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链接
link管理
链接快照平台
  • 输入网页链接,自动生成快照
  • 标签化管理网页链接

本文主要说用iTunes管理音乐的用法,其他的用法没太深入研究过。

首先,要想跟iTunes相处愉快,要知道怎么 改媒体库文件夹 ,我想大部分人都不想让iTunes把C盘塞满吧 →_→
看苹果的帮助文件媒体库文件所在 iTunes: What are the iTunes library files?
在设置里可以改媒体库的位置,跟下边是一张图。
我的音乐是移动硬盘里装的,所以插到别的电脑上只要改改盘符就行了。。

现在有了Mac,把iTunes媒体库放在移动硬盘根目录里,在Win和Mac之间可以随便切换,每次切换之后它会读条一段时间,然后自己就能读出来了,很方便

然后, 选上这两个选项

然后iTunes就会自动按artist/album组织文件夹

很多人选上这两个选项就把自己搞晕。但是熟悉了itunes之后就会觉得不选这两个选项简直就没法活啊!
选上这两个选项之后,在你把该导入的全都导入itunes之后,就可以把源文件删除了
之后你想对这个音乐做的所有修改都在itunes中进行,不用打资源管理器/Finder的注意了

如果不选,
你在iTunes中维护着一个绝对路径不会自动更新的媒体库。在iTunes之外又维护着一个以文件夹结构整理的媒体库,
你想稍微修改一下外边的文件夹和文件,iTunes就找不到了,怎一个蛋疼了得?
所以,一定要选上。然后把音乐管理全权交给iTunes就好。

平时自己听音乐,大多数时候也没有必要查看资源管理器。如果有必要看歌曲文件本身的话,在iTunes右键打开资源管理器,很方便

iTunes自己管理的媒体库真的非常整齐,只要你在iTunes里弄整齐的话~

下面开始正文

必备软件:

1. 虚拟光驱:WinMount 或 Daemon Tools
2. 格式转换软件:Foobar2000 或 XLD

辅助软件:

1. MiniLyrics:添加歌词
2. BeaTunes:添加BPM

1、导入无损

居然很多人都以为iTunes不能播无损,真是冤枉啊。

对于整轨ape/flac/wav,只要cue没问题,直接拖进winmount或者daemon tools,像导入cd一般导入,在导入设置里选apple lossless即可。

对于其他格式,塞进foobar或XLD,转成 整轨wav+cue ,塞进 虚拟光驱 ,导入。

【注意】winmount虽然可以读tta+cue,但是itunes是认不出的,全都是白噪音。所以tta也是必须转换的

虚拟光驱读不出来cue一般有三种情况:

1)cue坏了。cue一般有四种坏法:

a) cue里边的文件名跟无损文件不一样,改成一样的即可。
b) cue不是ansi的,另存为ansi即可。【Mac的话就改成utf8
c) cue冗余太多。一般winmount解决了第一点能读,daemon tools有的时候还得解决这点。
省事的解决办法:把除了FILE/TRACK/INDEX之外的所有信息都删除。
各种可以批量修改的文本编辑器干这个事都很简单,如sublime
d) cue里边的index信息出错。这种错误很少见,上边的都排除了的话看看index的时间是不是很诡异吧,遇见过有index 00 完全混乱的。如果遇见这种错就等于没有cue,可以尝试用eac切,如果切不出来的话那就不好意思,无解 →_→

2)音乐文件不是16bit 44.1khz的。两种解决办法:

a) 用foobar/XLD转成16bit 44.1khz的。 不建议 ,好不容易下载了HiRes当然不要转回去
b) 用foobar/XLD直接转成apple lossless拖进iTunes

诶,为啥之前不直接转成apple lossless拖进itunes嘞?因为我强迫症晚期啊

对于这种情况,如果有高手知道怎么能用导入cd的方式把这种牛逼音质的文件导入itunes真是跪求啊。。。

【注意】这种情况的无损winmount虽然也能读,但是导入之后你就发现问题了,曲子会被压成44.1不说而且发生降调、拉长等效果,不要看着能读就导入,必须转换

3) 没有cue。三种没有法:

a) 分轨无损,无cue。拖进foobar生成cue。winmount可以直接载入分轨cue,daemon tool必须生成整轨+cue。【Mac的话用XLD
b) 整轨内嵌cue,无外置cue。拖进foobar生成cue
c) 整轨没内嵌cue。如果是一般的专辑的话,用foobar/XLD转成wav,拖进eac切。切法自行百度 థ౪థ 但是极个别专辑可能切不出来,真下载到这种,去跪求发布资源的大大放个cue

