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制裁措施不断升级,制裁范围主要包括中止北溪二号天然气管道审批、将部分俄银行剔除
SWIFT
系统、冻结部分俄罗斯海外资本、减少能源进口份额、取消俄罗斯最惠国待遇等。受俄乌冲突影响,全球能源、粮食、矿产供应链受到巨大冲击,价格上涨与恐慌情绪持续蔓延。本文就俄乌冲突对全球政治格局、能源供需变化以及大宗商品市场可能产生的长期影响,以及对我国未来能源发展的启示,进行初步分析。
俄罗斯及欧洲能源供需及大宗商品基本情况
俄罗斯是全球能源供应的重要来源。作为世界能源大国,俄罗斯拥有丰富的油气和煤炭等资源,在国际能源市场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能源是俄罗斯经济命脉,俄罗斯出口收入的一半以上来源于油气,油气行业收入占俄罗斯财政收入的
40%
。
2021
年俄罗斯剩余探明石油储量为
1078
亿桶,全球占比约
6.2%
,位居世界第五;剩余探明天然气储量为
37.4
万亿立方米,全球占比
19.9%
,位居世界第一。石油天然气产量方面,
2021
年俄罗斯石油产量为
1125
万桶
/
日,占世界石油总产量的
11.41%
;天然气产量为
7610
亿立方米,占世界天然气总产量的
18.46%
,均排名美国之后,位居世界第二。石油天然气出口方面,
2021
年俄罗斯出口石油
2.3
亿吨,占全球出口总量的
12%
,仅次于沙特阿拉伯,位居世界第二;天然气出口数量为
2035
亿立方米,占全球出口总量的
21%
,位居世界第一。
欧洲油气供给对俄依赖程度很高。根据欧洲委员会披露,过去五年,欧洲能源消费中的化石能源占比约
57%-60%
,且大部分依赖进口,天然气、石油和煤炭的进口比例分别高达
90%
、
97%
和
70%
。俄罗斯是欧洲化石能源的第一大进口国,欧洲也是其油气的主要出口地区。
2021
年俄罗斯石油占欧洲进口总量的
29%
,占俄罗斯石油出口总量的
48%
;俄罗斯天然气占欧洲进口总量的
38%
(其中
7
条天然气管道输送占比达到
31%
),占俄罗斯天然气出口总量的
80%
;俄罗斯煤炭占欧洲煤炭进口的
46%
,位居第一。德国是俄罗斯能源的主要市场,
2020
年德国石油消费约
31.5%
来源于俄罗斯,占俄出口总量的
11%
;天然气消费约
57%
来源于俄罗斯,占俄出口总量的
20%
。俄罗斯需要从欧洲的能源市场获得收入,欧洲也需要俄罗斯的能源满足需要。
俄乌冲突对能源、粮食、金属矿产等大宗商品造成较大影响。有色金属方面,俄罗斯钯金产量约占全球产量的
40%
,铂金产量约占全球产量的
10%
,铝产量约占全球产量的
5%
,同时俄罗斯还是全球最大的镍生产国。农产品方面,
俄罗斯每年大约生产
8000
万吨小麦,占全球产量的
10%
,
出口位居世界第一。
乌克兰小麦产量约为
3300
万吨,其
玉米、大麦出口占全世界
15%
以上,小麦出口占全世界
10%
左右,葵花籽产量世界第一。
俄乌冲突将对以上能源、矿产及粮食等大宗商品产生较大影响。
俄乌冲突对全球能源及经济发展的影响
从去年开始,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能源供应链产生较大冲击,国际油气价格大幅度上涨。俄乌冲突使国际油气价格又上了一个台阶。作为国际能源市场上至关重要的生产大国,俄乌冲突持续时间长短、俄罗斯与欧美关系、受制裁程度等等,必将给全球能源市场带来持久、深刻、广泛的影响,正在使国际油气市场供应格局发生改变。
一是推动国际能源及电力价格持续高涨,天然气价格波动远高于石油价格。石油方面,
2
月
24
日俄乌冲突爆发当天,布伦特原油和纽约原油期货价格双双突破每桶
100
美元关口,最高达到每桶
105.79
美元,
3
月
7
日,布伦特原油一度冲高至
139.13
美元
/
桶,创
2008
年以来新高。天然气方面,
2
月
24
日,
荷兰
TTF
天然气期货价格一度拉涨逾
60%
,报
118.5
欧元
/
兆瓦时,
3
月
7
日
TTF
天然气近月期货价格一度攀升至
345
欧元
/
兆瓦时的历史最高纪录(
2021
年
3
月,
