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20级新生男生,在食堂里路过一位学姐身边时,背包擦到其臀部。
这位学姐立马将学弟拽住,声称自己被学弟摸了屁股。
在争执过程中,学姐要求学弟交出学生证,学弟给了身份信息,并表示可以调监控来证明自己清白;
学姐却在监控出来之前,就在自己的朋友圈和校内匿名社区——树洞里,将学弟的全套个人信息全都公布出来,声称要让学弟“社死(社会性死亡)”。
很多不明真相的同学、网友被她的说法误导,群情激愤地对这名学弟的身份进行人肉,很快其照片,宿舍位置等信息被扒了出来。
在相关网络社区中一片喊打喊杀声,学弟本人还遭到了不明身份人士的电话骚扰。
有自称熟识该学弟的同学表示:当时他非常害怕,甚至开始考虑要不要退学。
结果第二天监控录像调取出来,很明白地拍到:就是背包无意间擦到一下,人家学弟压根就没有伸手。
然后事情的高潮来了:
这位学姐立马就改了口,删掉了之前发的所有信息,发了这样一条声明,声称和这位蔡姓学弟“文字和解”,还说:“即使是误会,像这样查证澄清也是最好的处理方式”。
然后她自己还不愿出面,而是委托班导去跟对方解释,让对方“理解她的过激反应”,并表态:“我们相互道歉即可,此事了结,希望你学业有成”。
我要让你 “社会化死亡”
按当时的舆论环境,这位新生学弟虽然没真的百分百社死,但也算是只剩一口气了:
实名信息、照片网上到处都是,底下都是网友和同学痛骂他色狼咸猪手,要把他化学阉割的评论。
如果不是后来剧情经历了180度的大反转,估计直到毕业为止,“咸猪手”的名声都会一直跟着他。
有同学仿照最近正火的“马保国体”,以学弟的口气写了一篇恶搞的“道歉信”,一度被一些网友误以为是他已经原谅了。
此“道歉信”纯属网络恶搞
但实际上,这样被诬陷,被“社死”的滋味,显然不会像吃瓜群众眼里那样好玩。
这位学弟在知乎上写下了自己的心路历程,其中提到:
在接到辅导员的电话,被告知那位“学姐”要求通报学院并通知父母时,他曾经考虑过,要不要以死自证清白。
也许是苍天有眼吧,监控视频清晰地拍到了事情的真相,还了他一个清白。
但如果那个地方是视频的盲区呢?如果恰好有别人经过把摄像头挡住了呢?
是不是一个努力了十几年,考上中国第一学府的年轻人的一生,就因为这一条朋友圈,被彻底毁掉了?
当她第二天看到监控录像时,她肯定已经意识到:
自己闯祸了;
直到这时,
这位学姐还有将事情挽回的机会,
如果她这时诚恳地当面跟学弟道个歉,在网络上把事实说出来进行澄清,同学们大概率也会原谅她。
但她这时的做法是:逃避和嘴硬:
先是看完视频就溜了,所谓“道歉”还是委托班导转达,一点诚意都没有。
神马“文字和解”“相互道歉”,人家凭啥给你道歉?是谁诬陷了谁?
在发在“树洞”里的帖子里,她还有脸祝人家学业有成。
你知不知道,人家都差点以死自证清白了?神TMD学业有成。
为自己维权时重拳出击,不把对方生吞活剥恨不罢休,发现自己搞错了就躲起来当鸵鸟,这就是你的态度?
还有脸说:“即使是误会,像这样查证澄清也是最好的处理方式”,那是只对你一方最好吧。
你的意思是不是,这次的风头过后,以后还要多“查证澄清”几个师兄学弟,让他们都尝尝“社会性死亡”的滋味?
然后顺便打造自己“X拳斗士”的人设,日后申请留学时,还能成为个人简历里浓墨重彩的一笔?