为啥我这么执念于导入嘞?导入最大的好处就是能直接从iTunes的库里获得曲名啊!!!
甭管那个cue写成了什么德行,什么乱码啊或者干脆没名字都无所谓,只要他时间是对的,塞进去,自动获取曲目信息。多愉悦啊!!啊哈哈哈!!!
当然,就算是自动获取的信息,有的时候也是要根据自己的强迫症严重程度改改的。。

2、合并多Artist的专辑

两种情况:

1)Various Artists的专辑:选上 选集/Compilation 那个框框。

如果并不是VA的话不建议选这个,选上这个的专辑在iTunes文件夹里全部都会归入Compilations文件夹。虽然用iTunes代表着可以不看曲库文件夹,但是个人强迫症比较重,不能忍受有归属的各路专辑都在compilation文件夹里。

2)一张有归属的专辑feature了其他artist: 改Album Artist

3、获取专辑插图

三种办法:

a) 注册个米国账号自动获取。未必都能获取,有几率错误。
b) 有可以自动获取的软件,自己找找吧尝试过感觉比自己改还累,所以我已经忘记是啥软件了 →_→
c) 手动改 【吾辈手动改了2000多张专辑。。

【找封面的技巧】先google一下iTunes Store上有没有这盘专辑,如果有的话,审查元素,得到170*170小封面的地址,把里边的170改成600或者1200就可以得到高清大封面~~~要是itunes上没有的话就只能自己在网上搜或者用bk切了

【建议】有了专辑插图之后那些n disc的碟看着一堆一样的封面是不是特别不爽?把什么[disc 1/2/n]统统删了!在光盘号改好,哟西!合并成一张了!!十多张碟的大包子我也这么改啊哈哈哈 = =

【建议】封面分辨率有个1000左右就足够了,太大了占地方不说,在手机和iPad上还很可能读不出来,png啥的转成jpg再当封面吧 →_→

建议用 MiniLyrics 。这是我用过的最好的歌词软件。免费。Windows和Mac都支持,虽然Mac版有点小bug,不过还是可以用的。

支持自动获取歌词,自动写入文件,还有屏幕显示。所有你对歌词的期待都可以在这个软件里找到。试过的都说好。

5、随机的时候不想播某些歌曲?

1)打开SONG界面把歌曲前边的钩子取消
这样会导致顺序播放的时候也不播这首曲子,这首曲子完全就没有存在感了。

2)右键选项:随机时跳过歌曲

6、管理booklet

不知道别人有没有这种需求。但是我的话,下载了一张专辑,有很多booklet扫图,删了的话太可惜,不删的话如果放在那个音乐所在的文件夹里,万一哪天我把那个音乐改了一下导致它改变了位置找起来多不方便啊?关键是itunes文件夹就乱了啊!!而且每次想看的话还得右键打开歌曲所在资源管理器才能看,多烦人啊。所以,看了看官方的digital booklet的原理,咱们自造一下。

打开adobe acrobat,选合并文件,把图片拖进去,想怎么改改多张合成一张的一张切成多张之类的就自己ps去吧,然后合并,存成pdf,我一般命名为Digital Booklet – [专辑名]【超以假乱真的嘻嘻嘻嘻】,然后把pdf导入itunes~然后把pdf的专辑名、专辑表演者、分类等等信息都跟那个专辑改的一模一样,然后,最!重!要!的!在Option选项卡里把媒体类型改成:音乐!哟西,大功告成!!!

