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链接
link管理
链接快照平台
  • 输入网页链接,自动生成快照
  • 标签化管理网页链接

体检机构再次出现问题,而且还是低级失误。

据媒体报道,有患者称自己在三甲医院就诊时被确诊为恶性肿瘤(MT),但同期在上海一家慈铭体检机构检查时,这个恶性实体瘤却被忽略。患者质疑实际检查者与体检报告上的署名医生并非一人,因为体检中的实际操作者水平不高导致“漏诊”。

之前,商业体检企业爱康集团董事长兼CEO张黎刚曾曝出“假体检”内幕:护士假冒医生看超声;抽了血没做检查就扔掉,直接出结果……当时已有声音呼吁,应该尽快给体检行业做个全面的“体检”,但相比现实的利润,体检机构犯错的成本还是过小。

面对商业体检机构的各种问题,有人呼吁应该尽可能去公立医院进行体检,但在医疗资源紧张、鼓励社会资本办医的情况下,这是一个最优解吗?

“假体检”负面事件频出,犯错成本过低

这次被患者爆料出现“漏诊”问题的慈铭体检机构,属于体检行业的佼佼者。创立于2002年的慈铭体检,业务涵盖健康体检、健康管理、绿色就医转诊、保险支付等领域。2017年,慈铭体检被国内规模最大的体检企业美年健康所收购。当时,有不少人称之为“行业老大把老三收购了”。而行业内规模第二大的爱康国宾对此项收购颇有怨言。

两大行业龙头企业之间的竞争呈现白热化,甚至直接爆出对方的“黑料”。2018年底,爱康集团董事长兼CEO张黎刚在公开演讲中曝出“假体检”丑闻:很多企业在给员工选择体检中心时,只看中价格便宜,而不注重质量。但有些体检中心会用护士假冒医生看超声;给消费者做完血检后,血液样品看都不看一眼,直接扔掉,然后再伪造血检报告。

当时张黎刚说,这些体检公司之所以如此嚣张,是因为在体检中检出癌症的只有3‰的比例。因此体检机构就算伪造报告,其错误率也只有3‰。

一系列具体案例进一步佐证了体检行业问题。2018年7月美年健康曾卷入“误检漏检”风波,一名离职员工举报其广州分部存在癌症漏检、医生无证上岗等现象。虽然美年健康公司发布公告予以否认,但当地卫计局调查后称举报情况部分属实。

之后,该门诊部由于“2016年7月至2018年1月24日期间超出批准范围开展CT诊断专业放射诊疗工作、2018年1月25日至2018年7月5日期间开展CT诊断专业未办理诊疗科目登记、2016年4月至2018年7月5日期间超出登记的诊疗科目范围开展磁共振成像诊断专业”,被予以警告的行政处罚,同时被罚款8900元。

类似的负面事件已经发生过多次,有的还进入法律途径。裁判文书网的一个案例显示,原告段树以医疗损害责任纠纷将被告慈铭健康体检管理集团有限公司诉至法院。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认定,被告的医疗行为存在过错,责任程度为主要责任,由被告按照75%的责任比例予以赔偿,判处被告赔偿医疗费52775元,驳回其他诉讼请求。

不过,无论是行政处罚还是法律判决,体检机构所付出的犯错成本相比其现实中赚取的高昂利润还是过小。年报显示,2018年美年健康旗下共有633家体检中心,实现营业收入84.58亿元,归母净利润8.21亿元,销售毛利率为47.56%,比2017年的46.96%略有上升。

因此,即使漏检、误检、“假体检”等负面事件频频发生,大型体检机构仍然没有停住快速发展的脚步。2019年,美年健康计划收购安徽省内颇有名气的艾诺体检,其在安徽拥有11家体检中心。

年报还显示,美年健康还计划收购西宁美年大健康等19家门店,具体收购方案与美年此前门店扩张方式保持一致:由参与连锁加盟的地方股东主要出资,美年健康参股10%~20%成立体检门店,双方约定未来门店达到收购条件时,美年将门店收购入上市体内。美年健康方面预计,这19家门店,未来三年的净利润为9415万元、10375万元、11345万元。

到底该去哪里体检?

看到商业体检机构出现的种种负面问题后,在北京工作的白领杨翥有些犯愁。

过去几年,他都是在单位安排的一家体检机构做的体检。去年,因为觉得街道提供的免费体检不够全面,他也自费带父母去了周边的体检机构做全身体检。在他看来,体检机构的服务、环境更让人舒心,但看到体检机构“漏检”“误检”等问题后,他也在考虑是不是应该带父母去医院做体检。“至少公立医院不会乱来,但是服务态度真不好说,而且费用还是体检中心的两倍左右。”

不过,即便在公立医院进行的体检,也很难完全避免“漏检”的问题。

天津市民戴平于1997年、2006~2014年在肿瘤医院处进行常规体检,检查结果显示,甲状腺均未见异常。但戴平于2014年9月在其他医院检查提示气管偏左、甲状腺右叶肿大,于2014年9月9日入住肿瘤医院处,诊断为甲状腺肿物,当月,戴平进行手术并出院。