仗剑之人,必将死于剑下
《圣经》中耶稣曾说:“仗剑之人,必将死于剑下(for all who draw the sword will die by the sword。”。
这位学姐一开始恶狠狠地威胁的“社会化死亡”,全都应验在了自己身上。
18日晚上,校内舆论已经炸了,并上了知乎热搜后,她在校内树洞中发布了正式的道歉声明:
但此时舆论的大潮,已经不是一个道歉能够解决的了。
在事情反转后,她的身份也被扒了个精光:
现在整个清华校园,恐怕是上到教授老师,下到刚入学的新生,以及已毕业的校友,很多都听说了这件事,也知道了这位搞事情的“学姐”是谁。
有网友查出:原来她是该校美术学院建筑系19级的唐X,
有同学给她起了个外号:腚姐,还创作了一批漫画来进行讽刺:
而这位被诬陷的新生学弟,则得到了全校同学的支持和同情。
有学长专门去校园里最热门的食堂买了早餐,去他的宿舍看望;
有心理学系的同学表示:如果他需要心理疏导可以直接说话。
还有法学院毕业的校友,主动表示愿意免费帮他通过法律手段维权,追究对方侵犯名誉权的责任。
如果被诬陷的是你,
你会怎么办?
在知乎上有个多年的热门话题:“如果坐地铁的时候旁边一个女性突然暴起说你性骚扰,怎样才能证明自己清白?”
下面的一千多条答案中,除去抖机灵的,玩梗的,认真分析问题的答主大都达成了一致:好像还真的没办法。
尤其是在你毫无防备的情况下,面对对方的愤怒指责,和身边其他乘客纷纷掏出手机拍摄看热闹的情况下,你很难组织起有效的逻辑去自证清白。
最好的方式,可能也就是让对方报警去调监控;
如果对方也不报警,就煽动其他人拍视频曝光“色狼”,你可能也就只能吃哑巴亏。
陈大夫自己就曾经有过这样的经历。
那是2018年的夏天,有一次我走路踩坑里扭伤了脚,
拄了一周多的拐。
然后我刚刚能勉强走路,回去工作的第一天,晚上回家坐地铁时,拿了根挺结实的长柄雨伞分担伤腿的重量。
大概就是这样的一把伞
然后在地铁上走到一半,我背后的那个女生突然把我拽得转了个身,照着我恶狠狠地吼:“不要脸,臭流氓”!
我当时就完全是懵逼的状态,大脑一片空白。
那个女生吼完了,就跑到车厢另一边去了,留下我自己尴尬地站在原地,反思自己为啥成了臭流氓。
如果她当时有这位“清华学姐”一半的手段,逼我交出身份信息,或者鼓动其他乘客拍照网曝我,可能当天的微博知乎热搜就会多出一条:
如何看待北京地铁上某瘸腿肥胖男性乘客的“咸猪手”行为?
事后我反思了好久,我明明一路都是背对着她,在她喊之前都没看到过她的脸,怎么招她惹她了。
还是一位女同事指点了我:当时我的长柄伞夹在腋窝里,可能后面那头戳到她裙子或者屁股了。
正好那段时间曾经有色狼“抄底族”,拿改装过加上摄像头的雨伞、运动鞋,在地铁、公交上偷拍女生裙底的新闻,可能她误以为我也是那种人了。
但我还是觉得很委屈:“抄底族”那都是腿脚利落的年轻人啊,见事不好要随时准备跑路的嘛;
你啥时候见过体重二百多斤,跑一百米就得瘫在那,还瘸了一条腿的地铁色狼?
你指责一个明显当时身体状况可以归类于准残疾的男性,对你进行了那种行为,是不是得格外慎重一点?
同学们也可以思考一下,自己遇到这种情况,能不能反应过来,会怎么做。
诬告是否可以“零成本”?