TTF
天然气近月期货价格仅为
17
欧元
/
兆瓦时左右)。电力现货方面,德国、法国、英国等主要西欧国家的电力现货市场日前均价在
400
欧元
/
兆瓦时至
500
欧元
/
兆瓦时附近高位波动,是去年同期的
8
到
10
倍。随着欧佩克与美国增产计划放缓、主要经济体服务业需求增加,油气价格有望维持高位。俄罗斯与欧洲天然气供需关联紧密,预计天然气价格波动要远高于石油,进而影响电力现货价格。
二是影响全球能源供给,重构能源生产版图。
3
月
8
日,美国总统拜登签署了禁止美国从俄罗斯进口能源的行政令。
3
月
12
日,德国副总理兼经济与气候保护部长哈贝克表示,德国计划在今年逐步摆脱对俄罗斯煤炭和石油的依赖,但俄天然气被排除在外。未来,随着欧美对俄罗斯的制裁逐步加深,众多国际石油企业撤资离开,俄罗斯油气产量、出口量可能会大幅下降甚至中断;且目前伊朗、委内瑞拉、利比亚等传统生产出口大国因遭受美国制裁或内乱而难以提升出口量,全球能源供给势必受到严重影响,能源生产版图将重构。全球油气供给侧
“
三驾马车
”
中另外两个国家
——
美国、沙特在全球市场上的
“
能源话语权
”
将得到提升。
三是增大国际能源合作与贸易风险和不确定性。由于俄乌冲突,
2
月
22
日,德国宣布暂停北溪二号天然气管道项目获得认证与投产运营。由于美欧对俄发起
SWIFT
制裁,切断俄罗斯部分银行与全球银行系统间的联系,与俄罗斯开展国际能源贸易将面临支付、结算的问题与风险,将对能源国际跨境贸易和资金流动形成阻碍。因此,未来与俄罗斯的国际能源合作、贸易等经济往来或将面临多重不确定性和金融风险。
四是增大全球经济复苏不确定性。目前全球经济仍受新冠疫情影响,经济复苏基础薄弱。俄乌冲突及美欧对俄制裁势必增大全球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首先,石油天然气价格大幅上涨将导致全球通胀形势进一步恶化。欧洲中央银行预计,能源成本上涨将导致欧洲
2022
年
GDP
增速减缓
0.5
个百分点。摩根大通预测,如果国际油价攀升至
150
美元
/
桶,将拖累全球经济增长减少
3
个百分点,通胀率飙升到
7%
以上。其次,西方对俄罗斯制裁将导致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紊乱加剧。俄罗斯是全球主要的农产品、矿产品、能源出口国之一,西方国家对俄制裁势必将导致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失衡,大宗商品价格紊乱,制造业面临空前打击。最后,俄乌冲突打击风险资产和私人部门信心,进一步影响实体部门需求,最终将延缓全球经济修复进程。彭博经济研究认为,如果俄罗斯对欧洲的能源供应中断,可能导致欧元区陷入经济衰退,并将压低美国的经济增长。
近期及中长期全球能源发展趋势研判
国际能源市场的动荡将坚定欧洲能源战略转型的方向。若俄乌冲突加剧、油价持续高企,新能源相较于传统石化能源的相对成本将降低,有利于欧洲加快新能源发展的步伐,通过加快推动终端电气化(包括交通电气化)、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等方式,增加能源自给度,以寻求尽快摆脱目前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
一是短期全球石油和天然气供需缺口将持续加剧。
目前美
国已发布
禁止美国从俄罗斯进口能源的行政令。
2021
年,美国从俄罗斯进口约
1150
万吨原油,占俄罗斯出口总量的
5%
。虽然从目前石油的产能储备来看,俄罗斯的供给缺口有望在短期内补足,但是油气等大宗商品长期在供需平衡下运行,供需的扰动在价格上有杠杆效应,所以未来几个月预计油气价格都将维持在高位运行。
从全球能源供应形势来看,俄乌冲突对全球石油供应整体平衡影响还不大,但是对天然气市场的供需平衡影响很大。
2021
年,欧洲天然气消费量
4800
亿立方米,对外依存度约
85%
。其中
LNG
交付量
7720
万吨(约
1000
亿立方米)。俄罗斯是欧洲天然气市场的最大进口来源,欧洲每年从俄罗斯获得
1550
亿立方米左右的天然气,其中管道天然气约
