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树市是吉林省下辖县级市,由长春市代管, 地处松辽平原腹地,在长春、吉林、哈尔滨三市构成的三角区中心;境内无崇山峻岭,地势较平坦,微有波状起伏。地势东南高,西北低,东南向西北倾斜,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气候多受季风影响,四季分明;总面积4712.49平方公里,2016年总人口1254681人。
2016年,榆树市生产总值实现4078628万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1%。
远在四万年前,榆树境内就有人类活动。
公元前十一世纪至北魏太和十七年(493年)这时的榆树为肃慎、夫余国故地。肃慎族即后来的女真族,历经演变,最后为满族。
秦始皇二十七年(前220年)前,榆树仍然是氏族公社的延续。
北魏时,榆树属夫余国伯嘟部,伯嘟即以后的伯都。
隋朝时,榆树属于伯咄靺鞨。靺鞨为女真的一个部落。
唐代时,圣历元年(698年),榆树属渤海国扶余府(今农安)。
宋、辽、金时,榆树先后为辽、金属地。
辽天显一年(926年),辽灭渤海国后,建立东丹国,这时榆树为辽的东丹国东京道宁江州。
金收国一年(1115年),榆树为金国的上京肇州路。
元代时,榆树属于辽阳省开原路屯田万户府。
明代时属三岔河卫。
全市中小学生运动会
清代初年,榆树为皇家封禁之地,位于柳条边外。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榆树地域归伯都讷副督统(在伯都讷城)管辖。
雍正五年(1727年),榆树隶属于盛京奉天府长宁县。
乾隆元年(1736年),撤长宁县,榆树归属永吉州(吉林),后改为吉林厅。
嘉庆十六年(1811年)设伯都讷厅,置理事同知,驻伯都讷城。
道光五年(1825年),伯都讷屯田开始实施。
光绪八年(1882年),榆树成为伯都讷厅首府。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伯都讷升府(新城府),榆扶分治,在孤榆树屯设立榆树县,隶于新城府。
宣统元年(1909年),榆树县改为榆树直隶厅,隶属于吉林省西北路分巡兵备道。
民国二年(1913年),榆树直隶厅改为榆树县,隶属于吉林省滨江道。
沦陷时期为榆树县,隶吉林省。在经过14年的日伪统治之后,榆树于1945年12月27日获得解放。
解放后为榆树县,隶吉林省。
1990年12月26日,榆树县更名为榆树市,为省辖市,由长春市代管。
五棵树沿江旅游区
五棵树沿江旅游区位于五棵树镇南1.5公里的松花江畔,总面积3.64平方公里,沿江长度为20公里。主要包括湛江寺、五棵树码头、松江峡谷等景点。每年农历初八、十八、二十八三个庙会和端午节、国庆节等节假日,有数万人到这里观光游玩。
霸湖旅游区
霸湖旅游区位于榆树市培英街道办事处东家村(原王家村),距市区仅3公里,距科铁公路0.5公里。旅游区内东沟水库约138公顷,水面开阔,水草茂盛。水库东岸有一座南北走向约1公里的山坡,面积约6公顷。山上有榆树、枫树、杨树、松树等10多个树种,树木繁茂。坡上有一棵树龄100多年的古树,主干树围约3米,被当地百姓奉为“山神榆树”。
花园山旅游区
花园山旅游区位于土桥镇东南部,地处松辽平原边缘地带,是长白山支脉大黑山的余脉,东西长10公里,南北宽4公里,最高海拔302米。花园山林木茂盛,有自然林6000公顷,人工林1500公顷。动植物资源丰富,有20多种中药材,30多种国家保护动物、10多种野菜及榛蘑、松蘑等10多种菌类植物。山顶有35米高的瞭望塔,山脚有一座15公顷水面的水库。沿环山水泥路可环游花园山。
小乡旅游区
2007年小乡被长春市旅游局确定“农家乐旅游示范点”。旅游项目有∶小乡纪念馆、齐殿云墓、水上乐园、生态园等。
雷劈山旅游区
雷劈山旅游区位于榆树市大岭镇北部兴农村,地处吉黑两省交界处,距榆树市区约45公里。雷劈山最高处海拔210.5米,总面积100余公顷。
青鼎山旅游区
青鼎山旅游区位于新立镇青顶村,距榆树市区16公里,最高峰海拔239.5米,总面积约570公顷。山上林木繁茂,有松树、柞树、桦树、五角枫等20个树种和山鸡、松鼠等多种野生动物,山中有依山崖开凿的佛林一处,有3处鱼塘。山顶有瞭望塔和防雹炮台。登瞭望塔或沿5公里环山公路巡游可游览青鼎山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