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链接
link管理
链接快照平台
  • 输入网页链接,自动生成快照
  • 标签化管理网页链接
相关文章推荐
寂寞的茶叶  ·  zulu@17 — Homebrew ...·  1 月前    · 
精明的饺子  ·  VS ...·  2 月前    · 
纯真的熊猫  ·  ReflexCES XpressSX ...·  3 月前    · 

本期撰稿人: 陈大明 中国老子文化研究中心执行副主任、秘书长,老子学院(研究院)研究员

李晓英 周口师范学院老子暨中原文化研究中心教授、博士

传承优秀文化,解读历史经典,开启智慧之光。今天,我们共同学习《道德经》第三十八章。

老子说: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这一章是《道德经》中“德经”第一篇,自然把“德”作为论述的重点,从上德与仁、义、礼的对比中肯定了大道治国的合理性。讲述了仁、义、礼是文明退化和衰败的产物,为了拯救文明,必须回归大道和上德。全章分三层,咱们逐层分析。

第一层,开篇至“则攘臂而扔之”。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上德,最崇高的德,这里指具有上德的人。德是老子提出的基本范畴,与道相对应,是道在人类社会中的具体体现和表现形式。老子在这里把德分为上德和下德,上德是最高层次的德。不德,不刻意标榜自身有德。是以有德:有德,保有德,意思是具有上德的人已经得道,上德是得道后的自然表现,用不着再刻意讲究形式上的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下德,与上德相对,处在下一层的德,指具有下德的人,他们未能得道,往往追求形式上的德。不失德,不离失德,意思是具有下德的人未能得道,追求背离道的形式上的德,因此,才是丧失了德。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得道的、具有上德的人深悟道的基本属性是“无为而无不为”,所以顺任自然而不刻意作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尚未得道的、具有上仁的人虽然刻意作为,但是出于无意。上义为之而有以为:“无以为”和“有以为”说的是有没有刻意造作。“无以为”指得道的、具有上德的人顺任自然而不刻意作为,“有以为”指没有得道的、只达到上义层次的人违背自然的刻意作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莫之应,莫应之,没有谁响应。攘,撩起、挽起。扔,用强力拽牵,比喻强迫人服从。意思是标榜上礼的人刻意作为,无人响应,就挽起衣袖,伸出双手拉人,强迫人们服从。

在第一层,老子把德分成上德、下德。上德是第二十一章所说的“孔德已容,惟道是从”的孔德、大德,是道降落到人世间的表现。对道体悟得越深,德行就越厚,越能够厚德载物。下德与仁、义、礼一样,都是失道后的产物。因为德是道在人世间的表现,老子告诫的对象主要是侯王,而道又具有“无为而无不为”的基本属性,为了让肩负治理国家和社会职责的侯王明白这个道理,老子自然就把上德、下德、仁、义、礼与“无为而无不为”联系起来分析,于是就有了“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的阐述。

第二层,从“故失道而后德”至“而愚之始”。故失道而后德:丧失了大道然后才有所谓的德,这里的德指的是上文提出的与上德相对的下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仁、义、礼都是道和德沦丧后的人为产物,而且每况愈下,一个不如一个。

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忠信,真诚、信用。薄,浅薄、衰减。乱之首,祸乱的根源、魁首。意思是“礼”这个东西的出现,标志着忠信的衰减和祸乱的开端。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前识,指预设的种种礼仪规范。华,浮华、虚华。愚,愚钝。意思是预设的种种礼仪规范,都是道的虚华表象,而不是道的实质,这样做才真正是愚昧的开始。

在第二层,老子指出在人世间由上德到下德,再到仁、义、礼的逐层退化,越往下,人们的造作虚华越多,离道越远。伴随这种失道后的逐层下滑,侯王在治理国家和社会时也渐渐由“无为而治”变成以逐渐背离道的,虚伪的仁、义、礼治理国家和社会,充斥其中的自然是造作妄为、胡作非为。因为,这不是以道治国,不是把握住了“道”“无为而无不为”基本属性的治国理政,而是背离抛弃了大道后,只剩下虚伪的仁、义、礼的造作妄为。所以,老子一针见血地指出:“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也。”庄子则更进一步发挥为:“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则是非窃仁义圣知邪?”那些偷窃衣钩这种小物件的人遭到刑杀,而盗窃国家的人反倒成为诸侯,诸侯的门里就有仁义了。这岂不是盗窃仁义圣智了吗?让这样借仁、义、礼之名而行盗窃国家之实的伪君子治理国家和社会,天下大乱、征战不已、民不聊生就是必然的了。所以,老子才无比沉重地感叹“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

