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MIR DATABANK数据分析:2020年,中国通用伺服市场规模有20%以上的增长,专用伺服市场规模也有15%以上的增长;2021年,中国通用伺服市场规模同比增长超过30%,专用伺服市场规模增长超过25%。
——MIR 睿工业预计2022年中国整体伺服市场会达到300亿左右的规模(通用伺服可达到200亿以上),2026年将跨过400亿(通用伺服可达到300亿以上)大关,届时整个行业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与半导体、新能源汽车这些动辄上千亿的巨量市场相比,中国伺服市场尤其是占据绝对数量的通用伺服市场规模仍处在百亿体量阶段,但是增长稳定、市场潜力大,云集了众多玩家。其中既有西门子、安川、松下这些工业豪门,也有汇川、台达、禾川等国内领先厂商,本土品牌数量超过300多家。外资内资,成分驳杂,各有战略,厮杀激烈,谁都不敢说自己拥有该市场的绝对份额。
近期,MIR 睿工业发布了
《2022年半年度伺服10强:一川领跑,外资紧随》
。通过这份榜单,我们可以发现,经过市场的洗礼,汇川已经占据了中国通用伺服市场市占率榜首的地位,并且禾川、信捷等本土品牌也榜上有名,这进一步说明了中国伺服市场国产替代化趋势的加速。
01
2020年全球疫情突发,只有中国控制住了疫情蔓延,第一时间为全世界提供防疫力量和恢复经济的信心,口罩机等设备的量产给中国自动化行业带来了巨大的需求,也引领国内伺服市场格局的激变。中国本土伺服品牌成为这场变局里的大赢家,收获的不只是增长,而是实打实的市场认可度。
据MIR 睿工业分析,中国本土伺服品牌厂商不仅数量众多,而且各有各的发展路线,如从控制器、变频器等领域下探或上探至伺服领域,也有从专机伺服领域横向拓宽到通用伺服领域。各家派系不一,犹如“华山论剑”,各有各的精通和功夫,这种理念也延展到在产品创新路线上的差异化。下面,MIR 睿工业就将带你解读这几种流派的发展状况。
02
国产伺服,华山论剑
当下如日中天的汇川就是当年华为安圣电气变频器产品部门的一拨人创立起来的。据统计,从安圣电气出走的人才共创立了10家A股上市公司,组成了总市值超过1800亿的中国工控“生力军”:研发总裁童永胜创立麦格米特;变频器开发部的邱文渊、徐学海创立蓝海华腾;大名鼎鼎的英威腾,核心技术团队大多来自安圣电气……
他们在进入伺服领域之前,凭借安圣电气的技术底子、华为的管理模式,以及在变频器市场和日系、德系品牌竞技的经验,使汇川、英威腾等企业成功突围,开拓了 “传动派”的成功模式。
还有一开始是做控制器起家的慢慢延展到整个通用伺服系统,以无锡信捷为代表。这里就不得不提到伺服系统的特性,所谓伺服系统是将更先进的永磁电机、驱动器、控制器集成为全数字控制的“电机系统”。因此,从技术同源性来讲,无锡信捷这类的企业可以凭借控制器产品引领其通用伺服产品的销售,从而让“控制派”也能在这个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
近些年来,像睿能科技、宁波菲仕这样在专机领域经验丰富的“新生代”(也可以称为“专用派”)也在慢慢布局自己的通用伺服业务,他们把专机伺服领域的开发经验复制到通用领域,也受到了市场的追捧和认可。宁波菲仕在注塑机用电液伺服和全电伺服方面做得非常不错,之后凭借其在注塑专机上的技术积累谋求进入通用伺服领域发展;睿能科技借助芯片分销业务积累的底层应用技术储备,以纺织缝制电控系统起家,依靠多年在细分行业伺服技术的积累和打磨,市场地位不断提高,并且收购了深圳亿维与奇电电气这两家控制和传动领域资深品牌,使其在原有伺服系统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了整体解决方案能力,同时也将更多成熟的控制和传动技术引入,将伺服产品的技术平台做得更完美。睿能作为主板上市公司,在工控领域少有发声,但今年刚刚发布的第三代通用伺服系统,其产品的功能特性和创新水平着实让人耳目一新。
03
随着中国通用伺服市场快速发展,内资原先的这两派(传动派和控制派)取得了不俗成绩,也初步实现了国产化替代。但是目前中国伺服市场外资所占比重仍旧很大,国产伺服产品在总体实力上与外资产品相比还是存在一些较大差距:
一是交流伺服自出现以来,已经成为市场上的主流选择,变频技术是其中必须的内部环节,但是一套优秀的伺服系统必须由驱动器和电机共同组成,不仅仅是把驱动器做成高端变频器,伺服系统的核心技术还有永磁电机和控制器。
二是早期包括汇川在内的中国本土伺服品牌所推出的新一代伺服电机,绝大多数都是模仿安川、松下、三菱等日系产品,性能、优劣势大致相同。汇川们虽然在生产能力上较强,并且能够针对具体行业的目标客户做贴身产品和方案设计,以满足客户更进一步的定制化需求推动产品的销售,但产品趋同和自身产品技术愈发的复杂让这一优势也被冲淡。
