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魁智,男,1961年12月15日出生于辽宁省沈阳市,研究生学历,毕业于
中国戏曲学院表演系
。中国京剧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工老生,中国戏曲学院艺术总监,京昆系主任,第七届中国京剧演员研究生班班主任,研究生导师
[26]
。第九届
中国戏剧家协会
副主席
[27]
。河南大学河南戏剧艺术学院院长
[36]
。
1987年荣获首届全国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赛最佳表演奖;1989年荣获第七届
中国戏剧梅花奖
;1991年荣获全国中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赛最佳表演奖;1993年获
梅兰芳
金奖;2003获
中国金唱片奖
;2004年推出专辑《于魁智老生唱腔》。2004年,在
奥地利
维也纳金色大厅
唱响国粹之声,开创了中国京剧艺术的先河。2008年荣获
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
奖;2010年荣获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文华表演奖;2015年8月28日,于魁智、
李胜素
与福田区政府在福田会堂签署合作备忘录,成为福田区“文体名人引进计划”签约的首对京剧“拍档”。
[1]
10月,于魁智、李胜素联袂出演《
西安事变
》。2022年9月10日,参加《2022江苏中秋戏曲晚会》。
[30]
- 本 名
- 于魁智
- 外文名
- Kuizhi Yu [19]
- 性 别
- 男
- 民 族
- 回族
- 国 籍
- 中国
- 出生地
- 辽宁省沈阳市 [19]
- 出生日期
- 1961年12月15日
- 毕业院校
- 中国戏曲学院
- 星 座
- 射手座
- 身 高
- 170 cm [20]
- 职 业
- 京剧表演艺术家
- 工作单位
- 中国国家京剧院
- 行 当
- 老生
- 流 派
- 杨派
- 职 务
- 中国戏曲学院京剧系主任、河南大学河南戏剧艺术学院院长 [25] [36]
- 职 称
- 国家一级演员
人物经历
《大橹歌》于魁智演出剧照
(3张)
于魁智与恩师合影
(7张)
大学期间,到练功房,他总比别人早;一般人毕业时只学会10多部戏,他却学会了20多部
[3]
。由于努力,他到中国京剧一团后,得到了众多名家的提携。
于魁智演出照
(24张)
2000年9月30日,复排《
满江红
》。2001年2月25日,于魁智在北京签售《
打金砖
》VCD。2002年—2004年三次参加央视春晚,参演戏曲《联欢竞唱“马字令”》《梨园闹新春》《红色娘子军》。
[4]
于魁智京剧剧照
(18张)
2005年1月10日
[5]
,与李胜素在北京举办《于魁智老生唱腔专辑》、《李胜素梅派唱腔专辑》首发仪式。5月8日至5月28日,于魁智、梅派青衣李胜素和袁派花脸杨赤领衔的演出阵容,先后在曼彻斯特、伦敦、爱丁堡等城市进行了13场演出,这是中国京剧院首次以纯商业演出的模式在英国市场比拼。
[6]
同年,于魁智任重新组建的中国国家京剧院一团团长。
2009年10月,拜戏曲教育家
叶蓬
为师。2010年3月至2018年,任国家京剧院副院长、艺术指导。2006年—2015年,于魁智9次参加央视春晚,表演戏曲联唱《新五女拜寿》、
[8]
《天上人间共和谐》等。
[9]
2013年11月,于魁智受聘为中央纪委监察部特邀监察员。
[10]
2020年12月15日,当选第九届中国剧协副主席。
[2]
于魁智参加人民代表大会
(4张)
2023年1月20日,参加《2023年辽宁卫视春节联欢晚会》,表演开场歌舞《欢庆中国年》
[32]
;4月8日,参加第40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开幕式,表演节目《牡丹颂》。
[33]
4月21日,在郑州大剧院参加“梅花奖”艺术名家拜祖大典。
[34]
8月25、26日,于魁智领衔主演的新编历史剧《纳土归宋》,在北京梅兰芳大剧院盛大首演。
[35]
8月30日,河南大学河南戏剧艺术学院院长聘任仪式举行,于魁智受聘担任河南戏剧艺术学院院长。
[36]
2024年2月7日,参演《
2024河南春节晚会
》,表演京剧《
三家店》
[37-38]
;2月8日,参加《2024年辽宁卫视春节联欢晚会》,表演京剧《灯火里的中国》
[39]
;10月8日至13日,与
李胜素
领衔的国家京剧院一行在台北演出
[40]
。
个人生活
于魁智
(12张)
于魁智和梁以薇有一个儿子(小名“牛牛”),
[11]
于魁智由于平时忙于演出,一家人聚少离多,所以他对儿子比较宠爱。牛牛性格比较内向,但是非常要强。
[12]
职务
主要作品
获奖记录
文艺类 | |||||||||||||||||||||||||||
|
|||||||||||||||||||||||||||
非文艺类 | |||||||||||||||||||||||||||
|
|||||||||||||||||||||||||||
音乐类 | |||||||||||||||||||||||||||
|
人物评价
于魁智,京剧表演艺术家,以文武老生传统戏打底,数十年来固本守正,复排数十出老戏;同时,求新求变,从《兵圣孙武》到《丝路长城》,创造十余出新编剧目。这样的艺术轨迹与观念,在整个传统艺术领域中都有一定的代表性:平衡“创”与“守”,是赋予传统艺术以时代品质的关键,一部部新剧目的创排则承载着艺术家的责任与使命。(
人民日报
[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