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古代地名,位于山东省诸城东南海滨(今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琅琊镇)。
琅琊台,筑在黄海之滨的琅琊山上,《山海经》记载:“形如台,在琅琊,故名琅琊台”。琅琊城在其西北十余里。
春秋战国至秦汉,琅琊是我国名城,琅琊台是重镇。《吴越春秋》记载:“越王勾践二十五年徙都琅琊,立观台以望东海,遂号令秦晋齐楚,以尊辅周室,歃血盟。”《越绝书》、《地理志》等书都有类似记载,说越王勾践打败吴王夫差以后,从会稽通过海上,用几百条船只迁都琅琊。尽管有些人持怀疑态度,但琅琊台曾属于越国是事实。现在,琅琊台附近有一座寨山,其东南峰名“会稽山”。相传是越王勾践为怀念旧都而命名的。在今夏河城的西北,有一个地名叫“于家老岭”这里存有古墓群,称为“越冢”。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在位12年中,出巡时曾三次都登临琅琊。秦始皇第一次到琅琊,即“大乐之,乃徙黔首三万户琅琊台下”。
汉武帝也两次登临琅琊,《汉书》记载,元封“五年冬,行南……舳舻千里薄枞阳而出,遂北至琅琊,并海上。”第二次,是太始三年“幸琅琊”
当时琅琊是我国北方重要的海港。琅琊台风光秀丽,琅琊台上可以欣赏海上日出的瑰丽景色,且登高眺海,岛屿云雾缭绕,犹如仙境。琅琊台在战国时期遭受了很大的破坏,因此,秦始皇从各地迁入3万户百姓,并且免去12年的租税,休养生息。
郦道元在《水经注》记载:“台孤立,特显出于众。山上下周二十余里,傍滨巨海。台基三层,层高三丈,上级平,敞方百余步,高五里”,清咸丰年间,《青州府志》记载登山的路:“登山石道如故,土名曰御路,今台下路有三,犹广3、4丈,想见万夫除道一时骚动之苦。
琅琊台筑成后,歌颂秦始皇功德的石碑立于此。“维二十八年,皇帝作始,端平法度,万物之纪。以人事。合同父于。圣智仁义,显白道理。东抚东土,以省卒士。事已大毕,乃临于海……维秦王兼有天下,立名为皇帝,乃抚东土,至于琅琊……群臣相与,诵皇帝功德,刻于金石,以为表经。”
始皇帝三十七年,秦始皇死于巡视途中,秦二世即位后循父志,“尽刻始皇所立刻石,石旁著大臣从者名,以彰先帝成功盛德焉。”
琅琊石刻在1200多年以后的北宋时已经残缺。北宋时琅琊属于密州,苏轼曾任密州太守,他曾亲登琅琊《书琅琊台篆后》曰:“秦始皇……刻石颂秦德焉。二世元年,复刻诏书其旁,今颂诗亡矣,其从臣姓名仅有存者,而二世诏书具在。”
南宋赵明城《金石录》中亦说:“秦琅琊台刻石,在今密州,其颂诗亡矣,独从臣姓名及二世诏书尚存,然亦残缺。”
元朝时未见有关于石刻的记载
明万历年间,《诸城县志》记载:万里二十六年,知县颜悦道在琅琊台建海神庙的时,“掘地得古瓦……石方二尺许,皆刻富棂形,秦时物也”。清乾隆年间,《诸城县志》,对琅琊石也有详细记载,“石高丈五尺,下宽六尺,中宽五尺,上半宽三尺,顶宽二尺三寸,厚二尺五寸,今存者字二十行,共八十四字,字径寸五分”
光绪末年,这块断碑残石,不翼而飞。
1922年,孟昭鸿在琅琊台附近的乱草丛中找到了石碑的部分残石,第二年继续寻找,又在附近的庙宇中得到另一部分。孟找人粘合成完璧置于诸城县教育局内,抗战期间,移至城北天齐庙。
如今这块秦碑保存下来,珍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
我国秦碑现存两块,一块为泰山碑,存于泰山岱庙内,仅余13个字,另一块即琅琊石碑,尚存84字。(选自:《青岛史话》)
责任编辑:韦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