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墨比爾斯
(
Mark Mobius
) —— 新興市場投資教父
沃倫·巴菲特(Warren E. Buffett)
沃倫‧巴菲特(Warren E. Buffett)
沃倫·巴菲特——美國最大和最成功的集團企業的塑造者,一個全球公認為現代“久經磨練”的經理人和領導人。一個比
傑克·韋爾奇
更會管理的人,一個宣稱在死後50年仍能管理和影響公司的人。
作為劃時代的投資聖人、
華爾街
的長青樹、美國第二大富豪,巴菲特以世界頂尖股票推薦人和驚人的創造財富的能力而為人津津樂道。
很多人提到沃倫·巴菲特,都艷羡他的成功。他更多時候僅僅被視為投資大師、股神。人們也更願意替自己計算這樣一種流傳很久的“賬”:
如果在1965年,我父親投資1萬元於巴菲特掌管的
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
,那麼我父親現在就有4000萬元。而如果我父親1956年向巴菲特伙伴
公司投資
1萬元,併在伙伴公司解散時再投資於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那麼我們家現在就是擁有超過5個億的大戶人家了!
彼得·林奇(Peter Lynch)
彼得·林奇是當今美國乃至全球最高薪的受聘
投資組合
經理人,是麥哲倫100萬
共同基金
的創始人,是傑出的職業股票投資人、華爾街
股票市場
的聚財巨頭。
彼得·林奇在其數十年的職業股票投資生涯中,特別是他於1977年接管並擴展
麥哲倫基金
(Magellan Fund)以來,
股票
生意做得極為出色,不僅使表哲倫成為有史以來最龐大的共同基金,使其資產由2000萬美元,增長到84億美元,而且使公司的投資配額表上原來僅有的40種股票,增長到1400種。林奇也因此而收穫甚豐。驚人的成就,使用權林奇蜚專用金融界。美國最有名的
《時代》
周刊稱他第一理財家,《
幸福
》雜誌則稱譽是股票領域一位超級投資巨星。併在1988年被
晨星公司
(Morningstars Co.)選為年度最佳基金經理人,且獲得全美13所大學頒贈榮譽博士學位,1990年宣佈退休時,據說個人總資產達4500萬
美元
,
閑暇
之餘喜愛打高爾夫球、航海及聽歌劇。彼得·林奇從事的投資經營中,也認識到了自己的不凡,並以股票天使自居。
彼得·林奇和約翰·羅斯柴(John Rothchild)合著三本著名暢銷書:《One Up on Wallstreet》 ,《Beating the Street》及《Learn to Earn》。
本傑明·格雷厄姆(Benjamin Graham)
本傑明·格雷厄姆(Benjamin Graham)
股市向來被人視為精英聚集之地,華爾街則是衡量一個人智慧與膽識的決定性場所。
本傑明·格雷厄姆
作為一代宗師,他的金融分析學說和思想在投資領域產生了極為巨大的震動,影響了幾乎三代重要的投資者,如今活躍在華爾街的數十位上億的投資管理人都自稱為
格雷厄姆
的信徒,他享有“華爾街教父”的美譽。
但本傑明·格雷厄姆的名字並沒有留在華爾街的光榮榜上——以他的名字命名的
格雷厄姆·紐曼公司
,在他退休之後就
解散
了,而那些歷史地位不如他的金融家卻往往能留下以自己的名字命名的公司。這也從一個側面證實,格雷厄姆的偉大是出自個人的偉大,這種偉大是難以為繼的。所幸他通過
課堂講授
,為自己的理論留下了繼承人。
格雷厄姆生前可能沒有想到,他的名聲居然會由一個比自己低兩個輩分的年輕人,即
沃倫·巴菲特
來傳承。今天,即使在
哥倫比亞大學
,許多人也不記得格雷厄姆的全名了,他們只記得這個人是“巴菲特的老師”。但是,巴菲特和他的老師實在不怎麼像。巴菲特的數學水平很差,他的老師卻精通數學;巴菲特幾乎不懂
金融衍生品
,他的老師卻比較喜歡金融衍生品;巴菲特善於分析
現金流
,他的老師卻喜歡分析資產。
約翰‧鄧普頓(John Templeton)
鄧普頓爵士是
鄧普頓集團
的創始人,一直被譽為全球最具智慧以及最受尊崇的投資者之一。
福布斯
資本家雜誌稱他為"全球投資之父"及"歷史上最成功的基金經理之一"。雖然鄧普頓爵士已經退休,不再參與基金的
投資決策
,但他的投資哲學已經成為鄧普頓基金集團的投資團隊以及許多投資人永恆的財富。
-
“拒絕將技術分析作為一種投資方法,你必須是一位基本面投資者才能在這個市場上獲得真正成功。”
-
“在極端悲觀的那個點位上投資。”
-
“如果你想比大多數人都表現好,你就必須和大多數人的行動有所不同。”
喬治·索羅斯(George Soros)
喬治索羅斯號稱“金融天才”,從1969年建立"
量子基金
"至今,他創下了令人難以置信的業績,以平均每年 35%的綜合成長率令華爾街同行望塵莫及。他好像具有一種超能的力量左右著世界
金融市場
。他的一句話就可以使某種商品或
貨幣
的交易行情突變,市場的價格隨著他的言論上升或下跌。
一名電視臺的記者曾對此作瞭如此形象的描述:索羅斯投資於
黃金
