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链接
link管理
链接快照平台
  • 输入网页链接,自动生成快照
  • 标签化管理网页链接

4月29日,辽宁省总工会下发《关于表彰2020年辽宁五一劳动奖和工人先锋号的决定》并召开2020年辽宁五一劳动奖表彰大会,我院马晓春、王玮、张静萍、崇巍四人荣获辽宁省五一劳动奖章。

马晓春事迹简介

马晓春,男,1961年3月出生,汉族,民革成员,医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任辽宁省新冠肺炎高级别专家组成员、重症救治专家组组长。

马晓春教授临危受命担任辽宁省新冠肺炎重症专家组组长,他不辱使命率领重症医学团队投入到辽宁省重症及危重症患者的集中救治工作中,他提出集中力量分层救治患者的建议被采纳,他负责筹划重症病人集中救治的方案、各城市建分中心、预备应急分队、建立ECMO小组,全省一盘棋的重症病人管理模式获得了采纳,并取得显著成效。他率先建立了“一个专门医护团队、一组专家指导和省级专家全程跟踪”的救治机制,确保精准有效治疗。疫情期间他不停的奔波在沈阳、大连、锦州、朝阳市的集中救治中心和定点医院,查看重症患者,实时进行重症患者救治指导,他不畏风险和科学规范的作风、无私奉献和敢于担当的精神深刻影响了他带领的全省重症医学团队,为辽宁重症病人的救治、挽救患者的宝贵生命做出突出贡献。

马晓春先后获得国家科技部科技进步二等奖、辽宁省科学技术创新一等奖。辽宁省优秀服务先进个人、优秀医疗卫生工作者、首批“辽宁名医”、“辽宁好人”、辽宁好人“最美医生”等荣誉称号。

王玮事迹简介​​​​​​​

王玮,女,汉族,1971年11月出生,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博士后导师,任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党支部书记、主任,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常委、辽宁医学会呼吸分会候任主任委员、辽宁省新冠肺炎省级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省级疫情研判组常务副组长。

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国之际,王玮同志临危受命担任省级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1月21日,她奔赴大连为辽宁省第1例新冠肺炎患者进行会诊,此后她日夜坚守一线,奔赴省内各地对新冠肺炎病例进行会诊、查房,同时指导省内各级医院迅速开展患者诊治工作。在她不懈的努力下,沈阳市第1例新冠肺炎患者痊愈出院。同时,她还积极对省内疫情进行实时研判并报告,使辽宁省的救治工作抢占了先机。另外,她也承担了辽宁援助武汉团队疑难、危重患者的远程指导,还帮助武昌方舱医院完成216例患者的病情评估,也是辽宁援助武汉团队医务人员的“保健医”,成为辽宁团队的强力后援。

她多次被评为优秀党务工作者,率先开展国际级临床新技术;发表论著近百篇,主、参编专著12部;获中华医学科技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辽宁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和三等奖1项;被评为辽宁省特聘教授、辽宁青年名医、兴辽英才计划百千万人才领军人才、辽宁优秀中青年教师。

张静萍事迹简介​​​​​​​

张静萍,女,1971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感染科副主任、党支部书记,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负责人,辽宁省新冠肺炎集中救治中心感染管理小组副组长。

张静萍教授始终坚持奋战在抗冠第一线。多次深入发热门诊、留观及隔离病房,实地查看布局,制定切实可行的防护用品的穿脱等各项工作流程,负责汇编《新型冠状病毒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培训手册》、制作《外科口罩的佩戴方法》、《医用防护口罩的佩戴方法》、《穿脱防护服流程》等系列院感宣传片,采用多种方式对医务人员进行全员专题培训,保证所有人员安全上岗;此外,负责医大一院留观及确诊病人诊治工作,在她的不懈努力下,2月5日沈阳市第一例新冠肺炎治愈患者从我院顺利出院。

随着辽宁省集中救治工作的深入展开,2月14日临危受命担任辽宁省新冠肺炎集中救治中心感染管理小组副组长。接到任务后,立即带领小组成员对新冠肺炎省集中救治沈阳中心的感控工作进行全面、细致的梳理与排查,结合前期积累的抗疫感控工作经验,对省集中救治沈阳中心提出了详细的指导计划,制定《辽宁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集中救治中心医院感染防控预案及流程》,同时指导修订了省集中救治沈阳中心感控手册,为沈阳中心感控工作提供了强有力保障。

张静萍曾获得“全国医院感染管理优秀青年学者”、中国医大一院“十佳医生”、“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崇巍事迹简介

崇巍,男,1971年11月出生,医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副主任,辽宁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队长。担任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灾难学组副组长、中华急诊医学教育学院副主任委员及灾难医学应急学部副部长、辽宁省医学会灾难医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辽宁省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等职务。

崇巍同志始终坚守“到最危险的地方去,到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的理想信念,在灾难来临的时刻他挺身而出,冲锋在前。2020年初,湖北武汉爆发新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就是命令!救援就是天职!崇巍率队出征,带领辽宁省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奔赴武汉,在武昌(洪山体育馆)方舱医院展开新冠肺炎的救治工作。

崇巍以严谨的专业化精神和高效的组织领导力,快速建立起一套独特的应急机制:充分发挥团队人员素质高、专业结构全的优势,与当地两家医疗机构配合,率先完善院区管理模式、统一医疗、护理、感控等相关标准和诊疗流程,制定了“方舱三线医生”医疗模式、方舱医院总住院制度、远程X光片审核、“医患YY直播”等,极大提高了方舱医院的救治率。崇巍带领的辽宁队与洪山体育馆其他医疗队伍配合探索所形成的“洪山体育馆方舱医疗模式”为湖北其他方舱医院的快速建立提供了标准范型,乃全国首创。

洪山体育馆方舱医院内设三个病区,其中崇巍所负责的B区,通风差、人员密集,增加了医护人员感染的风险。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崇巍身先士卒,带领团队通宵达旦的工作,与死神赛跑,为生命护航。他每天穿戴3级防护装备,到病区查房,逐床查看,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身着厚厚的防护服,4-6个小时不停歇的工作,崇巍以科学专业的知识、温情激励的话语,缓解患者身体与心理的双重病痛,确保高强度、高效率地完成近三百名患者的查房工作。患者看不清他的面容,只发现了他护目镜上的水汽凝结成水滴流淌下来……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崇巍从不计较工作的繁重和危险,从春节前急诊科的发热甄别、危重症抢救,到武汉疫区的新冠救治,他始终坚守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危险的时刻,他总是冲在前面,参加过2003年非典、盘锦氨气泄漏事故、清源洪涝气象灾害等紧急医学救援。他说:“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我比其他队员们年长,经验更多”。忙碌的时刻,他安排大家吃饭,自己却只能抽空啃两口方便面。些许的空余时间,他嘱咐队员做好个人防护和居所消杀;在武汉的每个夜晚,崇巍说他都会默念“回去的时候,我们一个都不能少……”正是崇巍同志所树立的共产党员先锋形象感染鼓励着救援队的每一位队员,在武汉救援前线,6名队员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他们让党旗飘扬在武汉疫区的上方。

崇巍先后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辽宁省科学技术进步奖、哈佛大学医学院麻省总医院“杰出贡献”奖、沈阳市“五四”奖章等,获得辽宁好医生、辽宁省高等学校优秀共产党员、中国医科大学优秀医务工作者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