最近这几年,类似这次学姐“摸腚门”的,以骇人听闻血泪控诉开头,最终被证实完全是诬陷的涉及性骚扰、性侵事件也层出不穷:
2019年7月,微博网名为“春秋两不沾”的女性网友裴某发布视频,哭诉称:
自己被某男子性骚扰长达半年,其间自己多次报警无果,“求大家帮帮我,是不是被强奸才能报警?”。
这条视频受到了社会的高度关注,点击量高达5000多万次;
当地警方组织了专门调查,结果发现:
这个“春秋两不沾”是个微商卖家,以一千元的价格,卖给了一位男性买家一条假的梵克雅宝手链,对方发现后找她维权,她一直拒绝退钱,至于所称的性骚扰、死亡威胁等全是子虚乌有。
结果“春秋两不沾”因造谣碰瓷公安部门,涉嫌寻衅滋事被依法采取刑事措施。
2020年8月,自称女大学生的梁颖在网上发文控诉:
自己2019年6月初遭遇一名名叫罗冠军的男子强奸,对她造成了身体和心灵上不止一次的伤害。
在事件受到广泛关注,网上喊打喊杀声音一片的情况下,9月4日,罗冠军在微博发布长文《罗冠军的自白与呼吁》,说明事情真相:
他和梁颖就是一对普通情侣,分手时没有处理好,导致女方在网上发布关于他的不实信息。,并拿出了公安部门的不予立案通知书为证。
此事以双方“和解”告终,梁颖几乎毫发无损,而罗冠军则因此声誉尽毁,被原单位开除,半年里搬家三次工作换了三个,按他自己的话就是:“完全社会性死亡”。
罗冠军的声明节选
类似的事情在校园里也层出不穷,被诬告者既有老师也有学生。
2018年2月,浙江大学17级学生沈毅力在网络上被指控“渣男”“骗炮”,指控方的文章中含有一堆微信聊天记录,内容骇人听闻,在浙大圈子里造成了轰动。
沈同学报警并采取了法律手段处理,多名熟识沈同学人品的同学站出来为其担保;
同时越来越多网友发现:指控方的叙述和客观事实不符,时间线都对不上,舆论才逐渐反转。
2020年10月,华南理工大学行政楼前有自称该校学生的女生哭诉,声称自己被王雨磊教授强奸,要求学校帮其伸张正义。
此事当时在网上引起了轰动,许多网友纷纷发声要求对王雨磊进行严惩,甚至直接给他标上了“强奸犯”的标签。
当时陈大夫本能感觉事情不太对劲,发布了
《不要急着给这位教授贴上“性侵犯”的标签》
的文章,劝大家等子弹再飞一会。
结果经过调查发现:那位在地上撒泼打滚的女士,根本就不是什么在校学生,年纪都快三十了。
她和王教授交往了一个月就分手,后来就开始诬告他性侵,直到做出了上面的行为。
虽然“强奸犯”的锅没背上,但王雨磊教授因此被学校解聘。
华南理工大学全校最年轻的正教授,在国内社会科学研究者圈子里有相当的知名度的“石头君”,因为这么一个狗血事件而丢了工作,学术研究事业遭到了沉重打击。
从上面的一系列事情看,事实都是很明确的诬告,结果却往往是被污蔑者身败名裂,丢了工作,名誉尽毁,甚至遭受“社会化死亡”;
除了直接碰瓷公安部门的“春秋两不沾”被处理了之外,发布这些虚假信息的人,则往往全身而退。
包括这次的事情也是如此,今天一堆主流媒体不约而同地发布了这样的通稿:
看起来事情真的就向着“互相道歉,就此了结”的方向走了。
利用性别身份来进行诬告,似乎变成了一件无成本的事情;
即使事件反转,也可以用一句轻飘飘的“搞错了”“我道歉”来卸责。
在这样的环境下,得益的既不是男性也不是女性,而是更能撒泼耍赖,更不讲理的人:“你流氓你就赢了”。
谁更流氓谁有理?