显示效果如下:

7、不改专辑和表演者名字,随便排序

sorting

想排在哪,揍排在哪!

a) 比如ost,一个系列的,但是每个碟都有自己的名字,没按着系列顺序排,看着不愉悦,但是又不想改他的名字加前缀什么的,改sorting里的album。
b) 还是比如ost,一个系列的,但是是很多不一样的艺术家做的,某些分类里排不在一起看着不爽,把sorting里的artist和album artist改成个顺眼的,我一般改成游戏公司名థ౪థ

总之怎么看着顺眼怎么改,想怎么改怎么改。

显示效果如下:

8、古典音乐的管理

古典音乐跟一般的专辑不一样。一张专辑可能有包含很多作品,一个作品可能跨几张碟。很多人都演过同一个作品。咋办?

Grouping!

首先古典乐的album artist,我是指挥重要的时候写指挥,独奏独唱者重要的时候写那个人,凭个人喜好。

然后,在 grouping/分组 这个条目里边,写上那些乐章所属的作品。大功告成~
我用的格式是 “作曲家:作品名”。总之不同专辑里的同一个作品一定写成一样的。

在古典音乐播放列表打开栏浏览器,在栏浏览器里按个人喜好把作曲、分组、艺术家、专辑几个栏打开。
分组里边就整整齐齐的显示着 作曲家:作品名。随便点一个,右边的艺术家栏就会列出演过这个作品的艺术家。超方便~~

显示效果如下:

最近iPhone和iPad的音乐app有更新,如果你古典音乐写了Grouping的话,曲名里和Group名字相同的部分会自动省略,也就是说曲名会显示成 -1. xxx -2. xxxx … 非常赞

【配合shuffle by grouping食用效果卓群】
iTunes有三种shuffle模式:shuffle by songs/by albums/by groupings。前两个都好理解,为啥古典音乐要用groupings shuffle啊?一般随机古典的时候,虽然是随机但是一个作品播了一半突然断了很难受吧!要是shuffle by albums的话,碰见一个内含50张碟的大包子是不是很愉悦呀。。。所以嘛~~啊哈哈哈!!!!

【groupings的其他用法】
不听古典乐的也可以用groupings。可以当tag用、子分类用、还有他的本意grouping:把你随机播放时候不想分开的曲子分在同一个group,原理同上。总之随你喜欢,爱怎么用怎么用~

9. 智能播放列表

智能播放列表的两个作用:

1)顾名思义,智能的播放列表,自动更新,设置好了省心省力

可以用Love属性、Rating属性,etc。纯凭个人喜好

2)细分大库存

库存太大的话,无论哪个视图都很难找到你想找的音乐。尤其是iTunes自从10还是11来着,把Column Browser的横向模式取消了,除了Album视图,剩下的Artist视图和Genre视图的显示密度太低,对于动辄几十首的OST和古典音乐来说一页连一张专辑都显示不下,不能忍受

这时候就只好借助智能播放列表了。

我的方式是,把专辑量最大的 Artist/某个游戏动画电影系列/各个Genre 单拎出来做成一个个的智能播放列表,就像这样,节选

把能拆的都拆了之后,在Genre的播放列表里这么写,非常省事(有些例外情况得额外处理一下……

原则就是保证大部分播放列表里边不超过100盘专辑,然后所有播放列表都用Album视图,这样找起来就爽多了……

10. iTunes Match

如果你有很大的曲量的话,往手机(特指iPhone)里拷的话一定会有严重的选择困难症……所以开通iTunes Match吧,不用选了,手机里能看到完整的电脑曲库了,当然iPad也可以,所有你的苹果设备都可以,非常爽。2015年年底iTunes Match支持的曲量终于从25,000提高到了100,000,我终于可以开通了……

不过注意一个问题,iTunes Match不支持嵌套智能播放列表,为什么这么蠢呢 →_→ 所以我上边说的那些,两层智能播放列表以上你在手机上就看不到了,所以怎么整理播放列表就自己斟酌吧……
不过上边那些智能播放列表都只是用来细分artist/genre视图用的,在iPhone下只有列表这种显示方式,所以那些播放列表也没什么用了。想听着方便关键还是要做好精选播放列表。

如果只是想用Match功能而不需要Apple Music的在线听歌和社交功能的话,千万不要用Apple Music,有严重缺陷,Apple Music不是按声学指纹识别的,而且模糊识别非常严重,所有live专辑一律匹配录音室版,所有他不确定有没有的曲子,一律给你胡乱匹配一首,简直就是缺心眼至极【说着说着越来越想婊苹果了……

不过iTunes Match就没有这个问题,是用声学指纹识别的,他无法匹配的一律上传。别说iTunes曲库挺大的。我这八万首他居然匹配了三万多首,我很欣慰

而且比Apple music便宜多了!!!!

