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唐朝作为我国古代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王朝,在唐太宗统治时期出现了“贞观之治”的强盛景象。
作为大唐盛世的缔造者,李世民可谓功在千秋,理应受到后世之人的崇敬。
然而在他去世两百多年后,他的陵墓却惨遭盗墓贼公开破坏,大量陪葬品也被洗劫一空。
洗劫过后,盗墓贼丧心病狂地掀开了李世民的棺材板,然而眼前的一幕令在场的人都大吃一惊。
那么,究竟是何人侵扰了太宗皇帝的安宁?盗墓贼开棺后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这恐怕要从长孙皇后的病情说起。
(长孙皇后)
长孙皇后薨逝
贞观十年(公元636年),太宗皇帝的发妻长孙氏病危整日卧榻,眼看着就要撒手人寰了。
长孙皇后一向贤良淑德,她不愿太宗为了她大肆操办葬礼,于是在临终前进言,请求太宗让她的丧事一切从简,只要依山而葬就行。
不久后,长孙皇后薨逝,太宗一连几天食不知味、无法入眠,还常常在深夜默默流泪。
在悲痛之余太宗依照妻子的遗愿,将她临时安葬在九嵕山新凿之石窟。
长孙皇后在九嵕山长眠后,太宗便开始大兴土木修建陵墓,因为这里也是他死后要下葬的地方。
太宗打算效仿汉高祖刘邦的长陵,在自己的陵寝里陪葬大量奇珍异宝。
(唐太宗)
精通经史的虞世南洞悉太宗的想法后,提醒太宗自古以来,汉朝皇陵由于陪葬太过奢华大多惨遭盗墓贼洗劫,就连帝王的尸骨都被抛弃在荒野。
如果太宗太过张扬地修建昭陵,陪葬大量金银珠宝,恐怕会落得跟汉朝皇帝一样的凄惨下场。
所以他建议太宗不要效仿汉高祖,而是效仿远古时期的尧帝,依山建陵,不在陵墓内陪葬金银珠宝,并且在陵墓外树立碑文予以说明。
这样一来,就能避免那些盗墓贼不惜血本破坏陵墓,从而确保太宗百年之后的安宁。
太宗听后觉得很有道理,于是便采纳了虞世南的建议,但他只采纳了一半。
(唐太宗)
太宗大兴土木修建昭陵
此后,太宗继续大兴土木在九嵕山修建陵墓,这个陵墓也就是后来的昭陵。
昭陵气势宏伟,太宗担心自己百年之后会遭到盗墓贼侵扰,于是便命人反复加固。
昭陵从入口到墓室大约有250米,占地约34,600平米,前后5道巨大石门,每一道都是普通盗墓贼难以攻入的关卡。
太宗虽然尝试过追求长生不老之法,但他也清楚自己终究难逃一死,于是早早给自己挑选了很多价值连城的陪葬品。
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太宗身患重病药石无医,最终驾崩在终南山上的翠微宫含风殿。
太宗驾崩后,高宗李治继承帝位,大肆操办了太宗的丧葬仪式,将太宗葬在了昭陵。
与太宗一起沉睡在昭陵的,除了数不尽的金银珠宝,还有一些世间罕见的字画,比如王羲之的《兰亭序》。
太宗生前大肆修建昭陵,既是为了保护自己的遗骨,也是为了保护这些珍贵的陪葬品。
然而他怎么都不会想到,两百多年他的陵墓会遭到多次破坏,其中最惨烈的一次破坏,出自军阀温韬之手。
公元908年,朱温率领起义推翻了大唐王朝的统治,随后建立了梁朝。
梁朝节度使温韬刚一上任,就瞄准了唐朝历代君王的陵墓,打算将这些陵墓里的金银珠宝搞出来充当军费,以壮大自己的势力。
温韬公开盗掘昭陵
公元908年,也就是唐朝灭亡的翌年,温韬率军来到了九嵕山挖掘昭陵。
由于迟迟找不到昭陵的入口,他只能带着一众士兵到处乱挖,但不管挖到哪里都是深不见底的巨石。
后来,温韬找到一位大师,请他指点迷津,经过大师的指点温韬果然很快就找到了墓室入口。
在破开一道道石门后,温韬等人长驱直入进入昭陵地宫。
看着昭陵里陪葬的大量金银珠宝,温韬顿感自己要发财了,于是兴奋地亲自指挥手下将士将昭陵的珍宝悉数运走。
由于昭陵规模实在太大,藏品数量多到数不清,温韬出动几千名士兵,搬了一个多月才将这些陪葬品基本搬完。
令人气愤的是,在温韬眼里只认为那些金银财宝是好东西,而那些名家字画都是没用的东西。
所以在这次盗墓的过程中,很多珍贵的字画都遭到损坏,可以说温韬此次盗掘昭陵是我国文化历史上的一次浩劫。
要说这个温韬也是个丧心病狂的粗人,他盗走陵墓的全部珍宝也就算了,竟然还要侵扰死去两百多年的太宗的安宁。
当时,温韬带着一众亲信走到了李世民的棺椁旁边,他命人撬开李世民的棺盖后,便迫不及待地凑了上去。
然而映入眼帘,却是这样的一幕:
李世民的尸骨已经干枯,身上的丧服和配饰全部都被扒走了。
更加令人惊愕的是,李世民的头发散乱着盖在脸上,只剩下一个玉架支撑着干瘪的头颅。
这样的遗骨不仅丝毫看不到半点帝王之气,倒像是荒山野岭的弃尸,看上去惨不忍睹。
(李世民)
李世民“重返”昭陵
也正是由于这次明目张胆的盗墓行为,令固若金汤的昭陵成为了天下人的笑柄。
而李世民的遗骨也不知何故散落到了民间,成为民间富人随意把玩的物件儿。
根据宋代的《嘉祐杂志》记载,北宋开国功臣赵普早年间到长安游玩,机缘巧合之下见到了李世民的遗骨。
赵普心地善良,实在不忍心看到一代霸主的遗骨受人糟践,于是便花高价将李世民的遗骨买下来,打算将其葬回昭陵之中。
由于当时李世民的遗骨并不完整,他只能想尽办法一一拼凑。
到最后,就剩下颅骨最难购买,因为当时它正被一个富豪当做玩物收藏在家中。
赵普为了让逝者安息,想了很多办法与这位富豪交涉,甚至不惜拜求富豪高抬贵手。
最终赵普将这颗颅骨也买了下来,李世民的遗骨这才得以再次进入昭陵入土为安。
李世民作为唐朝历史上的枭雄,不仅辅佐父亲李渊创建了唐朝,还超越父亲缔造了至今被世人称颂的“大唐盛世”。
这样的历史功绩,实乃其后历代帝王的典范。
然而这样一个伟大的历史人物,死后却惨遭开棺亵渎,甚至连遗骨都被民间百姓当做玩物,这样的结局令人唏嘘。
倘若不是赵普怀有一颗悲悯之心,恐怕太宗皇帝如今早已尸无存了!
由此可见,不管在哪个时代,盗墓行为都是非常可恶的。
这样的行为不仅有悖伦理,还对我国的文物造成了极大破坏,盗墓贼理应受到社会大众的谴责,受到国家法律的严惩!
希望在当今的法治中国,不会再出现盗墓行为,也希望老祖宗留给我们的文化瑰宝,都能得到有效的保护!
与古为徒 厚重华滋
古往与今来
族谱与祖训
名人与古迹
弘扬传统文化
深耕姓氏人文
凝聚精神动力
说说你的看法
↓↓↓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发布于:
福建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