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链接
link管理
链接快照平台
  • 输入网页链接,自动生成快照
  • 标签化管理网页链接

以“ 管办分开 ”著称的申康模式,在新医改启动以来,尤为全国卫生同行所关注。在这一管理模式下,申康医院发展中心近年来启动了以促进所属23家三甲医院信息共享为目标的 医联工程 。与探索 管理体制 上的“管办分开”模式相比,作为支撑这种管理模式的信息化工程,医联工程同样是一个十分大胆的试验。

医联工程 ”自2006年10月开始启动,当时提出的建设理念是: 共享、共建、共赢。”上海市申康发展中心医疗事业部主任、医联中心主任于广军具体解释说,“首先,共享是我们的核心,我们要共享各个医院的诊疗信息,包括医嘱、费用、检验检查报告、医学检查影像等,还要实现跨医院的协同服务; 其次,共建是基础,要实现共享需要提升各家医院的信息化水平,所以我们是以共建作为基础,建设数字医院示范医院,总体提升所属医院的信息化建设水平; 第三,我们的最终目标就是要实现共赢,要实现患者、医院、医务人员、经营管理者、政府等多方的共赢。”

上海市“医联工程”启用瑞金医院、仁济医院、新华医院等16家市级医院之间率先得以实现信息共享。至今年年底,“医联工程”的范围将从目前的16家进一步扩大到包括市儿童医院、市第一妇婴保健院在内的23家市级医院,并与卢湾、长宁、闸北等区的二级医院和 社区卫生服务 中心进行联网,为医疗资源的纵向整合提供信息化支撑。

各联网医院陆续完成初验

上海 医联工程 是为所辖市级医院之间建立的一个信息交换共享集成平台。

该平台将与各所辖医院的信息系统联网衔接,以就诊患者个体为本,在医院之上建立电子诊疗信息档案,实现跨医院的对患者临床诊疗信息的共享。

在“医联工程”启动之前,一些联网医院根据自身的情况对医院内部的信息系统进行了整合。例如仁济医院,原本存在东、西两院以及不同科室之间的8个独立运行的系统。仁济医院院长范关荣牵头,专门进行了这一课题的研究。

在数字健康支撑平台的支持下,该院最终针对分布于东西不同院区同时独立运行的8大主要信息系统进行了有效整合,把原来只能分别依存于不同信息系统的病人相关数据整合到相应患者记录中,所有的数据都即时地归类到具体的患者名下。“8合1”保证了该院信息系统在联网中的数据质量和运行的稳定。

今年1月,该院初步完成“医联工程”初验。

联网医院可调阅影像

医联工程 ”启用后,凡本市持社保卡就医的患者在“医联工程”医院就医时,经授权的医生可以通过医生工作站调阅该患者近1个月来在本院以及其他15家医院的就诊记录、门诊处方、住院病案首页、检验检查结果,并可以调阅到在瑞金医院、市一医院等8家市级医院拍摄的部分医学影像。

根据市卫生行政部门有关医学检验检查互认的有关规定,这名医生还可以在确保医疗质量的前提下,对其他医院检验检查结果给予“认同”,以减少不必要的重复检验检查。

医院患者实现双赢

医院之间重复检查一直是患者反映强烈的一个问题。医疗实践中,各医院检查结果的可靠性受到医院设备、医疗水平、患者疾病状况及其发展演变、医疗责任承担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因此,出于自身经济利益及自我保护意识,国内医院普遍对其他医院的实验室检查结果不予承认。与此同时,医疗机构的信息“孤岛”现象也造成了大量的浪费,各个医疗机构为了维护自己的信息系统都付出了极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信息共享之后,医生可以更全面地掌握患者以往的诊治情况,进而拟就更安全、准确、有效的医疗措施;另一方面,患者也可以减少在不同市级医院间或较短时间内的重复检查,大大节省了医疗费用。

信息共享可调阅内容

●患者近1个月来在本院以及其他15家医院的就诊记录、门诊处方、住院病案首页、检验检查结果

●8家市级医院拍摄的部分医学影像

16家市级医院今起实现信息共享

瑞金医院 仁济医院 新华医院 华东医院 市一医院 市六医院 市九医院 市十医院 市三医院 龙华医院 曙光医院 岳阳医院 市中医医院 市胸科医院 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

7家市级医院年底前实现信息共享

市儿童医院 市第一妇婴保健院 市肺科医院 市精神卫生中心 市口腔病医院 市眼病防治中心 市皮肤病性病医院

8家市级医院可调阅拍摄部分医学影像

瑞金医院市一医院 新华医院 曙光医院 岳阳医院 胸科医院 儿童医学中心市公卫临床中心

广、大、新

据于上海市申康发展中心医疗事业部主任、医联中心主任广军介绍,目前,上海医联工程覆盖了申康中心所属的23家市级三甲医院及所属6家分院的医疗信息横向共享,并与上海长宁、闵行、卢湾、闸北等4个区级卫生信息平台实现纵向互联,为横向与纵向两个方面的信息互通与业务协同搭建了桥梁,为新的医疗保健服务模式的诞生奠定了信息化基础。

“利用信息化技术把这些医院患者就医的信息链接起来,避免了不必要的重复检查、检验和用药,从而大大降低患者的就医成本,缓解病人‘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可以用广、大、新这三个字来形容医联工程。”于广军说。