不过因为我现在在美帝,所以用iTunes Match速度很快,很爽,在国内的话 →_→

11. BPM

主要是为了建播放列表用的属性。可以用第三方软件自动获取,我用的是BeaTunes,自动分析并写入歌曲文件。

正确的BPM用来选歌真的非常方便。比如说,走路时候听的音乐,普通走 100~120;行如风 120~140;跑步 ~160 ……

BeaTunes 对于大众曲目如流行歌曲测的都很准,但是对于极端情况,比如重金属摇滚(>150)或者非常舒缓的曲子(<60),他给出的BPM会相差2倍。如果你对自己要分析的曲子的BPM范围有谱的话可以在分析之前设置范围。如果没谱的话那就只能分析之后手动改了。BeaTunes自己也知道这种情况,所以所有曲子都给出了两种备选BPM,二倍差距,可以一键切换,即时更新到iTunes,还算方便。

不过这个软件的准确主要限于常见的4/4, 2/4拍的音乐。其他的节奏,比如3/4,6/8,甚至更奇怪的5/8,7/8之类的,就未必准了。不过它还给出了手动打拍子的功能。如果真的完全不准的话你可以自己手动操作。不过不准的毕竟还是少数。

然后这个软件的Times Signiture功能纯属摆设,默认一律4/4,如果你有强迫症非要填上这个属性的话,还是手动吧。

如果你主要是听古典音乐的话,无视这个功能吧。古典的BPM变化太剧烈了,这个属性没法动态反映。

其他BeaTunes的玩法在下边说。

12. 同步到移动设备时的播放顺序

主要情况是,普通播放列表,如果你想让他按照某个属性的顺序排序,只是在iTunes上点一下是不行的。iPhone和iPad上会顽固地按着playlist order排序。怎么把playlist order变成你现在的顺序。右键点播放列表 Copy To Play Order

特别篇1: 和Foobar2000联动

因为Foobar可以用外置声卡的ASIO播放,音质比iTunes好的多,所以Windows上用Foobar听音乐

但是iTunes曲库也没白整理啊~
整齐的iTunes曲库最爽的地方,就是可以直接把那个文件夹同时设置成foobar的媒体库文件夹
然后检验你整理的有多么整齐的时刻到来了!

iTunes里的那些Sorting啊Grouping啊之类的属性,Foobar也是能读出来的,属于自定义变量,怎么发挥都可以

因为Foobar可以装插件、写脚本以达到任何自己想要的显示效果,这个就按自己喜好随便弄吧 →_→
除了显示,改脚本还可以改播放方式,如把 按专辑随机 改造成普通音乐按专辑,古典音乐按grouping随机的效果~

所以我在Windows上是用iTunes整理,用foobar播放。foobar的监视反应还是挺快的,iTunes里一改,foobar立马有反应,特别方便

不过不能反之 →_→ 要是没事用foobar改了个什么东西结果iTunes找不到了的话థ౪థ

特别篇2: 和BeaTunes联动

BeaTunes,看名字就知道是个跟iTunes联动的软件,不是免费的,35刀,真心有点贵。
这个软件可以读iTunes的xml库文件,你对歌曲本身的改动会反应到iTunes里,小心。
就算你不用iTunes,这个软件也可以监视指定的文件夹,类似foobar。

这软件的主要用途是花式建播放列表,功能很多很好玩。
一个是上边说过的BPM分析,会自动写入曲子文件。
其他的比较好玩的功能有:

a) key分析,顾名思义
b) color分析,我的理解这个是把曲子进行cluster分析,然后上颜色,简单来说就是相似度分析
c) transition分析,提供播放列表曲目衔接建议,如速度的突变,key的和谐转换还有曲目color change和genre change上。
d) mood属性,需要手动设置,我还没弄过,有个网上的数据库可以直接从上边拉别人提交的mood,不过我暂时还没试过。