目前中国的高校里,出现了这样的诡异局面:
一方面,性侵、性骚扰学生的“叫兽”层出不穷,行为越来越没底线。
厦大吴春明,北航陈小武,中大张鹏,北大沈阳、上财钱逢胜、河大侯运华.......这样的名单可以列一长串。
就在两天前,大学声还曾曝光了西安音乐学院一位多次骚扰女生,导致其患抑郁症自杀的“狼师”梁X。
《西安又出了一位逼学生叫爸爸的夺命狼师》
在这些事件中,受害者往往四处控告但求告无门,被各种踢皮球一拖就是几个月一年,似乎谁都不负责管这些事。
而另一方面,像沈毅力同学、王雨磊教授身上发生的事情那样,无端被诬告,因此付出巨大损失却没处说理的情况,又屡见于舆论。
本来应该黑就是黑,白就是白的事情,却成了谁声音大谁有理,能不能解决就看能不能把事情鼓捣上热搜。
对学生施暴无成本,诬告别人无成本,好像谁更流氓谁就赢了。
不仅是最为弱势的学生权益得不到保障,教师的名誉、职业生涯也会随时遭遇无端诬告的威胁。
王雨磊教授的澄清声明节选
和高校师生性骚扰、性侵相关的问题,在国际上是有成熟有效的解决机制的。
在美国、欧洲各国,以及港澳台地区,高校都设有专门的反性侵、性骚扰举报-处理机制,对涉及此类的各种事件进行处理。
诸如师生之间的猥亵/性暗示,情侣分手后阴魂不散骚扰对方;被偷拍被咸猪手,乃至被诬告了的情况,受害者都可以提起投诉;
由学生代表、教师代表和学校相关部门,按比例组成委员会,听取双方的举证,对事件的经过原委进行调查;
在这个过程中,所有的指控、证据、听证过程全程公开,普通同学也可以旁听;
负责调查的机构有权出具正式的调查报告;再根据情节对当事人进行调解,以及校规范围内的处分,这个过程和司法机关的调查平行不冲突。
台湾”性别平等教育委员会“的职责
就是预防和处理校园性骚扰、性侵害事件
在
《一场高校学生性侵案引起的轩然大波》
中,我就以在台湾发生的一起典型案例为例,详细描述了这个机制是怎样运作的。
如果存在这样的机制,这位清华学姐想要指控学弟对她有不法侵害,
就必须在一众领导、师生面前,和学弟直接对质,摆证据讲事实,并接受大家的质询。
如果她擅自煽动了对学弟的网络暴力,
学弟也可以提起告诉,
展示自己被诬告的证据,要求学校对造谣者进行处罚。
而多方组成的委员会成员,则会以投票的方式,代表学校做出正式裁决。
性侵、性骚扰事件,全世界各国的高校里都免不了,也很早就有成熟的解决方案,这么多年来看大体上是运行良好,能解决问题,给师生带来公平的。
美国高校的反性侵制度
(来源:凤凰周刊)
延伸阅读:《让模糊地带清晰,看美国大学如何处理校园性侵》
而且这样的实践,对于学生是绝佳的参与学校治理的机会。
学生可以通过见证这样的流程,了解到一个群体的良好声誉、内部团结是怎么实现的,同时对于怎样尊重异性同学有更深的认识。
教育部近年来也曾数度表态,要求各高校设立专门的专门的防止性骚扰委员会,健全相关的工作制度。
然后这些意见全被各高校选择性无视,到现在为止并没有那个学校真的建立了防止性骚扰委员会。
到底是什么,让他们采取了这样的态度呢?
中国大学校园里,和性骚扰、性侵相关的问题,何时才能摆脱目前这种:既不讲理也没有真相,靠闹分配,谁更流氓谁占便宜的现状呢?
这次清华学姐的诬告事件,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还很多。
西安又出了一位逼学生叫爸爸的夺命狼师 2020美国大选,到底还要闹多长时间? 北航发生的这场悲剧,希望再也不会重演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