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链接
link管理
链接快照平台
  • 输入网页链接,自动生成快照
  • 标签化管理网页链接
相关文章推荐
俊逸的充值卡  ·  printfactory · PyPI·  5 月前    · 
飘逸的青蛙  ·  谷歌 Chrome ...·  7 月前    · 

1.jpg



阅见好书 阅享人生

2.png

不读书,何以为师?


作者:李建霞

3.png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在小学生眼里,教师是无所不能的的“神”,应该天文地理,无一不晓;诗词歌赋,样样精通。怎样才能成为那样的老师呢?“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师唯有读书,才能成为正真的师者,不读书,何以为师?

在讲述四年级上册《秦兵马俑》第二课时,我以“这些兵马俑摆成庞大的军阵,作者是怎样进行描写的”为话题展开教学,和学生共同研讨课文。学生对文中的内容十分感兴趣,发言非常积极,语言的组织也非常的有条理性。不知不觉,这节课大部分时间已经过去了。看得出孩子们对军阵威武雄壮都有了不同深刻的体会。

于是,在孩子们有感情地朗读后,我开始热情洋溢的,充满激情的总结,“是啊!孩子们,那一行行、一列列的金戈铁马,生动的再现了当年秦皇朝兵强马壮、横扫六国,统一天下、威震四海的壮观场面,真不愧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接着趁着孩子对秦朝的向往,我进行课外拓展延伸,我说道:“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的秦始皇兵马俑的知识,老师向你们推荐三本书,《中国名胜古迹》《中国雕塑史》《重要考古发现》。当然,你还可以网上下载相关的资料,我们下节课接着交流。”

说完,我心中的石头总算落地了,以为这节课就这样结束了。正当我暗自窃喜时……

一名学生突然站起来说道:“老师,我们家爸爸妈妈在外地工作,我跟爷爷奶奶生活,家里电脑没有连着网线,没办法查,以前您给我们推荐的一些书籍,有好多书书店里都买不到。老师,你既然给我们推荐了这些书,您肯定看过,要不您给我们再多讲一些吧,反正现在还没下课呢。”

他的话音刚落,全班的学生兴奋的跳起来等着我给他们饱餐一顿呢?他们七嘴八舌,带着崇拜的眼神等着我的回答。他们开始举手发问。一个说道:“老师,那些兵马俑为什么能那么完好地保存”,另一个接着问道:“兵马俑的总数是多少?”,“是谁发现了兵马俑”一个接着一个,炮弹似的向我袭来。

面对孩子们充满信任、充满崇拜的眼睛,我一下子懵了。像这样的拓展延伸,我经常会用,可从来没有想过向孩子们推荐的这些书自己会去看一看,我纯粹是为了推荐而推荐,我也从从来没有了解过孩子课下是否读过这些书籍。为了上好这节课,我翻的全是这节课的教学设计,“秦兵马俑的资料”我只是匆匆地扫视了几眼,现在让我回答这些问题不是让我难堪吗?我心里直发虚,搜肠刮肚地想着接下来我应该怎样应对。

我灵机一动,有了,于是我说道:“孩子们,这节课马上就要结束了,等到下次上课的时候我们在交流好吗?”我面带微笑,目光环视着学生,正在为自己圆场暗暗自得呢。

“好吧”,孩子们没有提出异议,只是失望地低下头做着自己的试题。

看着那些像被寒霜打蔫了小脑袋,我心里是多么的愧疚,指责声直直地向我袭来,我不停地逼问着自己,“你向学生推荐的书籍你看了几本,你自己心里踏实吗,难道你不心虚吗?”

平日里,我常常抱怨自己没时间读书。是的,作为一名教师,每天有忙不完的事情,备课、上课、改作业、工作中琐事、杂事……整天这个检查、这个评比,整天自己忙得像个陀螺似的!自己总为自己找疏远“读书”的安慰和理由,一到假期,便以工作忙,照看孩子为借口,宁愿休息出去玩,也不愿静下心来读书!偶尔想到读书,也只是一闪而过的念头,已经习惯把精力放在看一些无聊的电视剧,无聊的娱乐新闻……有时甚至一书已经在手,也常常因为静不下心来而作罢。

今天,孩子们充满期待,充满崇拜的眼睛,让我想到了王崧舟、窦桂梅、蒋军晶、何婕等这些底气十足的老师。他们在课堂上引经据典,挥洒自如,我想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我们在抱怨没时间读书时,他们却在与书为伴,一本本经典使他们充满智慧、充满激情、充满活力。

感谢孩子们给我敲响了警钟,让我顿悟:不读书何以为师?读书,应该成为教师一生中的必修课。惟有让读书成为习惯,让读书成为生活方式,不断地完善自己,提升自己的人生品味,才能超出“教书匠”局限,争取成为优秀的教师。











微信图片_20240102092622.jpg

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