具体而言,“广”是指临床信息共享范围广,覆盖了23家市级三甲医院及所属6家分院; 接入系统总计104个,包括各医院的HIS、CIS、LIS、PACS、RIS等; 覆盖的终端包括门诊工作站约3000台、住院工作站约1300台。

“大”是指共享信息及调阅量大,截至2009年年底,医联工程已经为1300万患者建立了诊疗档案,其中社保患者425万; 可调阅的诊疗记录达到了4000万个,处方明细1.6亿条,病案82万份; 可调阅的检验报告1500万张,检查报告150万张; 截至2009年9月,上传的影像数据存储量总计17TB。

“新”是指医联工程属于国内首创,是先行者,国际上也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供借鉴。医联工程在国内率先实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临床信息整合,将分散在各医院各系统的割裂的信息整合成患者的诊疗档案。“我们率先采用IHE架构,使用了自主创新的数据交换平台CuteInfo,尝试了医院端的医疗整合平台DOP。”于广军介绍。

病人、医生、管理者多方受益

医联工程 实现了“一卡、一库、一网、一平台”以及若干协同服务功能,即一个可在所属市级医院通用的就医卡( 医保 患者使用社保卡、自费患者使用医联卡),一个包括患者基本信息、临床信息和管理信息的中心数据库,一个连接各医院的网络,一个医院间临床信息共享平台,以及网上查询检验报告、跨院调阅信息、医疗安全提醒、影像即时通等服务功能。“经过两年多的探索和推广,今年医联工程的重点是深化应用、拓展提升。”据于广军介绍,“主要是在面向病人、面向医生、面向管理这三大方面不断深化应用。”

在服务病人方面,宗旨是让病人获取到更加便捷的 医疗服务 。首先是要实现“一卡通”。上海社保卡作为统一就诊的凭证,实现了“一卡通”; 但自费病人并未纳入这个体系。为自费病人服务的“医联卡”应运而生,自费病人不再需要手捧一堆卡,周旋于各家医院之间了。一张印有“医联工程”标志的就诊卡,拥有统一的编码,在一家医院办理,可以23家医院跨院通用,不需要任何附加费用。医联卡既方便了外来人员等自费患者,又避免了重复办卡的问题,为患者节省医疗开支。据悉,截至目前已经发卡280万张。

其次,病人可以网上查询或通过市民信箱接收检验报告,减少了患者的往返奔波。据统计,每月被查询或接收的检验报告约3000份。医联工程的门户网站——医联网还提供了一些医疗机构临床特色的信息,方便患者就医。

在服务医生方面,于广军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一是临床信息共享的功能 ,病人就医时,医生能查询到该病人以往就诊的临床信息。门诊或住院的医生在工作站轻轻一点,就能查阅病人在联网医院的处方、检验报告、住院病案、影像和诊断报告等信息。

二是急诊辅助系统 ,尤其是急救病人,在身份不明、没带就医卡的情况下,医生可以通过姓名来检索,进而查询到病史资料,为医生准确诊治提供一种帮助和支持。急诊: 在特殊情况下,协助医生定位患者身份,快速查阅病史。据统计,急诊辅助调阅的次数已有9000多次。

三是治疗安全提示 ,这是对原有的用药安全提示功能的进一步提升,原有的用药安全提示仅仅是针对本次用药的配伍禁忌,新开发的治疗安全提示则是基于病人诊疗档案的,将用药、病人特征、病史全部关联起来,全方位地提高治疗安全。

四是搭建了一个医生之间相互交流的网络平台 ,包含了IM(即时通信)软件所具备的各项通信功能,如文本、语音、视频、文件传输等,可针对具体的某个业务进行交流探讨,并能与医院信息系统实现整合。譬如通过影像即时通,不同医院之间的医生可以在自己的医生工作站中进行业务交流,实现远程医学影像数据的传递、浏览和协同诊断。“下一步,我们打算针对一些疑难杂症开发出网络会诊的功能,免除患者的往返奔波之苦。”于广军说。

在面向管理者方面,医联统计分析系统可实时采集和分析医疗业务原始数据,监测评估医疗需求和医院的运营情况,为医院管理提供决策依据,提高管理效率。其主要包括关键业务指标、常规报表、深度分析挖掘、运行情况监控等,用以为办医主体申康、医院院长以及一些重要的职能部门(比如: 医务处、财务处等)提供服务,对医院的运行情况、绩效情况进行监测,并及时反馈给医院的管理者; 此外,还有物资管理系统、财务成本核算系统和财务分析系统等。

上海申康医联工程大事记

● 2005年9月,申康中心成立后,开始酝酿实施医联工程项目,实现所属医疗机构临床信息的共享,对有限的医疗资源进行整合利用。

● 2006年10月,申康中心率先启动上海市医联工程系统的建设。

● 2007年8月,在上海市科委的组织下,与万达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瑞金医院、长宁区社区卫生管理中心、闸北区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中心等单位一起申请获得了科技部“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项目支持。

● 2007年12月底,8家医院联网试运行。

● 2008年3月1日起,临床调阅平台启用。

● 2008年12月底,覆盖到23家市级医院。

● 2009年3月,医联卡正式投入使用。

● 2009年11月,急诊辅助、统计分析系统、影像即时通试运行。

● 2009年,试点连通长宁、闵行、卢湾和闸北四个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