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世界遗产之一的京都下鸭神社,每年1月都会举行“蹴鞠始”活动。
日本从几何时起从外国引进体育运动的呢?往往被认为是从明治时期(1886-1912年)以后。其实,日本引进外来体育项目的历史悠久,古代的有闲贵族们很早就接触到了来自中国大陆的体育运动,作为优雅的兴趣爱好而享受。
在日本的历史中,蹴鞠是受到广泛阶层青睐、持续时间长的外来的体育运动。在古代的朝廷,每年的节日都会有来自各国的竞技者们举行各种各样的运动项目,天皇和高级贵族们观看。与此相反,蹴鞠属于古代贵族身体力行的“运动”项目。
在古代中国,蹴鞠有几种形式,有争夺进球得分的和足球相近的形式、也有没有球门只是做传球游戏的形式。其中,在崇尚优雅的日本贵族社会中,具有强烈静态情趣的传球游戏形式的蹴鞠格外受到推崇。
日本的蹴鞠是在被称为“鞠足”的数名竞技者之间,不让鞠球掉在地上,将球踢起来连续交接的运动。比赛场地的四角种着一种名为悬树的树,鞠球一碰到枝叶就会产生不规则的变化球,提高踢的难度。为了克服这人工障碍物,需要呼喊的配合和变换队形等高度技术。
有关蹴鞠的记录可以追溯到《日本书纪》(720年完成)。皇极3年(644)正月,在法兴寺(飞鸟寺的前身),中大兄皇子(626-672年)和中臣镰足(614-669年)通过“打毬”的聚会突然接近。据说中大兄皇子的鞋子掉了,镰足把它捡起来献上。在当时的贵族之间,可以看出蹴鞠是一种社交手段(但是,没有确凿的证据表明他们所表演的是否是蹴鞠)。
此后,蹴鞠在贵族社会扎根的过程中,在技法、礼仪、装束、设施、用具等方面,制定了与宫廷文化相适应的许多规则。虽然蹴鞠是竞争将鞠球踢起来的次数的运动,但只执着于记录的态度被视为不雅之举,兼备高度技艺和优雅举止的蹴鞠才能得到好评。在院政时期(指自11世纪下叶起1个多世纪的时期)以后,天皇和上皇也开始亲自参加蹴鞠活动。其中,最先站在鞠庭踢球的是后白河院(1127-1192年)。
到了平安时代(794-1185年)末期,也出现了被誉为蹴鞠达人的“鞠足”。活跃于12世纪前半期的公卿藤原成通(1097-11162年),以“鞠圣”而留名青史。《古今著闻集》(1254年左右完成)中记载,成通的蹴鞠技术超越常人的水平。
在古代贵族优雅的体育生活的后背,离不开承包制造用具的工匠的劳作。特别是来自海外的蹴鞠专用球(鞠)并不是谁都能简单自制,需要专门的工匠。12世纪后半期,诞生了承包制作鞠的称作“鞠括”的专门职业。
进入幕府政权时代后,贵族们仍继续喜爱蹴鞠。作为蹴鞠达人而闻名的
后鸟羽上皇
(1180-1239年),对中世纪以后的蹴鞠发展做出巨大贡献。承元二年(1208),以后鸟羽上皇为蹴鞠的长者形成了“蹴鞠道”,继而诞生了难波、飞鸟井、御子左三大家族。因此,深受上级贵族们青睐的蹴鞠,通过升华为格调高雅的艺术,确立了不可动摇的地位。
中世纪幕府也开始玩蹴鞠,但贵族仍然处于蹴鞠文化的主导地位。据说对镰仓时代(1185-1333年)执政的的将军来说,幕府通过蹴鞠在贵族社会中巧妙地进行公关活动,乃是幕府和朝廷交流的手段。
室町时代也受到历代将军爱好蹴鞠的影响,蹴鞠成为上级武士的嗜好。不久,为了附和他们的文化生活,蹴鞠也渗透到了地方的武士社会。
直到战国时代(1467-1590年),蹴鞠也作为连接有力武将的社交手段而存在。根据《信长公记》记载,织田信长(1534-1582年)在天正3年(1575年)与蹴鞠名手今川氏真(1538-1615年)举行了蹴鞠会,享受观看的乐趣。
耶稣会传教士路易斯·弗洛伊斯(Luis Frois)(1532-1597年)在天正13年(1585年)撰写的《日欧文化比较》中写道:“我们打球是用手,日本人用脚。”弗洛伊斯观察到的是当时日本用“脚”玩的球戏,也就是蹴鞠。
