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行员作为每家航空公司最宝贵的一种人力资源,肩负着确保航空安全的重任。飞行员作为航空业专业性非常强的群体,具有培养成本高、培养周期长的特点;因此,这类专业人才在市场的流动以及相关的培养模式一直备受业内关注。今年
3
月初,中国民航局飞行标准司发布的《中国民航驾驶员发展年度报告
2022
年版》显示,
CCAR121
部航司驾驶员总数仍在增长并呈年轻化趋势,但去年航司的机长流失依旧明显。此外,该报告还指出,到
2022
年末机长数量为
19,054
人,相比
2021
年的
19,418
人,减少了
364
名机长,占机长总数约
1.9%
。随着全球经济复苏,疫情过后全球客货运输对飞机的需求不断上升,对飞行员的需求也随之提升。面对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如何更好地培养更多优秀的飞行员进一步推动行业发展值得关注与探讨。
2018-2022
年中国民航每年驾驶员执照数量统计(飞机和直升机类别);单位:本
全球民航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
2022
年下半年至今,随着各国相继开放边境,出入境政策陆续放宽,长途出行的旅客数量进一步提升,各航司纷纷面临员工短缺现象,欧洲部分机场不得不在旅游旺季取消航班并限制乘客人数。航司希望通过提供更优厚的薪水待遇吸引专业人才,缓解劳动力短缺的问题。
美国航空
CEO Robert Isom
表示,美航将提高其
1.4
万名飞行员的薪酬标准。此外,廉航
Spirit Airlines
近期宣布了增加员工队伍的计划,其计划今年雇用数千名新员工。随着
各
航
司
继续在其航线网络上增加运力和目的地,预计今年
Spirit Airlines
将迎来
4000
多名新员工,他们当中包括飞行员、空乘、维修等不同岗位。
着眼欧洲,德国汉莎航空于
2022
年底开启招聘多达
2
万名新员工的计划,招聘工种主要为飞行员、技术人员、空乘人员等。英国易捷航空
(
EasyJet Airlines
)
于
4
月底宣布计划招募
200
名飞行学员,易捷航空旨在
2027
年通过新飞行学员计划雇用共
1000
名新飞行员,被选中加入该计划的飞行学员将接受大约两年的强化培训。易捷航空希望以此方式培养属于自己的稳定的未来飞行员;此外,易捷航空还着重招募女飞行员。未来三年,易捷航空计划每年增加一个
200
名学员的班级,为其提供源源不断的优秀人才。
相比欧美市场,亚太地区迎来更大的飞行员需求缺口。印度航空于今年年初签下
470
架飞机的破纪录超级大订单后,计划招聘超过
900
名飞行员和
4200
名空乘。放眼中国内地,新航季我国首都机场日均计划执行航班
1137
架次,较
2022
年夏航季基本持平。首都机场计划通航航点共计
186
个,其中客运点
179
个。除国内航线需求不断增长以外,港澳台地区航线在新航季也将迎来大幅增长,预计达到日均
43
班,较换季前增长超
150%
,其中中国国际航空计划在首都机场加密至中国香港的航线,海南航空及长荣航空分别恢复至中国台湾的航线。
港澳方面,自
2022
年
10
月起,为满足日益增长的旅行需求和未来航班计划,国泰航空举行多场招聘会吸引人才。国泰企业事务总经理黄文杰先生提到,提升运力是首要任务,国泰航空目标招聘约
4,000
名员工,包括
2,000
名空乘人员和
700
名飞行员。香港机场管理局于今年
3
月底公布香港国际机场今年
2
月份的航空交通量。
2
月期间,香港国际机场处理旅客量达到
210
万人次,同比飙升约
24
倍。货运方面,货运量和飞机起降量分别同比上升
6.7%
及
95.7%
至
290,000
公吨及
16,305
架次。自
2023
年起,澳门国际机场航班量稳步恢复。目前,澳门国际机场每日航班量已恢复至
2019
年同期的
7
成,日均客量回升至
9,000
至
10,000
人次,为
2019
年同期
3
至
4
成。
澳门民航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针对澳门航空业的本地特点,飞行员的人力资源一直面临全球化与本土化的问题:在澳门航空
1995
年初创时期,其飞行员主要来源于葡萄牙,占比达到
90%
以上;随着澳门的回归,其所拥有的飞行员国籍开始多源化,最多达到
27
个国家,但外籍飞行员比例依然占到
85%
以上。为了澳门航空业的长期稳定发展,培养本土专业人才刻不容缓。
澳门航空本地飞机学员计划
(
Air Macau Cadet Pilot Program)
从
2016
年开始启动至今已招聘了五批本地学员,第六批招生工作正在进行。第一批
10
名
cadets
在
2016
年
9
月开始在法国
ENAC
民航飞行大学接受培训,
2019
年完成所有飞行培训课程,正式成为澳航初级副机师并执飞航班;第二批
9
名学员目前在进行航线带飞状态;第三批
10
名;第四批
6
名;第五批
4
名(由于疫情及国际形势影响,第五批学员送到
CAFUC
(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简称
‘
中飞院
’
)受训,依托内地的航空资源,为澳门培养本土人才。中飞院做为世界最大的飞行员培养院校,全中国
