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驻喀麦隆大使王英武在喀主流媒体《论坛报》发表题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共创世界美好明天》的署名文章。全文如下:
面对
“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怎样建设这个世界”这一时代命题,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呼吁国际社会携手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十余年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思想内涵不断丰富、发展,理论体系不断完备,从中国倡议扩大为国际共识,从美好愿景转化为丰富实践,从理念主张发展为科学体系,成为引领时代前进的光辉旗帜。
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框架下,习近平主席相继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从发展、安全、文明三个维度指明人类社会前进方向,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战略引领。发展是安全和文明的物质基础,安全是发展和文明的根本前提,文明是发展和安全的精神支撑,三大全球性倡议彼此呼应、相辅相成,进一步回应了各国人民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的普遍诉求,为当前人类面临的难题提供了综合性解决方案。
当前,世界各地乱象频发,热点问题复杂难解,风险挑战纷至沓来。为更好应对一系列重大问题,增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现实针对性和战略指导性,习近平主席前不久提出,
“倡导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
平等的多极化,是要体现各国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要确保国家不分大小、强弱,都能在多极化进程中平等参与,享受权利,发挥作用。有序的多极化,是要共同恪守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共同坚持普遍认同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多极化不是阵营化,更不是碎片化、无序化,各国都要在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内行事,都要在全球治理的进程中合作。
普惠的全球化,是要做大并分好经济发展的蛋糕,让不同国家、不同阶层、不同人群都能参与并享有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妥善解决国家间和各国内部的发展失衡问题,实现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包容的全球化,是要支持各国走出符合自身国情的发展道路,不搞发展模式的单一化,摒弃损人利己的单边主义、保护主义,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畅通,保持全球经济增长活力与动力。
中国与非洲国家作为
“全球南方”的关键力量,深刻影响世界历史进程。面临共同的发展任务,中非双方团结合作、坚守正道,携手推动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坚定捍卫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和国际公平正义,创造了“南南合作”典范。今年秋天,新一届中非合作论坛峰会将在北京召开。本次会议是中非合作开辟新境界的重要机遇,将为推动中非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发展注入新动力,为世界和平发展作出新贡献。中方愿同包括喀麦隆在内的非洲国家一道,为成功举行新一届中非合作论坛峰会共同努力,继续弘扬中非友好合作精神,共筑高水平中非命运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