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0月16日,是华东师大73周年校庆日,也是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60周年的纪念日。
在这个特殊日子来临之际,我们怀念一位老人。他是“两弹功臣”,华东师大首位院士乔登江。60年前,他和战友们升起了中国第一朵“蘑菇云”,“东方巨响”震惊了世界。
蘑菇云和《人民日报》号外
乔登江,著名核物理学家、核技术专家,我国核爆炸理论、效应、核试验安全和抗辐射加固技术研究的开创者之一。
隐秘而伟大。先后参加过25次核试验,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第一次原子弹空投试验,第一次导弹核试验,第一次氢弹爆炸……所有这些“第一次”乔登江都参与其中。他不顾个人安危,深入核爆炸现场,解决核试验效应和安全的关键问题。
作为我国参加核试验次数最多的科学家之一,他将艰苦备尝的实践升华为理论,归纳总结积累的技术成果和数据,先后获国家级科技奖9项、部委级科技奖7项、出版学术专著5部,留下了270多万字的“真经”,为国防科技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
乔登江87载春秋岁月走完传奇一生。他9岁为躲避日军轰炸右眼失明,21岁秘密加入地下党,35岁投笔从戎,从江南水乡奔赴“死亡之海”罗布泊,扎根大漠艰苦奋斗数十载。60岁因癌症切除一肾,离职休养,他离休不离岗,勇做科研“义工”,强忍病痛继续研究核技术。69岁,在离休9年之后,高票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是工程院第一位离休后当选的院士。
82岁乔登江再披戎装,被中央军委授予文职特级军衔。84岁时写下壮志豪言——
人过八十尚能饭,愿为国防献终生
!
乔登江在华东师大办公室
培养扶持年轻人是乔登江一直的心愿。71岁时,他被聘为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讲台上这一站又是十七年。他坚守教书育人、科研攻关的阵地,直到病逝前几天还在为学生批改论文,用生命践行了“求实创造,为人师表”的校训精神。
乔登江指导研究生做实验
2015年4月17日,乔登江身体已很虚弱,但他仍在为博士生评阅博士论文
在华东师大,乔登江主要从事电磁辐射安全研究。他每周都来学校上课、指导课题,参加各类教研交流活动。
在华东师大工作17年,他指导了7名博士生、27名硕士生,前后承担了11个科研项目,发表了45篇科研论文,完成了12 篇国防技术报告,申请了1项国家发明专利。
乔登江与学生在一起
2012年6月,已毕业的研究生回学校看望乔登江
作为两弹功臣,他谦和低调;作为导师,他身体力行;对待科学研究,他一丝不苟;对待名利得失,他淡泊超然。
乔登江言传身教,其高尚的品德和精神令人动容。他生活简朴,谢绝了学校提出的各种院士福利,每月千余元补贴也用来资助学生。
2013年,他拿出50万元积蓄捐赠,以“登高”为名,设奖助学金。
他坚持不用自己的名义设立,要求学校不宣传不报道。
2013年5月,乔登江捐款50万元在物理系设立“登高”奖助学金,帮助学业优秀的困难学生完成学业。他坚持不用自己的名义、不宣传报道。
乔登江伏案工作
乔登江和学生们说——
科研兴趣固然很重要,但一定要将个人的兴趣与国家的事业结合起来
。
他关心学校的学科发展,强调学科建设一定要瞄准国家需求,他参与光学国家重点学科的建设,参与组建国家级科研团队,发挥重要指导作用。
60年前,伴随着荒漠中传来的“东方巨响”,
“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大力协同、勇于攀登”的“两弹一星”精神,以爱国主义为底色的科学家精神
永久地镌刻在中国大地上,也伴随着乔登江院士的言行风范在华东师大的校园里接续传承,历久弥新。
校庆日同是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纪念日,我们追忆这位前辈,重温红色记忆的热血丹心,高歌无私奉献的家国情怀。
听从祖国召唤是奋斗底色,坚持科技自立自强是不渝追求。努力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教育强国,强核报国,无负时代,无负历史,皆与国同行!
素材|
部分内容来源于媒体报道
鸣谢|
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
整理、文字
|
田波澜
编辑|
毛宇彤
编审|
郭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