95%
的飞行员从中飞院走出;第六批招飞目前正在进行中。
今年五一劳动节五天假期期间,往来澳门国际机场的旅客共
65,888
人次,飞机起降
572
架次,机场日均处理约
114
个航班机
13,178
名旅客,与
2019
年
“五
·
一
”黄金周相比飞机起降架次恢复
53%
,旅客恢复约五成。伴随着不断恢复的旅游市场需求,在每年坚持本土人才培养投入的同时也应考虑适当增加每一批培养的学员数量。
澳门需在培养本地航空人才和航空人才引进提前部署规划
为更好抓住疫情过后全球航空业复苏的机遇,促进未来澳门民航业高质量发展,本文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加快推动、长期稳定执行专才计划,为澳门航空产业培养本土航空专业人才
由于疫情影响,澳门航空机队人数从
2020
年的
275
人减少到
2022
年底的
175
人,缩减比例达到
36%
,带队机长人数从
108
减到
70
。在面对全球范围内疫情过后极速复苏的旅游市场对航空产业的巨大需求面前,全球各航空公司争相聘请、召回疫情前离职的本国飞行员以匹配各航司不断投入的运力,从而满足不断增加的旅客出行需求。在全球飞行员需求普遍较大的情况下,直接从第三国招聘飞行员特别是经验丰富的机长是极其不易的。因此,专才计划势在必行。澳门特区政府需建立澳门本地中学与中国内地民航高校交流沟通的桥梁,鼓励支持更多身体素质符合飞行员基本身体素质要求且热爱飞行、有意愿成为飞行员的澳门中学生在澳完成中学课程后前往中国内地民航高校培养深造。在完成相关飞行理论课程及实操训练取得飞行执照后方可作为本土飞行专业人才回澳门供职于澳门航司。通过坚持每年投入培养更多的澳门本地飞行专业人才,未来
5
年,随着前期培养的本地专业人才陆续取得相应的飞行执照后返回澳门服务澳门本地航司,澳门航司机队的本土飞行员数量将进一步增加,将更好地服务更多有中远距离出行需求的旅客,吸引更多游客从全球各地搭乘飞机到澳门这个世界级休闲旅游中心休闲度假,进一步拉动澳门旅游经济的发展。
第二、加强与粤港澳大湾区内航空专业人才的交流,吸引内地航空专业人才来澳门发展,助力澳门航空业复苏
长期稳定的执行专才计划,为澳门培养本土化航空专业人才的计划固然非常重要;但是,从一名副驾驶到机长的培训周期大约要
6
到
7
年,长期培养战略对解决澳门航空业专业人才问题能起到一定程度的辅助作用。但是,远水解不了近渴,短期内依然解决不了人力需求问题。回顾澳门回归祖国后其所拥有的飞行员国籍多元化的历史经验,解决人力需求问题除了注重本土化培养和全球化专业人才吸引之外,还需重视依靠内地,特别是粤港澳大湾区内的专业人才引进工作一直未被足够重视。澳门作为特别行政区最大的优势之一就是平台的作用,通过专才引进执照互认应该是一个较为合适且能够在短时间内缓解人才需求问题的有利举措。
第三、建议澳门特区政府给予已持有蓝卡的专业人才更便利的证件续签及更新流程,助力他们更好地服务澳门航空产业发展
对于已持有澳门工作签证(蓝卡)并服务于本澳航空产业的中国内地专业人才,建议澳门特区政府给予这类专业人才相应的快速更新或延迟逗留时间等方式方便他们在澳门服务澳门的航空产业。在疫情缓和及国际航空产业复苏的前三年,本土飞行员的培养不能极大程度满足极速复苏的澳门航空产业及旅游业所带来的需求,澳门政府适当的支持持有蓝卡的航空专业人才继续留澳门为本澳航空产业服务及依托祖国大陆及粤港澳大湾区引进部分中国内地及国际化航空专业人才助力疫情复苏初期澳门航空及旅游产业的发展。
http://news.carnoc.com/list/586/586575.html
航空业员工短缺现象预计将持续到
2023
年
http://news.carnoc.com/list/595/595125.html
汉莎航空启动招聘
2
万名新员工
http://news.carnoc.com/list/600/600463.html
印度航空拟招聘超
4200
名空乘及
900
名飞行员
http://news.carnoc.com/list/601/601880.html
新航季首都机场港澳台航线将大幅增长
http://news.carnoc.com/list/592/592913.html
国泰航空拟招
2000
名空乘、
700
名飞行员
http://news.carnoc.com/list/601/601956.html
香港机场
2
月处理旅客量
210
万人次
同比升约
24
倍
http://news.carnoc.com/list/603/603413.html
这家航司计划到
2027
年招募
1000
名新飞行员
(作者
林博俊,
澳门科技大学管理学系
博士研究生;
齐羽,
粤港澳大湾区航空交流协会副理事长、
博士;
简浩贤,
香港人才管理与发展学会主席
、
博士)
(编辑:李季威 校对:王亚玲 审核:程凌)
制作单位:中国民航网 办公电话:010-87387061 传真:010-67355289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十里河2264信箱中国民航报社 邮政编码:100122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市安理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