详细原因或相关有效证明)
以上信息您可通过以下联系方式提交给我们,网站编辑部会在接到举报后两个工作日内核实查证,并在一周内妥善处理。谢谢大家对本站的大力支持和信任!
电子邮箱:
[email protected]
电话号码: 010-82439946
QQ 号 码: 16375886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