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科学发展 实现稳中有进
——《 2012年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解读
重庆市统计局局长 蓝庆华
2012 年是极其不平凡的一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市委、市政府坚持把握好稳中求进的总基调,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紧紧围绕 “ 科学发展、富民兴渝 ” 总任务,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稳增长、转方式、调结构,实现了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一、经济发展总体快速平稳
《统计公报》显示, 2012 年重庆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11459.00 亿元,比上年增长 13.6% 。从全年经济运行轨迹看,我市 GDP 增速在国内宏观经济持续下行的背景下也呈逐季放缓走势,但依然保持在直辖以来 12.2% 的年均增幅上方运行,处于快速增长区间。从全国范围看,我市经济增长高出全国平均水平 5.8 个百分点,增幅排列全国第 2 位,西部第 1 位,实现了平稳快速增长。
通过过去十余年建设,我市的西部大开发已经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现在正是大城市的开发,大产业集群的开发,城市交通、金融融通、商贸流通 “ 大三通 ” 的开发,开放高地开发的发力阶段。正是由于前期投入的产能释放和现在基础设施建设、重点项目投资等自身需求,推动了经济稳定增长。相比于全国形势,我市具有后发的优势。此外,市委、市政府按照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切实落实中央宏观调控政策,密集出台一系列“稳增长”措施,扎实全面推进各项工作。按照市第四次党代会的要求,专题部署全力推动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以及职业教育、民营经济、民生改善等工作。这些会议精神的落实和政策措施的实施为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发挥了重要的积极的作用。 2012 年,在全国经济发展放缓的大背景下,我市经济还能保持较高水平的增速,成绩来之不易。
二、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显著提升
《统计公报》显示, 2012 年重庆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 2.6% ;城镇新增就业人员 65.45 万人,增长 19.0%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 22968 元,增长 13.4% ;农民人均纯收入 7383 元,增长 13.9%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 262.0 ,比上年同期提高 13.5 个百分点;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 1703.49 亿元,增长 14.5% 。与经济发展质量紧密相关的各项指标全面向好。
2012 年,重庆经济在国内外市场需求减弱、国内经济周期性下行调整压力加大的背景下保持了平均快速增长。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和匹配度看,经济的运行质量和效益得到显著提升,与经济增长态势匹配良好。首先,从经济运行质量看,一是物价水平高位回落,涨幅较上年缩小 2.7 个百分点,实现了全年控价目标。二是就业形势保持稳定,在政策、培训、创业、服务等多重机制带动下,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 3.3% ,同比下降 0.2 个百分点。其次,从经济发展效益看,一是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长,随着各项惠民增收政策的落实,城乡居民收入得到提高,让民众充分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二是企业经营形势逐渐好转,随着企业生产和市场需求的逐渐恢复,工业经济效益逐渐回升,企业获利能力正逐步提升。三是财政收入平稳增长, 2012 年,虽然房地产紧缩性宏观调控和结构性减税对全市财政收入增长有所影响,但一般预算收入仍然实现了两位数增长。
三、农业生产形势良好
《统计公报》显示,全年粮食总产量 1138.54 万吨,同比增长 1.0% ;油料总产量 50.11 万吨,增长 7.7% ;蔬菜总产量 1509.34 万吨,增长 7.2% ;肉类总产量 201.20 万吨,增长 2.5% 。农业生产总体呈现平稳发展态势。
2012 年农业生产呈现以下三个特点:一是由于洪涝灾害和病虫害防治得当,农业生产气候适宜,全市粮食总产量实现恢复性增长;二是以市场为导向,强化科技支撑大力发展特色效益农业,加大扶持力度,主要经济作物提速发展,实现由“量”到“质”的发展转变;三是在扶持标准化规模养殖和特色效益农业政策的促进下,生猪产量平稳增长,牛、羊、禽产量较快增长,有效保障了市场供给。市委、市政府以促进农民增收为中心,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农业结构调整,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对农业平稳发展形成有力支撑。
四、产业结构调整成效突出
《统计公报》显示, 2012 年工业增加值 5181.01 亿元,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 45.2% ,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 57.5% ,拉动经济增长 7.8 个百分点;金融业增加值 915.65 亿元,增长 20.8% ,占全市生产总值的 8.0% ,比重比去年提高 1.0 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 8.7% ,拉动经济增长 1.2 个百分点。一年来,我市坚持稳增长、调结构,工业结构不断优化、现代金融服务业不断壮大。
正是由于经济结构调整的成效,有效缓解了宏观经济下行的冲击,保证了全市经济的平稳较快增长。一是电子信息、新型装备制造等发展迅速,全市通过大力发展笔电等新兴产业,长期以来汽摩“一枝独秀”的格局得以转变,逐步形成了电子、汽车“双轮驱动”和装备、化医、材料、能源、轻纺等“多点支撑”的工业发展格局,工业成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产业结构调整的主战场。二是随着全市着力拓展金融要素市场,以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信托公司、风险投资公司、私募股权基金等为代表的新型金融机构正步入快速发展通道,拉动了金融业的迅速发展。二、三产业内部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有力支撑了我市全年的经济发展,结构调整的贡献显著、成效明显。
五、开放进程持续加快
《统计公报》显示, 2012 年货物进出口总额 532.04 亿美元,同比增长 82.2% 。其中,出口 385.71 亿美元,增长 94.5% ;进口 146.33 亿美元,增长 56.1% 。实际利用外商投资 105.33 亿美元,与上年持平。实际利用内资金额 5914.64 亿元,增长 20.2% 。
2012 年,全球经济仍处于深度结构调整之中,中国对外贸易增速回落,利用外资呈下行走势。面对持续低迷的外需市场,重庆积极主动深化对外开放,进一步夯实“内陆开放高地”,开放型经济发展良好。全市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屡创新纪录,进出口总额三破百亿大关—— 7 月底破 300 亿美元、 9 月底破 400 亿美元、 12 月底破 500 亿美元。进出口、出口和进口总额分别列全国第 11 位、 10 位和 15 位,位次较上年同期提高了 6 位、 3 位和 5 位;进出口、进口总额均列西部地区第 2 位,出口总额列第 1 位。从吸引内外资情况看,在国际投资持续低迷的局势下,全市利用外商投资连续两年破百亿实属难得。随着区域经济合作的稳步推进,全市利用内资规模继续扩大,实现稳定较快增长。
六、社会民生事业进步明显
《统计公报》显示, 2012 年学龄儿童入学率达 99.98% ,普通初中入学率 99.4% ,大学毛入学率 34.0% ,市和区县两级财政增投 5 亿元,提高职业院校生均经费补助,全免中职教育学费。全市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比上年增长 11.1% ;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增长 8.3% ;参加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人数增长 1.5% 。新增财政资金 63 亿元,用于提高企业退休职工和农转非人员养老金、医保补助、各类社会救助和村卫生室补助。民生投入继续加大, 2012 年民生财政支出 1606 亿元,占一般预算支出的 52.6% ,多渠道的民生投入格局逐步形成。
2012 年,市委、市政府始终将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突出位置,全面凸显民生先行“主旋律”。一是统筹城乡取得明显实效,“圈翼”人均 GDP 之比由上年 2.16 : 1 缩小到 2.09 : 1 。城乡居民收入比由上年 3.12 ︰ 1 缩小到 3.11 : 1 。二是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核心,构筑民众受益的战略基石。建立和完善惠及 民生 的体制机制,稳定扩大就业、建设公租房、改革农民工户籍制度和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等多项民生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城乡养老、医疗保险实现全覆盖,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完善,社会民生改善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