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们都关心:
多高算是达标?
近日,国家卫健委发布了
《7岁以下儿童生长标准》
快来看看有啥新变化
您家娃达标没
01
孩子身高达标了吗?
其实,每个年龄段孩子的身高发育,有一定规律,也有一个正常波动范围。
首先,我们得明白自己是不是干着急。
近日,国家卫健委发布了《7岁以下儿童生长标准》,新标准自2023年3月1日起实行。
最新标准较10年前孩子的身高和体重均有明显的增长,以5岁-5岁6月龄这组为例,男童平均身高比10年前高了1.7cm。
家长们可以参照一下生长标准,看看自家孩子的身高处于什么水平。
男孩身高标准↓
女孩身高标准↓
(图源:国家卫健委官网《7岁以下儿童生长标准》)
您可以先根据性别,选择对应的图表。再按照您家娃的年龄和身高,找到娃所处的范围。
宝宝身高处于标准的 P3~P97 百分位之间,都属于正常范围内。
(图:丁香妈妈)
比如您家6岁的女孩,身高有 120.6 cm,在表格中对应的位置是P75,说明她的身高超过了 75% 的同龄小朋友。
7 岁以后的孩子,可以参考2018年国家卫健委发布的《7-18岁儿童青少年身高发育等级评价》的数据。
男孩身高标准↓
女孩身高标准↓
如果孩子身高处于表格中的中位数,意味着是“中等身材”,孩子的身高在-2SD和+2SD这个区间内(表格范围内),都是正常的。
查完发现,自家娃在正常范围内,不慌了。
发现娃个子偏高的,还有点小惊喜呢。
但也有家长发现,娃的个子好像不太理想……
那到底是自己娃“长得晚”,还是需要去看医生做干预?别急,专家为您详解。
想要帮助孩子科学长个,首先就需要了解儿童生长发育的规律。
02
把握两个重要长高阶段
孩子成长发育过程中有两个生长高峰期:
一个是婴幼儿时期。
出生后至1周岁,身长增加20cm-25cm,出生后第二年身高可增加12cm-13cm,3岁以后生长速度逐渐下降,一直到青春期发育前,生长速度在每年5cm-6cm;
第二个就是青春期。
女孩一般从9-11岁开始,男孩晚两年。青春期身高每年增加6cm-8cm,少数人可达到10cm-12cm。在青春期发育的中后期,生长速度又会逐渐减慢,直到骨龄闭合,就长不动了。
正常情况下,学龄期孩子一年一般能长5cm-7cm。平时父母最好经常给孩子量量身高,画个“生长曲线图”。
如果孩子3岁以前每年生长小于7cm、3岁到青春期以前每年生长小于5cm,青春期以后每年生长小于6cm,要及时就医。
或者,家长有这样的直观判断:
如果孩子在班级里由矮到高排队排在前三个;
衣服裤子穿几年都不小;
父母身高很矮的;
出生早产或小于胎龄或有宫内发育迟缓的……
最好带孩子从小在儿科内分泌专科医生处随诊,判断生长发育是否正常。
影响身高增长的既有先天的因素,比如父母的身高、孩子出生的情况等,也有后天的因素,比如营养、运动、睡眠、情绪、疾病等。
身高这件事,7分靠遗传,3分靠打拼!
在孩子长高这件事上,如果拼爹拼妈拼不过,就好好重视后天的30%。
03
这样做,帮娃长个子
睡得香
生长激素在入睡后1-2小时内达到高峰,小孩最好在晚上10点前上床睡觉。
吃得对
营养有七大要素: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水、纤维素、矿物质,缺一不可。
五谷杂粮和肉、蛋、鱼、奶、菜等都要吃。营养搭配,长高才不累。
但吃的过多导致肥胖,反而不利于身高增长。
另外,很多家长都知道碳酸饮料不健康,喝多了还会加速钙质的流失。其实,一些果汁饮料和茶饮等含糖饮料同样会影响宝宝长高,应尽量避免。
多运动
适当运动,可以刺激生长激素释放。
弹跳运动:如跳绳、跳高、跳远;
伸展运动:如仰卧起坐、体操;
全身运动:如跑步、游泳、各种球类等对孩子生长发育很有利。
3-4岁的孩子就可以练习“摸高”,但运动要适量,循序渐进。
心情好
孩子良好的情绪也很重要。爱操心的孩子 、心思重的孩子、压力大的孩子、长期处于焦虑中的孩子,身高都会受到影响。
04
长个的常见误区,别踩!
对于孩子长高,家长们常常有以下常见误区:
1、晚发育观念:
父母个头高、孩子却比同龄人矮,家长认为“迟早会长”、“等等看”,结果痛失长高良机。
小部分身材偏矮的孩子,确实有可能是晚长,但一定要完善一些检查排除疾病,对于青春期发育的年龄正常,骨龄不落后的孩子,基本上排除晚长的可能。
身高的改善需要很长的时间,年龄越大,可改善的空间也就越小,不能盲目的去等待,以免错过治疗时机。
2.遗传决定论:
家长不高,认为孩子也不可能长高。
其实遗传只是身高影响因素之一,后天因素可决定孩子10厘米左右的身高差距。
3.忽视早发育:
早发育就会早停长,孩子八九岁个头高,谁知十二三岁正该长时却突然不长了。
4.盲目购服产品:
不经科学检查,没找到长得慢的原因,就盲目选购“长高药”,费钱又耽搁时间。
家长们,孩子的生长发育过程只有一次,千万别抱有再等等的心态,如果在等待中错过了生长发育期,到时候可真的没有后悔药。
编辑:李智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