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南明永历帝,明明是在昆明被绞死的,为何贵州却出现他的墓
在李自成攻入紫禁城之际,崇祯皇帝选择自缢殉国,明朝就此灭亡。不过明朝宗室贵族和大部分遗臣,都不愿就这样将江山拱手让人,于是又建立了一个南明政权。
公元1646年,南明隆武帝遇害,随即众人拥护朱由榔登基,是为永历帝。然而,内部不团结的南明,根本不是清军的对手,最终永历帝被迫逃往缅甸。吴三桂为了向清朝邀功,竟然跑到中缅交界处,逼缅甸王交出永历帝,将其绞杀在昆明。
奇怪的是,永历帝明明是在昆明被绞死的,可是他的陵墓,却在贵州被发现了。吴三桂杀了永历帝,想必也不会那么好心,将其尸体特意运到贵州去安葬。既然如此,为何贵州却出现永历帝的墓呢?
永历帝的陵墓,位于贵州南部都匀市的大坪镇上,从正面看上去,皇陵前耸立着三个墓碑,其中最大最靠前的,就是永历帝的墓碑。至于旁边两个墓碑,一个是邬昌期的,另一个则是涂宏猷的,他们是谁呢?
邬昌期和涂宏猷,都是永历朝的忠臣,其中邬昌期是永历朝的御史,曾参与过抗击清军的战争。吴三桂一开始,是想招降邬昌期的,可惜他对永历帝忠心耿耿。因此很可能吴三桂招抚不成,就将其与永历帝一同绞杀了。
而涂宏猷是明朝崇祯年间的进士,担任过翰林院检讨、编修。明朝灭亡后,涂宏猷义无反顾开始效力于南明,他常常为永历帝出谋划策,可惜最终也无法助其完成复国大业。
据大坪镇当地人说,永历帝的陵墓,是康熙元年一个叫扶纲的人修的,他是贵州都匀普龙村人,历任明朝的礼部尚书、兵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太子太保等重职。崇祯帝自缢后,扶纲不愿投靠清朝,便回乡归隐。当听说永历帝遇害一事,他便在贵州为其建了墓。为了躲避清朝的追查,还谎称这里是广西王墓。
因此有人认为,贵州的永历帝陵墓,应该是其衣冠冢。不过也有人认为这是骨冢,那么里面到底有没有永历帝的尸骨呢?
这个答案,早在1997年的时候便揭晓了。当时任都匀市文化馆馆长的韦德义,对墓中到底有没有永历帝尸骨一事,产生了极大好奇,于是让民工往下挖掘。结果在挖到3米深的时候,发现了一块石板。
掀开这块长60厘米左右、宽50厘米左右的石板后,竟然发现里面排放着两根骨头,好像是肘骨,还比较完整,同时没有发现其他陪葬品。在骨头的周围,还有许多已经腐烂的木屑,当时大家一致认为,骨头原本应该是放入一个木匣子里的。经过这件事后,众人便得知,贵州的这个永历帝陵墓,原来真的是骨冢,而并非衣冠冢。
至于永历帝的尸骨,是如何会被运到贵州的。据说是当年永历帝退到贵州时,曾经去看望过扶纲,同时看中了那块地。后来他被吴三桂害死,扶纲便派人去将其尸骨带回来埋葬。
当然,即便是这样,也有人认为,这个并非永历帝真正的陵墓。至于真的在哪,则一直存在争议。永历帝身为南明皇帝,虽然没能带领大家匡扶明室,但在南明衰落之时,他始终没有想过要降清,不得已才逃到缅甸。永历帝的死,宣告了南明复国大业的失败。
(参考文献《南明史》《都匀永历皇帝陵》)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