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接下來我們迎來了大航海時代,《航海王》、《火影忍者》及《死神》便是第二代的台柱,這六部作品的影響力非常深遠,甚至獲得金氏世界紀錄以及成為國定紀念日的殊榮。其中《航海王》帶給了我們一個如同海洋一樣多元寬廣的世界觀,主角群們沿途上遇到的各個組織與國家都有著自己的文化和制度,在這部以海盜、政府及革命軍建構出男子氣慨濃烈的舞台上,女性角色並未被抹滅;雖然這部作品中有著諸多誇張描繪的女性軀體形象,然而女性還是能以多元的姿態展現出自身的實力及撐出自己的舞台。
主角群中唯二的女性羅賓與娜美顛覆了以往的性別分工,娜美擅長觀察天氣及繪製海圖,扮演著領航員的工作;而找回貫穿整部作品中「消失的100年」這個沉重的責任則是落在了羅賓身上。領航員與考古學家雖然並非壓倒性的力量,卻是整部作品的局勢變動中至關重要的存在。不得不提的是,這部作品對於跨性別及酷兒族群的友善。在海底大監獄有一個樓層存在著一個由「人妖王」伊娃柯夫建立的樂園,他所提出的「新人類主張」便是對於多元性別及自我認同的宣示;以及之後對於香吉士的訓練中,得到香吉士的敬重與認定都可見作者對跨性別角色的友善。不論這部作品是否在其他面向上同時強化了性別迷思或刻板印象,我想作者也同時為女性及酷兒角色們開拓了一個寬敞的航道。
接著我們來談那些風靡了幾個世代,至今仍然老少皆知的作品。許多有趣的性別議題也深藏其中。《小丸子》班上的每個同學都非常有特色,美環與前田在班上總是擔綱因為外貌而遭受到不平等對待的角色。當然,美環對於花輪的過度追求,在有趣之餘,如果放在現實生活中,可能就是一種騷擾了。在討論霸凌的議題時,教學現場也時常借用《哆啦A夢》中的角色互動,這部作品在展現各種創意新奇的科學道具時,同時也能透過角色間的互動與詮釋體現性別平等的價值。其中有一集的標題叫做<娘娘腔與男人婆>,描述大雄因為不符合傳統的性別期待,而受到霸凌。他問哆啦A夢:「告訴我到底什麼叫做『像男生』呢?」,而哆啦A夢告訴大雄:「說不定根本就不是你的錯,而是這個世界錯了呢?」對話中大雄對於社會結構及個人經驗的控訴非常動人。
參考資料:《動漫社會學:別說得好像還有救》,
fallengunman
,
千翠
,
楊若暉
,
弦琅
,
科科任
,
陳莞欣
,
elek
,
阿橘
,
林穎孟等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