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链接
link管理
链接快照平台
  • 输入网页链接,自动生成快照
  • 标签化管理网页链接

大家知道中国电影票房从94年引进好莱坞大片以后才算有了相对靠谱的统计数据。那么,94年之前电影发行和票房统计到底是如何操作的呢?

那都是一笔糊涂账了。最近从网上看到一些《唐伯虎点秋香》当年风靡一时的相关电影年鉴资料,或可从中管中窥豹,了解当年票房统计的相关情况。

--------------------------------------------------------------------------------------

说起来,《唐伯虎点秋香》是我最喜欢的电影之一。

500

这部电影是1993年香港暑期档上映,也是当年香港电影年度票房冠军。

500

这部电影是周星驰无厘头喜剧的巅峰之作,甚至没有之一。 若论纯粹搞笑,只谈搞笑程度,不谈其它诸如思想性等,纯粹作为娱乐的电影来说,《唐伯虎点秋香》是登峰造极,整个中国电影史上恐怕都没有哪一部比它更好玩的了。

我个人看过次数最多的电影,就是它了。从小到大,在各种电视上,长途车上,当年的网吧......这部电影实在,不记得看过多少回了。

最妙的是,这部电影和《西游记》一样,无论你从哪个地方看起,都能津津有味地看下去。据说网络初起,周星驰的电影除了《大话西游》各种段子被大家在BBS上玩遍了梗,《唐伯虎点秋香》段子也是最受欢迎的。诸如“左青龙、右白虎”对王之王对穿肠,小强啦、还有那段节奏性很强的打击乐,太多太多了......

好了,闲话就此打住。接下来咱们认真看看当年《唐伯虎点秋香》在内地是如何发行放映的。票房又有多少?

现在电影票房,有国家专门机构负责统计,按照合同规定分账,清清楚楚。

当年电影发行可不是这样。94年《电影文学》有篇文章介绍了《唐伯虎点秋香》在内地发行情况,看下图。

500

从中可知, 《唐伯虎点秋香》为合拍片,由中国电影合作制片公司和香港永盛电影公司(就是向华强兄弟俩)联合摄制,所以女主角是内地的巩俐,中制公司也有出资。内地版权就和永盛公司没有关系了。

那么这个中制公司是什么来头呢?这是专门负责中外合拍片摄制的公司。当然,中港合拍片也属于其负责。

《唐伯虎点秋香》内地发行就是中制公司和各家省级发行公司自己谈,这和后来全国统一发行就不一样。上图说的是天津市发行放映协议。

还有其它省市的,具体怎么样呢?咱们看这个,宁波的情况。

500

宁波市是计划单列市,所以单独买来了《唐伯虎点秋香》的电影放映权,19.6万。

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19.6万买断这部电影在宁波的放映权。后面具体能卖多少票房和片方就没关系了,赚多少是我的事,赔多少也是我的事。

所以,当时电影发行是和各省市(应该也包括宁波这些计划单列市)分别谈判,大家估摸一下这个地区可能的票房,然后谈个合适的价钱,一次性买断版权费。行不行,定下来就拉倒。

其它省市的情况,咱们再看看上海94电影年鉴资料。

500

500

这个资料显示了1993年度上海票房共计1.2亿,但具体每部电影票房没有准确数据。那我估计作为票房第一的《霸王别姬》和第二《唐伯虎点秋香》估计至少500万起。

500

然后这是郑州市,38万独家租断,意思就是38万拿下《唐伯虎点秋香》在郑州的放映权了。郑州最终票房是80多万。可以看出,这笔生意赚大发了。当然电影院放映也有成本。

这主要是因为《唐伯虎点秋香》当年大受欢迎。

500

看看,黄牛票都出来了。这个是发生在上海的情况,黄牛票最高炒到80元,1993年的80元,差不多有普通工人一个月工资了吧?

从上面几个具有代表性省市的买断发行情况可以看出,《唐伯虎点秋香》在内地发行放映是各省自己谈,所以上映时间先后不一。天津9月就拿下了放映权,郑州在12月才闻风而动。

其实这反映了当年内地电影放映的传播情况。当时没有网络,都是一线城市先来,然后到二线,到各省省城,再从省城传播到地市,口碑层层传播。

那最终的票房到底怎么样呢?其实还是个糊涂账。 最关键的是,各省市汇总的票房很可能存在造假,比如本来是有100万票房,那我只报70万,80万。为什么呢?因为票房太高,下一部电影买断版权费用肯定也会水涨船高啊。所以要少报一点。

93年内地电影市场据说《霸王别姬》是票房第一,最终统计票房据说有5000多万,当然这个数据也不一定真实。

《唐伯虎点秋香》在内地没有具体票房,估计上海北京至少500万起,郑州这样的中原三线城市都有近百万级别,其它经济强省省会城市估计至少百万,但是具体到哪些城市有放映,现在也说不清楚了。

不管怎么说,《唐伯虎点秋香》在内地票房应该是接近《霸王别姬》。

真是一段混乱的历史时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