1420
亿立方米(占欧洲总进口量的
31%
)。虽然欧盟宣称要在
2022
年减少三分之二的俄罗斯气进口,但短期内未有合适的替代产品。目前美国
LNG
无法大规模替代俄罗斯天然气。假如美国
LNG
要替代三分之一俄罗斯天然气,即按
500
亿立方米计算,需要增加进口约
3600
万吨
LNG
,相当于目前欧洲
LNG
进口量的一半,约等于全球
L
NG
贸易量的十分之一。目前欧洲的
LNG
接收站设施已经满负荷运行,价格也处高位,如大规模新增
LNG
进口,需要新建基础设施,并将继续抬高价格,短期内无法实现。此外,
LNG
出口国的产能提升短期内无法实现,
2022
年,新增产能陆续进入投资建设阶段,
LNG
领域产能建设前已经签订长约,市场机动量很少。此外,目前挪威及北非出口到欧洲的天然气管道基本满负荷运行,难以短期内增加输送容量。北溪二号项目被暂停将继续加剧欧洲天然气供需缺口,预计缺口将达到
400
亿立方米,将导致欧洲天然气价格持续维持在高位,进而传导到电价上,使得电价快速抬升,预计欧洲今年的能源供给危机仍无法有效缓解,能源价格将维持在高位运行。
二是欧洲可能重启煤电和延缓核电代替天然气缺口,未来碳价可能持续走低。
欧洲和俄罗斯之间的天然气供应虽然短期可能会恢复,但欧洲与俄罗斯的互信已经被破坏。由于欧盟严重依赖油气,而俄罗斯是欧盟最大的油气供应国。俄乌冲突以来,欧洲极力摆脱对俄的油气依赖,俄罗斯已经开始寻找新的油气销售渠道。
短期来看,由于欧洲资源储量低,不可能很快大幅恢复天然气生产。欧盟提出在
2022
年减少
2/3
的俄罗斯天然气进口量,
为保障基础能源供应,欧洲可能加速多元化能源的供应,
重新启动最近退役的燃煤电厂以及
延长核电站寿命
,让煤炭以及核电成为满足能源需求的优先事项。事实上,欧洲能源危机发生后,整个欧洲的燃煤发电就处于增长之中。
2021
年,欧洲燃煤发电量比
2020
年增长
18%
,中断了自
2012
年以来的下降趋势。
2022
年
1
月份,欧盟煤炭进口量比上年增长
56%
以上。短期内,这可能会
减缓欧洲的脱碳步伐
。为保障基础能源安全,短期内
欧洲对二氧化碳减排控制将有所减缓,可能不如前两年激进,碳交易价格将比之前的预期降低一半左右。
三是
长远来看欧洲将加快清洁能源转型、通过加快终端用能电气化
重塑能源结构。全球油气供给版图将进行重构。从
去年以来欧盟的一系列举措来看,欧盟已经基本明确了通过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加快推动终端电气化(包括交通电气化)等方式,增加能源自给度,以此减少对于俄罗斯或者其他国家的能源依赖,同时推动能源清洁低碳转型的战略路径。为实现这一目标,欧盟从
2020
年开始,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动动力电池产业链的建设和加快推动电动交通的普及。
2021
年,欧盟整体新增的电动汽车数量已经超过中国大陆,同时欧盟也加大了在动力电池和智能交通领域的研发投入力度。
3
月
8
日,欧盟委员会发布能源独立路线图《欧洲廉价、安全、可持续能源联合行动》,力求从天然气开始,在
2030
年前摆脱对俄罗斯的能源进口依赖。
俄乌冲突对我国能源发展的启示
未来在全球低碳转型过程中,像俄罗斯这样以传统化石能源为主要支柱的经济是难以长期持续的。在能源和经济转型过程中,低碳技术和数字化技术必将重塑全球生产生活方式,我国要尽早抢占未来新型电力系统这一科技制高点,坚定能源清洁低碳转型路线不动摇,推动我国加快能源转型、加快降低能源对外依存度、强化能源安全举措,将能源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鉴于目前全球电力并没有形成大宗商品贸易,可以考虑加强新能源建设和提高终端电气化水平,加快推动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通过加强电力安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一是
强化与俄罗斯的能源合作,增加我国油气进口量,增大能源贸易人民币结算比例,加快管道天然气的谈判与合作,暂时缓解我国油气安全瓶颈。