总之,就是加了很多有趣的属性作为建设播放列表的依据。

虽然iTunes并不支持那些杂七麻八的属性,但是你在这个软件里创建新的播放列表,iTunes里也会刷新出这个新的播放列表。不过对已有播放列表的按属性排序之类的操作是不会改动iTunes的播放列表的,可以放心。

我比较喜欢的建播放列表方式是把我打算要听的曲子全都上上颜色并算出bpm,然后就可以开始按颜色听了,必要的时候按bpm排序(这样如果bpm算错了也能立刻反应过来然后改掉)。目前听的感觉是,这个聚类分析还蛮准的。颜色类似的曲子大概率感觉相似。目前我大范围喜欢的曲子是红色系和绿色系。红色一般都是狂霸屌酷炫的曲子,绿色一般都是抒情曲。

不过我觉得一般人如果没有我这么大的库存的话,没什么太大必要用这个软件,毕竟不会遇到像我经常有曲子太多完全不知道听啥好的情况。随便下载一个可以测bpm的软件就可以了。甚至这个都不是特别必要,曲量少的时候完全都可以手动,凭感觉 →_→

这软件还有一个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屌的功能:

分析曲子的构成。下边那个蓝色进度条是相似段落。不过像我这种菜鸡也就看看陛下的超神作曲流口水了。太专业了这个功能……普通群众的用处大概就是迅速定位副歌之类的吧。一般普通的流行歌曲根本不会像上图那么复杂,撑死也就三四种颜色,六七段就完了……

这个软件我还没用很久。以后有什么新的发现会更新。

嗯目前觉得值得一说的基本就是这些?以后再发现了什么高端功能再慢慢更新~~顺便itunes的help是个好东西,我就是没事看help的时候发现原来grouping是管理古典音乐用的 →_→

还有音乐最好在导入的时候就把所有信息都编辑好,积累了很多的话。。如果不是像我这样的强迫症恐怕是没人想整理的吧。。

没用过的功能备忘:
(于是现在只剩下一个了,其他我都已经实践并总结了,哎呀我好强啊 థ౪థ)
1、维护多个库

在help里看见的,打开itunes的时候按着shift据说可以新建一个媒体库,目前没有什么需要,不过还是记着点吧~
如果曲量超过iTunes Match最大限制似乎可以用这种方式给同步上去,没敢试,不知道实际效果

最近用了一年Mac,把图片都改成Mac的了,好看。

Mac的话没法用foobar也没必要了,一般的增强播放效果的话Mac下很多音乐软件,Bit perfect或者Audirvana之类的都可以。如果你有外置声卡/解码的话Mac系统会自动调用,什么软件都不需要了的样子。

OST资讯的话可以看VGMDB。日本的可以扫梦幻旋律和天使动漫。欧美的可以去rutracker.org,不过这网站可不止OST,啥都有,相当全。FFSHRINE也可以看看。
听了这么多年也有不少喜欢的音乐人,所以看见出新的就会收。然后就是平时玩游戏看电影动漫时候注意一下音乐什么的。
另外就是靠朋友推荐
最后就是随缘……
当年虾米还火的时候可以开个求助精选说一些自己想要的风格,能回收不少喜欢的,然后就是下载全集……
不过最近我已经有所收敛了。别看我这个库这么大其实OST是大头,然而我现在有点听腻了……一时也不知道听啥,干脆开始听古典了。
古典倒是简单了。首先有个听了古典十多年的朋友疯狂给我推荐。从他那复制粘贴了就上百G 😂 然后这个听一部还需要蛮久的,如果我最后听下来觉得他给我的这个版本我很喜欢我就不再找别的了,否则的话我就去YouTube上把所有这部作品的各个版本轮着听,直到找到喜欢的然后去下载无损【要搁在以前我可能直接去RUTRACKER上把这部所有版本都下了扔进iTunes再说,不过现在懒得了 <- 所以你懂得为什么能收那么多了

cottonty 发表在《 脱粉 Caixiaobai发表在《 脱粉 cottonty 发表在《 iTunes 管理音乐的正确用法 juntianxia 发表在《 iTunes 管理音乐的正确用法 cottonty 发表在《 iTunes 管理音乐的正确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