根据2017年6月5日,天津市医学会出具的《医疗损害意见书》,肿瘤医院体检中心漏诊,延误了治疗时机。但患者终身服药的治疗系疾病本身所致的后果。漏诊行为参与度为轻微责任。最终,法院认定原审法院酌情认定肿瘤医院承担20%的赔偿责任。

百歌医学创始人李旸认为,从医学来说,体检这个概念不严谨,准确地说应该是筛查。但有些病症(例如胰腺癌)在现有的技术水平上是很难发现的,真正应该筛查的是那些能及早发现,且能够有效治疗的病症。而且,只看化验数值,缺乏医生服务,体检的价值也体现不出来。

“如果没有医生跟病人的主诉沟通,只看体检结果没有太大意义。”李旸指出,大多数情况下商业体检机构缺乏医生与病人接触的环节,导致很多检查并没有发现问题,或者检查出的问题并不存在。他强调,体检行业若要持续良性发展,应该与医院和医生有更加紧密的关联与合作。

前博德嘉联医生集团CEO、中国非公医疗机构协会医生集团分会副会长谢汝石也认为,确实应该将商业体检机构与医院紧密结合,但公立医院,尤其是三甲医院等大型公立医院应该逐渐将体检服务疏解出来,否则医院承担过多职责,其体检服务也会变成“用大炮打蚊子”。

医院的人才队伍比商业体检机构更完善,但后者的环境、服务意识则更好。谢汝石认为,一味地做大不一定意味着做强,体检业应进一步完善人才供给体系,细化服务规范,而不是互相揭短,更不能在急速扩张中忽视自身问题。

但现实是,很多体检机构和医院是分开的,也有很多医院的体检部门被外包出去,消费者经常会在二者之间纠结。

海南省肿瘤医院影像中心主任于丽娟注意到,当前主管部门尚未将体检按照检查项目的级别来分类,所出台的管理规范也只是对体检机构的软硬件配备做了一般性的规定。事实上,体检行业的诸多乱象也与相关部门对体检机构管理不到位、准入门槛过低、督察力度不大、违规成本较低等有一定关系。

于丽娟也观察到一个现象在逐渐好转,有些单位会给员工一定额度,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去不同的医院做不同的体检项目,“这是在朝着好的方向迈进了”。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王林 李晨赫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9年06月25日

体检机构再次出现问题,而且还是低级失误。

据媒体报道,有患者称自己在三甲医院就诊时被确诊为恶性肿瘤(MT),但同期在上海一家慈铭体检机构检查时,这个恶性实体瘤却被忽略。患者质疑实际检查者与体检报告上的署名医生并非一人,因为体检中的实际操作者水平不高导致“漏诊”。

之前,商业体检企业爱康集团董事长兼CEO张黎刚曾曝出“假体检”内幕:护士假冒医生看超声;抽了血没做检查就扔掉,直接出结果……当时已有声音呼吁,应该尽快给体检行业做个全面的“体检”,但相比现实的利润,体检机构犯错的成本还是过小。

面对商业体检机构的各种问题,有人呼吁应该尽可能去公立医院进行体检,但在医疗资源紧张、鼓励社会资本办医的情况下,这是一个最优解吗?

“假体检”负面事件频出,犯错成本过低

这次被患者爆料出现“漏诊”问题的慈铭体检机构,属于体检行业的佼佼者。创立于2002年的慈铭体检,业务涵盖健康体检、健康管理、绿色就医转诊、保险支付等领域。2017年,慈铭体检被国内规模最大的体检企业美年健康所收购。当时,有不少人称之为“行业老大把老三收购了”。而行业内规模第二大的爱康国宾对此项收购颇有怨言。

两大行业龙头企业之间的竞争呈现白热化,甚至直接爆出对方的“黑料”。2018年底,爱康集团董事长兼CEO张黎刚在公开演讲中曝出“假体检”丑闻:很多企业在给员工选择体检中心时,只看中价格便宜,而不注重质量。但有些体检中心会用护士假冒医生看超声;给消费者做完血检后,血液样品看都不看一眼,直接扔掉,然后再伪造血检报告。

当时张黎刚说,这些体检公司之所以如此嚣张,是因为在体检中检出癌症的只有3‰的比例。因此体检机构就算伪造报告,其错误率也只有3‰。

一系列具体案例进一步佐证了体检行业问题。2018年7月美年健康曾卷入“误检漏检”风波,一名离职员工举报其广州分部存在癌症漏检、医生无证上岗等现象。虽然美年健康公司发布公告予以否认,但当地卫计局调查后称举报情况部分属实。

