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环交所首批7笔碳回购交易已经达成,中信证券、中信建投、中金公司、国泰君安等多家头部券商参与。据悉,券商参与碳回购能够拓宽实体企业降碳融资渠道、有效降低资金成本,助力降本增效。
“此次交易是金融机构与实体企业在上海碳市场关于碳金融新模式、新路径的一次积极探索。”中信建投表示。目前,至少有7家券商具备碳排放权交易资格。
2月19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该意见指出,要健全支持绿色低碳转型的财税、金融、投资、价格政策和相关市场化机制,为绿色转型提供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
多家头部券商参与
近日,上海环交所完成了首批7笔上海碳市场回购交易业务。
据悉,中信证券、中信建投、申能碳科技有限公司、华宝证券、柏能新能源(深圳)有限公司、上海迪赛诺化学制药有限公司、东方证券、华泰证券、国泰君安、中金公司等共计10家会员机构及企业于首批次达成了7笔碳回购业务。
此外,上海环交所与太保产险合作探索碳资产回购保险,为申能碳科和中信证券、中金公司之间达成的碳回购业务提供了碳资产回购业务履约保证保险。“这是全国首例证券机构联合保险公司为企业提供碳回购资金融通和保险保障的综合服务案例。”中信证券称。
今年1月底,上海环交所正式推出上海碳市场回购交易业务。碳回购业务,是指交易的一方(初始卖出方)将持有的产品卖给另一方(初始买入方)的同时,约定在未来某一日期再由初始卖出方以约定价格从初始买入方购回该笔产品的交易行为。上海环交所在承担全国碳市场建设和运行工作、深耕上海碳市场发展的同时,积极探索各类碳金融业务创新,为上海碳市场参与者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碳资产流动性管理与融资工具。
积极发挥专业优势
据悉,金融机构通过碳配额回购交易业务,可以帮助实体企业拓宽低碳融资渠道,推动降低实体企业融资成本,助力提高实体企业资金使用灵活性,实现在经济效益和环保目标上的双赢。
中信证券表示,该公司发挥碳市场领先的创新能力和专业优势,自2022年以来密切配合主管单位组织的业务调研、机制研讨和系统建设,有力协助此项业务推出,并率先为纳管企业定制方案、提交申请、落地首单,积极响应上海环交所碳回购业务新规。
中信建投称,该公司积极发挥功能性作用服务实体经济,借助证券公司在碳金融领域优势,充分发掘碳市场交易机制促进企业节能减排的作用,聚焦实体企业碳资产管理需求,帮助实体企业盘活储备碳资产的价值,降低企业履约成本和风险,同时着力推动提升国内碳市场流动性。
参与交易需申请资格
据悉,参与碳排放权交易需要业务资质,目前已经有券商取得了这一资质,也有的券商正在积极申请资格。
今年1月15日,国信证券公告称,该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关于公司申请开展碳排放权交易业务的议案》,同意国信证券申请增加碳排放权交易业务种类,并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及业务规则开展相关业务。
2023年2月初,中金公司、华泰证券、申万宏源、东方证券、中信建投纷纷公告称,收到了证监会关于公司自营参与碳排放权交易的无异议函。根据相关无异议函,证监会对上述公司在境内合法交易场所自营参与碳排放权交易无异议。
“公司将按照有关规定和上述无异议函的要求,以服务实体经济,降低全社会减排成本,推进经济向绿色低碳转型升级为目标,合规、审慎开展业务,并将相关业务纳入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有券商在发布的公告中称。
除了上述5家券商,中信证券、国泰君安这2家券商则更早获批了相关交易资格。2018年5月3日,中信证券公告称,该公司曾于2014年9月获得证监会的复函,该公司以自有资金在境内合法交易场所参与碳排放权交易等3个业务资格获得了证监会批复。国泰君安的该资格获批时间则为2015年。
中金公司表示,金融机构开展碳交易市场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首先,“双碳”战略下,开展碳排放权交易是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一环,通过发挥交易能力和专业的产品创设能力,能够为实体经济提供更多低碳转型解决方案,切实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深度和广度;其次,参与碳排放权交易,有助于丰富金融机构绿色投资品种,构建全链条交易能力,提升绿色综合服务能力,更好拥抱“双碳”发展历史机遇和绿色发展新赛道。
来源:
证券时报
作者: 本站 浏览次数:
4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