第三层,从“是以大丈夫处其厚”至结束。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大丈夫,指真正得道的人。处其厚,立身敦厚。不居其薄,不居于轻薄。意思是真正得道的人持守道而摒弃虚浮的礼,立足于厚重,远离轻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意思是得道的人追求内容的朴实,摒弃形式的虚华,持守厚实的道与德,抛弃虚华浮夸的礼,立足真实,远离浮华。故去彼取此:去,离开。取,选取、趋向。意思是舍弃薄华的礼,施行厚实的道与德。

这一层老子进一步说明,自己不是不要仁、义、礼,而是坚决反对借仁、义、礼之名而行其私,用虚伪的仁、义、礼欺骗世人、糊弄百姓。表面看来,老子似乎激烈地批评了儒家,实际上老子批评的是道德实践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不一定是儒家的伦理道德内容本身。从孔子的相关论述看,他的观点和老子对自然品德的追求有相通之处,二者并不对立。

这一章老子以“上德不德,是以有德”领起,着重阐释上德、下德、仁、义、礼的不同层次、不同作用和产生的不同结果。下德、仁、义、礼相继出现,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呈现出逐层下滑的趋势。其中“无为而无以为”最上,其次是“为之而无以为”,再次是“为之而有以为”,最次是“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老子对这种逐层下滑所带来的不同结果有着清醒的认识,与第十七章针对世风提出的“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一样。正如陈鼓应先生所说:“‘下德无为而无以为’即‘太上,下知有之’,‘上仁为之而无以为’即‘其次,亲而誉之’,‘上义为之而有以为’即‘其次,畏之’,‘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即‘其次,侮之’。”

老子看到了这种逐层下滑对社会的危害,抨击了浮华虚伪的仁、义、礼对自然道、德的破坏,认为“孔德之容,惟道是从”(第二十一章),道与德先天而生,顺应自然,没有私欲,而仁、义、礼后天而生,出自人为,伤害人的天性,是对道、德的根本破坏。因此,即便是那些制定仁、义、礼的所谓先知们,也不过是看到了道表面的虚华,没有把握道的实质,这已经是愚昧的开始了。所以,真正得道的大丈夫必须抛弃浅薄虚华的“礼”,施行厚实质朴的“道”。

在老子看来,真情实意用不着刻意去操作。《庄子·庚桑楚》里说:“蹍市人之足,则辞以放骜,兄则以妪,大亲则已矣。”意思是说,误踩了街市上人的脚,要向人家赔礼道歉,误踩了哥哥的脚,给他吹吹摸摸就行,误踩了父亲的脚,就什么表示也不用了。这就是说,真情用不着刻意操作。冯梦龙在《古今笑史》里说,常熟有个叫周木的人,父亲早晨睡得正香,他敲开门进去问安,父亲没有理他。待一会儿他又去问安,被父亲骂了一顿,说我本来睡得好好的,你为什么老是来打扰。可见,真情实意一造作反而就虚假了。人们常说“礼多人不怪”,这是对外人而言,对家人恐怕不适用。对外人适用的前提是对方是外人,把对方看成外人本身就是一种不信任,所以老子认为讲究虚伪的礼仪是忠厚诚信淡薄之后才做的,不值得在社会上提倡。

综上所述,这一章论述由道到上德、下德、仁、义、礼的下滑过程,说明下德、仁、义、礼的产生是丧失道、背离道的结果,虚伪狡诈、浅薄浮华的礼是诱发动乱的祸首。老子揭露并批判这种失道背道行为,主张大丈夫应当悟道、体道、得道,摒弃浮华浅薄,养成敦厚朴实的上德品格,坚守厚朴直纯的天下大道。(记者 黄佳 整理)

责任编辑:常乐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