之后,该门诊部由于“2016年7月至2018年1月24日期间超出批准范围开展CT诊断专业放射诊疗工作、2018年1月25日至2018年7月5日期间开展CT诊断专业未办理诊疗科目登记、2016年4月至2018年7月5日期间超出登记的诊疗科目范围开展磁共振成像诊断专业”,被予以警告的行政处罚,同时被罚款8900元。

类似的负面事件已经发生过多次,有的还进入法律途径。裁判文书网的一个案例显示,原告段树以医疗损害责任纠纷将被告慈铭健康体检管理集团有限公司诉至法院。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认定,被告的医疗行为存在过错,责任程度为主要责任,由被告按照75%的责任比例予以赔偿,判处被告赔偿医疗费52775元,驳回其他诉讼请求。

不过,无论是行政处罚还是法律判决,体检机构所付出的犯错成本相比其现实中赚取的高昂利润还是过小。年报显示,2018年美年健康旗下共有633家体检中心,实现营业收入84.58亿元,归母净利润8.21亿元,销售毛利率为47.56%,比2017年的46.96%略有上升。

因此,即使漏检、误检、“假体检”等负面事件频频发生,大型体检机构仍然没有停住快速发展的脚步。2019年,美年健康计划收购安徽省内颇有名气的艾诺体检,其在安徽拥有11家体检中心。

年报还显示,美年健康还计划收购西宁美年大健康等19家门店,具体收购方案与美年此前门店扩张方式保持一致:由参与连锁加盟的地方股东主要出资,美年健康参股10%~20%成立体检门店,双方约定未来门店达到收购条件时,美年将门店收购入上市体内。美年健康方面预计,这19家门店,未来三年的净利润为9415万元、10375万元、11345万元。

到底该去哪里体检?

看到商业体检机构出现的种种负面问题后,在北京工作的白领杨翥有些犯愁。

过去几年,他都是在单位安排的一家体检机构做的体检。去年,因为觉得街道提供的免费体检不够全面,他也自费带父母去了周边的体检机构做全身体检。在他看来,体检机构的服务、环境更让人舒心,但看到体检机构“漏检”“误检”等问题后,他也在考虑是不是应该带父母去医院做体检。“至少公立医院不会乱来,但是服务态度真不好说,而且费用还是体检中心的两倍左右。”

不过,即便在公立医院进行的体检,也很难完全避免“漏检”的问题。

天津市民戴平于1997年、2006~2014年在肿瘤医院处进行常规体检,检查结果显示,甲状腺均未见异常。但戴平于2014年9月在其他医院检查提示气管偏左、甲状腺右叶肿大,于2014年9月9日入住肿瘤医院处,诊断为甲状腺肿物,当月,戴平进行手术并出院。

根据2017年6月5日,天津市医学会出具的《医疗损害意见书》,肿瘤医院体检中心漏诊,延误了治疗时机。但患者终身服药的治疗系疾病本身所致的后果。漏诊行为参与度为轻微责任。最终,法院认定原审法院酌情认定肿瘤医院承担20%的赔偿责任。

百歌医学创始人李旸认为,从医学来说,体检这个概念不严谨,准确地说应该是筛查。但有些病症(例如胰腺癌)在现有的技术水平上是很难发现的,真正应该筛查的是那些能及早发现,且能够有效治疗的病症。而且,只看化验数值,缺乏医生服务,体检的价值也体现不出来。

“如果没有医生跟病人的主诉沟通,只看体检结果没有太大意义。”李旸指出,大多数情况下商业体检机构缺乏医生与病人接触的环节,导致很多检查并没有发现问题,或者检查出的问题并不存在。他强调,体检行业若要持续良性发展,应该与医院和医生有更加紧密的关联与合作。

前博德嘉联医生集团CEO、中国非公医疗机构协会医生集团分会副会长谢汝石也认为,确实应该将商业体检机构与医院紧密结合,但公立医院,尤其是三甲医院等大型公立医院应该逐渐将体检服务疏解出来,否则医院承担过多职责,其体检服务也会变成“用大炮打蚊子”。

医院的人才队伍比商业体检机构更完善,但后者的环境、服务意识则更好。谢汝石认为,一味地做大不一定意味着做强,体检业应进一步完善人才供给体系,细化服务规范,而不是互相揭短,更不能在急速扩张中忽视自身问题。

但现实是,很多体检机构和医院是分开的,也有很多医院的体检部门被外包出去,消费者经常会在二者之间纠结。

海南省肿瘤医院影像中心主任于丽娟注意到,当前主管部门尚未将体检按照检查项目的级别来分类,所出台的管理规范也只是对体检机构的软硬件配备做了一般性的规定。事实上,体检行业的诸多乱象也与相关部门对体检机构管理不到位、准入门槛过低、督察力度不大、违规成本较低等有一定关系。

于丽娟也观察到一个现象在逐渐好转,有些单位会给员工一定额度,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去不同的医院做不同的体检项目,“这是在朝着好的方向迈进了”。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王林 李晨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