俄罗斯是中国的第一大能源供应国,特别是原油与管道天然气供应占比较大,短期内不可替代。我国原油、天
然气的对外依存度分别高达
72%
、
43%
,而俄罗斯是中国第二大石油进口国(
2020
年进口
8357
万吨,占进口总额的
15%
),第二大天然气进口国(管道气占进口总额的
17.3%
,液化气占进口总额的
6%
),第二大煤炭进口国(占进口总额的
18%
)。
根据俄罗斯能源部发布的数据显示,
2
月
24
日,俄罗斯能源
部宣布要扩大对华煤炭供应,将和中国签订
1
亿吨煤炭供应协议。
鉴于欧盟对俄罗斯实施制裁,预计削减三分之二的对俄天然气进口,中国与俄罗斯在能源合作方面将会更加密切,中方将掌握更大的合作主动权。
此外,
我国可以考虑近期将国内油气资源在有保障的情况下作为储备资源,降低开发规模。在经济允许情况下,尽量多使用俄油气,但要确保油气在终端能源消费占比持续下降。
二是尽早攻克
“
新能源
+”
产业制高点。
“
新能源
+”
是低碳技术竞争的核心领域。
“
新能源
+”
正在成为重组要素资源、重塑经济结构、改变世界竞争格局的关键因素。从大国博弈发展态势看,谁掌握了
“
新能源
+”
相关的核心技术,谁就获得了新一轮工业革命的先机和主导权。如果能够更好发挥我国在新能源产业的各方面优势,加强以
“
新能源
+”
为核心的科技研发与应用,就能在未来
10-15
年实现相关科技的全面领先。
三是
加强新型电力系统和基础设施建设。从全球范围内来看,当新能源发电渗透率大幅提升之后,当前的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调节性还不能适应新能源的大规模发展。为在加快能源清洁低碳转型的同时保障国家能源,要坚持先立后破。首先,要加大煤电灵活性改造,适当增加一批以调节功能为主的煤电机组。其次,加强新型储能技术的研发和应用,特别是基于电力系统的长周期储能技术,大力拓宽应用场景。第三,加强先进输变电和配电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强电网对新能源的并网消纳能力。第四,加强源网荷储协调互动及数字化技术在新能源领域的研究,为新能源大规模开发和有效消纳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在新型电力系统技术研发和实践上占领制高点。
四是
尽快提升电气化水平,加快数字化建设。目前,我国电力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约为
27%
,如果提高到
40%
,预计可替代约
5.6
亿吨原油当量(交通领域全面实施电能替代,就可以减少一半的石油消费),相当于减少
80%
的进口油气,可极大降低能源的对外依存度,从根本上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2021
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
784
万辆,占全球的
40%
以上;我国已拥有完备的电动汽车产业链。当前,
电动汽车的技术成熟度、渗透率和发展速度要远远高于预期。首先应加快交通领域的电气化进程,加强电动汽车的普及与推广,逐步摆脱对于国外油气的依赖。其次,加大交通电力基础设施建设,这对于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作用远高于对新能源汽车的补贴。第三,理顺电动汽车产业链。目前,我国碳酸锂价格约
50
万元
/
吨,受锂资源影响,动力电池价格远高于正常水平,严重影响交通电气化的进程。建议尽快加强锂资源储备和开发,促进电动汽车尽快回归市场应有价值。第四,加强三网融合建设。在推动电气化进程和新能源建设的同时
,建议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和能源基础设施网络的融合,在此基础上推动能源网与未来物联网的深度融合。
(编辑
季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