,正因為他投資於黃金,所以大家都認為應該投資黃金,於是黃金價格上漲;索羅斯寫文章質疑德國馬克的價值,於是馬克
匯價
下跌;索羅斯投資於倫敦的房地產,那裡房產價格頹勢在一夜之間得以扭轉。索羅斯成功的秘密是許多人都急切地想知道的,但由於索羅斯對其投資方面的事守口如瓶,這更給他蒙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
約翰·內夫
(
John Neff
)
金融界專家會選哪一位資金管理人來管理他們的錢呢?一個很好的答案是:
約翰·內夫
,這位在非金融界名不見經傳的來自賓夕法尼亞州的理財專家。他在投資界以外幾乎是默默無聞,因為他處世低調而且毫不引人註目。他的行為舉止完全不像華爾街的顯赫人物,倒像是美國中西部地區的一個普通官員。
一座離市中心不遠的住宅、一個三十多歲的妻子、普通甚至有些凌亂的衣著是內夫的生活;沒有豪華的辦公室,文件雜亂倒像大學生宿舍。他從不關心報紙,更別提小道消息了。社會許多其他的行業對他可能聞所未聞,但他確實是美國最負盛名的金融界人物,實際上,幾個民意測驗表明,他是資金管理人管理他們自己的錢的首選經理人。
約翰·博格爾(John Bogle)
古代的一個阿拉伯頭目,為了找到他夢寐以求的鑽石礦,尋遍天涯海角,幾乎耗盡所有家產,最終絕望而死。多年之後,後人在他遺留下的一塊牧場里遛馬,不經意間發現了一塊黝黑的石頭,仔細查看竟是一塊鑽石,並由此找到了數英畝的鑽石礦。
“所有這些鑽石,其實就在這個阿拉伯頭目自己家後院。”
先鋒集團
(Vanguard Group)的創始人、前
首席執行官
約翰·博格爾(John Bogle)固執地認為,
基金管理人
辛苦找尋的股市“鑽石”,恰恰就是人所共知的市場指數。
1974年,博格爾斷定並不存在能戰勝市場指數的基金,開始推行以指數為基準進行投資的原則,同年成立了先鋒指數基金。發展初期儘管只有1100多萬美元,但經過數十年的發展,先鋒基金管理資產規模已高達8840億美元,一半資產來自
機構投資者
,先鋒集團也成長為美國第二大基金管理公司。
麥克爾‧普裡斯(Michael Price)
麥克·普萊斯是美國
價值型基金
經理人中的傳奇人物,以價值投資著稱,尤其喜愛複雜的交易,如
併購
、
合併
、
破產
、
清算
等可以利用超低價買進被市場嚴重低估的資產,在其基金投資生涯中,參與的併購案不計其數,如
西爾斯
(後來改名
施樂百
)、
柯達
、
梅西百貨
(Macy's)及
大通銀行
(Chase)和
華友銀行
(Chemical)的合併等,皆是投資史上知名的大事。
麥克·普萊斯是典型的價值投資者,他認為只要做對下列三件事,價值投資即可成功:
-
股價低於資產價值( A company selling at a discount from asset value)
-
公司經營階層持股越高越好( a management that owns share, The more, the better)。
-
乾凈的資產負債表,負債愈少愈好( A clean balance sheet ,little debt so there is less financial risk)
朱利安‧羅伯遜(Julian Robertson)
朱利安‧羅伯遜(Julian Robertson)
由朱利安‧羅伯遜管理的全球第二大避險基金———
老虎管理基金
的規模,僅次於國際知名金融炒家
索羅斯
所創辦的
量子基金
。
縱橫全球金融市場的老虎管理基金以選股精準著稱。1980年,羅伯遜以800萬
美元
創立
老虎基金
,1998年前的平均每年回報為32%,因而被視為避險基金界的教父級人物。羅伯遜的投資策略以“價值投資”為主,也就是根據
上市公司
取得盈利能力推算合理價位,再逢低進場買進、趁高拋售。
馬克·墨比爾斯
(
Mark Mobius
)
馬克·莫比爾斯研究
新興市場
的股票已經有三十年的經驗。
1997年、1998年連續被
路透社
選為"年度最佳全球基金經理"。
1998年、1999年連續被美國Money雜誌選為"全球十大投資大師"之一,被《
華爾街日報
》譽為"新興市場教父"。
1999年被
世界銀行
和
經濟合作發展組織
指派為
董事
及全球
公司治理
工作團隊負責人。其研究團隊被英國"國際財富管理"基金雜誌評選為"2001年最佳新興市場股票研究團隊"。馬克·莫比爾斯管理的鄧普頓新興市場基金長期以來擁有出色的投資業績。
著有《獲利護照-通往海外投資致富之道》(Passport to Profits)(1999)
本條目相關文檔
更多相關文檔
本条目相关课程
-
短期投資
-
股票行情
-
保險
-
鋁合金
-
倉庫管理系統
-
體制外金融
-
知識產權代理
-
銀行理財產品
-
SK海力士公司
-
盈虧比
-
奶頭樂理論
-
蘑菇管理定律
-
猴子管理法則
-
情緒ABC理論
-
垃圾人定律
-
100個最流行的管理辭彙
-
破窗效應
-
INFP
-
SWOT分析模型
-
21天效應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