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下午,2023年国家大剧院"五月音乐节--走进城市副中心公益演出"在北京艺术中心绿心露天剧场举行,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歌剧演员队携手中国音乐学院中国乐派国乐团,共同为副中心的建设者以及社会各界观众献上了一场醇厚的艺术盛宴。
绿心露天剧场是北京艺术中心首个完工并具备演出条件的剧场,悠扬的乐声飘扬在初夏和煦的微风中,传递着艺术的美好与感动,表达着对城市副中心一线建设者的敬意,也见证着国家大剧院"一院三址"格局的阶段性成果。
奔绿心露天剧场 赴一场音乐之约
2009年创办的五月音乐节是国家大剧院倾力打造的室内乐演出品牌。每年五月,大剧院都会集中策划推出一系列室内乐演出,以鲜明的主题策划、强大的演出阵容和丰富的曲目编排,为观众们带来一年一度的室内乐盛宴。从2012年开始,五月音乐节突破音乐厅的场地限制,策划推出了系列"走出去"公益演出,艺术家们来到社区、学校、医院、车间、博物馆等城市各个角落,与广大市民共享音乐之美。目前,五月音乐节公益演出已成功举办九届,演出170余场,惠及近3万名观众,实现了"让音乐流淌在城市的'血脉'中"这一愿景。
此次"走进城市副中心公益演出"由国家大剧院、北京城市副中心投资建设集团共同主办。演出在一曲民族管弦乐《庆典序曲》中拉开序幕,锣鼓、唢呐交织齐鸣,热烈欢腾的旋律瞬时点燃了在场观众的热情。接着,《节日序曲》《凯旋进行曲》《第二号爵士组曲》中的"第二圆舞曲"以及人们耳熟能详的《渔舟唱晚》等中外名曲轮番奏响。管乐八重奏组曲《罗密欧与朱丽叶》以丰富变化的和声展现着音乐的抒情叙事,令现场观众在音符之美中如痴如醉。而琵琶名曲《彝族舞曲》,则带观众沉浸在彝家山寨迷人的夜色和人们欢乐舞蹈的场面之中。
随后,国家大剧院歌剧演员队的歌唱家们登台献唱。《春天的芭蕾》《延安颂》,女高音歌唱家婉转悦耳的歌喉以及男高音歌唱家大气磅礴的嗓音赢得了现场观众热烈的掌声。
中国音乐学院中国乐派国乐团以诠释中国乐派经典作品为宗旨,一首优美柔和的《瑶族舞曲》,奏响了能歌善舞的瑶族人民的生活情貌。演出以脍炙人口的《花好月圆》结尾,艺术家们用饱含深情的演绎,为观众勾画出对美好未来的共同憧憬。在经久不息的掌声中,熟悉的旋律再次响起,返场曲目《我的祖国》让现场观众情不自禁地齐声合唱,也将演出的现场氛围推向了高潮。
精彩纷呈的节目让在场的观众尤其是副中心的建设者们备受鼓舞。北京城市副中心投资建设集团的一位工人表示:"在紧张的施工之余,公益演出为我们带来了轻松与欢乐,我们也将把这份热情传递到工作当中,更加积极地投身到项目建设中,为城市副中心的发展添砖加瓦!"
台下,副中心党工委管委会的职工代表,劳模、五好家庭、青年教师等模范代表,以及北京艺术中心参建单位的职工代表观看了公益演出。在城市副中心的建设中,他们勇挑重担、攻坚克难,以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挥洒汗水、默默耕耘。在他们的辛勤努力下,北京艺术中心、城市副中心图书馆、大运河博物馆三大文化建筑拔地而起。
北京艺术中心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 文化粮仓"开仓"在即
剧院是城市的文化载体,也是群众的精神家园。北京艺术中心作为城市副中心的文化地标之一,在服务北京"四个中心"功能建设、京津冀的协同发展规划中肩负重要使命,自筹建以来便备受关注。2023年,是五月音乐节第二次走进北京艺术中心进行公益演出。与两年前不同的是,今天的北京艺术中心已是一片生机盎然,演出场地也从忙碌的"建筑工地"变成了崭新的"露天剧场"。
"绿心露天剧场是北京艺术中心首个具备演出条件的剧场,在三大文化建筑的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之际,我们为大家奉上一场精心策划的演出,向建设者们致敬,也向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关注表示感谢。"相关负责人介绍,北京艺术中心预计2023年9月底完成竣工验收,10月正式开幕运营,届时,国家大剧院"一院三址"新格局将正式形成。本场公益演出,也是北京艺术中心在正式开幕前献给观众的"见面礼",让大家对于未来北京艺术中心的开幕充满期待。
北京艺术中心坐落于京杭大运河北岸的城市副中心绿心森林公园内,远远望去,犹如一艘扬帆的巨轮航行在运河之上。建筑整体外观沿用了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单脊双坡屋顶,形似码头岸边的粮仓,而剧院的设计灵感正是源于通州古粮仓和运送物资的船舶--在流淌千年的大运河畔开辟出一片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艺术空间。
北京艺术中心总建筑面积12.535万平方米,容纳歌剧院、音乐厅、戏剧场、小剧场等四个室内剧场和一个露天剧场。紧邻运河边的露天剧场格外吸睛,舞台呈扇形敞开式设计,进深约16米,宽度最宽处约40米,表演区域屋顶采用悬挑结构。露天剧场固定坐席650座,可拓展区约850座。5组沉浸式音箱构成的沉浸声系统,使露天剧场的沉浸式区域高达80.8%。国家大剧院对这个颇具特色的户外森林剧场的未来规划也高度重视,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此处将打造成户外音乐节、沉浸式戏剧演出、数字增强视觉展示等时尚体验的创新之地,让观众沉浸在大自然的包围下,享受更为鲜活、自由、多元的艺术体验。
据悉,未来北京艺术中心在运营模式上,将进行分众化、差异化经营。在坚守国家大剧院的经营宗旨、发展理念、艺术标准的基础上,北京艺术中心将推出音乐剧、家庭亲子等更多类型的演出,围绕年轻受众的艺术审美精心策划,呈现更多现代艺术形式,满足年轻观众对新类型、新场所的新期待。北京艺术中心将拓展国家大剧院的产品体系,构建更加包容开放、充满活力的艺术产品生态。
此外,围绕北京"四个中心"城市战略定位,北京艺术中心还将打造"全时空艺术节",全方位探索多元空间、时间与舞蹈、音乐、戏剧、视觉、文学等不同艺术形式链接的可能性,让北京艺术中心成为综合艺术体验地,让每一个生活在北京以及周边的人都能走进来,全时间、全空间、沉浸式地体验艺术与生活之美。
当繁星亮起,这场幕天席地的公益演出也落下了帷幕。大运河碧水汤汤联京畿,这份艺术的温暖与力量也必将以"文化粮仓"为源,在城市副中心的绿地上生根发芽,进而辐射津冀等更多区域,传递给即将到来的更多观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