随着时代的变迁,15世纪制作蹴鞠的“鞠括”作为专业的工匠独立,制作蹴鞠专用鞋的造鞋业也很发达。如果没有需求,作为供应者的工匠就无法营生,所以他们的存在很好地说明了蹴鞠扎根于中世纪社会的事实。当战国乱世落下帷幕,泰平时代来临,体育世界也迎来了巨大的变革期。货币经济的发展推动了老百姓的崛起,迎来以老百姓为中心的新的体育时代。
蹴鞠由古代贵族传到中世纪武士阶层,在近世作为平民也能享受的球戏而普及开来。一般平民进行的蹴鞠被称为“地下鞠”,博得了很高的人气。
在近世,在蹴鞠的宗家下设置了一个叫做“鞠目代”的教练,在全国配置了一定数量。鞠目代是蹴鞠技术高超的存在,对各地的爱好者指导蹴鞠,起到连接宗家和基层弟子的作用。平民也有的能成为鞠目代,在江户城内举办将军观看的蹴鞠比赛中,也有平民出身的鞠目代参加。
在《北斋漫画》中,描绘了穿着便服的平民用草鞋踢鞠的样子。作为对装束和礼仪很挑剔的宫廷文化的蹴鞠,不知什么时候开始有了平民穿着便服随意比赛的一面。
18世纪以后,在江户承包体育用具制造的工匠兴起。在《今样匠人尽百人一首》中,18世纪初江户的匠人按业态进行了描绘,其中也有制造蹴鞠用鞠的“鞠屋”。
文政7年(1824)发行的介绍江户商店的《江户购物独指南》中刊登了蹴鞠用具店的广告,可以看出销售店开在江户市中。
在有实力的蹴鞠用具商人中,也出现了与宗家关系密切的人。据说,他们在宗家的权威下,还担负招收弟子,起到指导蹴鞠技术的作用。蹴鞠的宗家将招收新弟子和指导技术导委托给兼有用具供给能力和顾客信息的商人,目的在于扩大蹴鞠市场。
《江户购物独指南》上刊登的蹴鞠道具店的3个广告(其中2个框架的上部画着“鞠”)。
资料来源:中川五郎左卫门编《江户购物指南》第二卷国立国会图书馆数字收藏
https://dl.ndl.go.jp/pid/8369321/1/93
蹴鞠这一外来运动,敏感地察觉着时代的风向,巧妙地融入了前近代的日本社会。通过古代、中世纪、近世,蹴鞠作为连接人与人的有效工具保延续其命脉,一直受到肩负时代的人们的喜爱,最终确立了以宗家为顶点的一大体育产业。
和今天一样,前近代日本人的生活中伴随着多种多样的体育活动。蹴鞠只是其中的一个例子。
此次出版的《体育的日本史游戏、艺能、武术》是对日本列岛存在的体育,按照史前时代、古代、中世纪、近世的顺序做出通史性考察的尝试。请阅读拙著,可以一睹在体育上活跃的前近代日本人的身影。
根据『本乡』№169(2024年1月)刊载的《蹴鞠和日本人:外来体育的接受和成熟的历史》,得到笔者和吉川弘文馆的许可转载。
东洋大学教授
毕业于日本体育大学,在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研究领域是体育史。著作有《体育的日本史:游戏、艺能、武术》、《江户的女子旅行—旅途很短,走吧少女—》等。
中国建国之父毛泽东与日军共谋
日本经济的现状和课题
“百年企业”拯救日本:津村、鸿池运输和精炼―他们是如何生存下来的
日本外交是否具备普遍性 必须重新构筑公共外交战略
有两个故乡的画家藤田嗣治
隈研吾展——走向建筑与都市的未来
2022年1月8日
“日本主义2018” 博览会的遗产(2) ― 从世博会到日本文化博览会 ―
2020年8月17日
建立传染病对策的国际协作机制 ― 日本外交在新冠肺炎后世界中的作用
2020年6月1日
新冠肺炎疫情后的社会课题
2020年5月20日
日本经济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
2020年5月19日
The views expressed in this site are the authors’ own and do not represent those of the Japanese Gover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