幸运的是,这些“传动派”与“控制派”在早期发展过程中的教训可以给予新进入者们更多的思考。像“专用派“ 的代表睿能科技就已经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发展思路:
在伺服专机领域累积了足够的控制和驱动产品研发经验,这样进入通用伺服市场就不会显得很“偏科”;另外通过几代产品在专机领域的打磨和通用领域的深层检验,产品的可靠性、稳定性也会大大提高,除了满足客户的需求之外,也将赋予产品一些意外之喜。
目前,睿能的第三代通用伺服产品业已在包装机、切割机、机器人等设备上进行了试炼,并且已经稳定运行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未来这些“新鲜血液”将不断拓展其业务范围,凭借自己多年专机领域的技术和应用经验在各个领域为客户提供更多的行业解决方案。
但是,“专用派”也面临着新进入者都会遇到的问题:
市场耕耘尚浅,产品在下游行业的验证仍需时间的积累。
这些都更加考验新进入者们的韧性与决心。
中国设备制造业即将走进“伺服时代”——谁掌握了中国通用伺服市场,谁就拿捏住中国自主设备的命门。无论哪一派,国产新厂商加入通用伺服市场无疑为中国自主设备解决“卡脖子”难题注入活力,但玩家众多,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也意味着新进入者们要把握时机,朝夕必争。
未来,中国本土伺服品牌不论是追击新兴设备市场,还是补足传统设备缺位,在庞大的品牌基数下,会伴随着相当长一段时间的价格战。本土品牌即将面临一个抉择:是放弃一部分市场,还是牺牲自己的利润。
唯一的答案,还是在于伺服本身的产品属性:作为主导工业自动化的核心部件,在设备产业内注定只能成为幕后英雄。只有让客户保持竞争力、在市场上持续胜利,才是伺服企业制胜的关键。而在这一点上,各内资品牌,谁都不敢说自己有绝对优势,因此,这就给了新进入者们仔细思考市场的时间,通过发现行业痛点,调整自身发展战略,然后运用
技术经验积累+客户导向
的模式发展壮大,最终在这百亿的通用伺服市场分得一杯羹。
——本文转载自“
MIR 睿工业
”
喜封金顶 睿启新篇——嘉兴睿能智能制造生产基地封顶
5月16日上午,嘉兴睿能智能制造生产基地主体结构封顶仪式在嘉兴南湖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隆重举行。嘉兴南湖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管委会副主任江军,睿能科技集团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蓝李春,睿能科技集团变频器事业部总经理、嘉兴睿能总经理刘国鹰及各界领导、嘉宾共同见证了这一历史性时刻。这标志着睿能科技集团在华东区域的战略布局迈出关键一步,更彰显了长三角工业自动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
Learn more
祝贺睿能科技集团旗下亿维自动化成立20周年
二十年风雨兼程,二十年步履铿锵。2025年5月10日,以“廿岁风华,破局共赢”为主题的睿能科技集团旗下亿维自动化20周年庆典大会在深圳蛇口希尔顿酒店隆重举行。公司合作伙伴、行业专家、企业员工等200余位嘉宾共聚一堂,在光影交织中回溯奋斗足迹,于智造浪潮下共绘未来蓝图。这场承载着感恩、荣耀与野心的盛会,既是对二十年坚守初心的深情告白,更是面向未来的破局宣言。
Learn more
喜讯 | 睿能科技荣获“2024年度运动控制领域最具竞争力品...
12月12日,在深圳举办的2024中国运动控制/直驱产业发展高峰论坛暨颁奖典礼上,睿能科技荣获“CMCD 2024年度运动控制领域最具竞争力品牌” 殊荣,本次获奖是运动控制领域客户对我们过去一年辛勤耕耘的肯定,更是对睿能品牌价值的高度认可!
Learn more
智领工业,睿启新篇——嘉兴睿能智能制造生产基地正式奠基
11月22日上午,嘉兴睿能智能制造生产基地在一片喜庆的氛围中迎来了盛大的奠基仪式。嘉兴市南湖区委常委、组织部长、南湖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陈光振,睿能科技集团副总经理蓝李春,睿能科技集团变频器事业部总经理、嘉兴睿能总经理刘国鹰及各界领导、嘉宾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一历史性时刻。
Learn more
擘绘新蓝图,开启新征程 —— 睿能科技福州新生产基地投产运营
近日,睿能科技福州新生产基地投产运营,标志着这一集研发、生产、物流于一体的现代化智能制造标杆项目正式启航,为福州市高新区乃至全市的产业结构优化与创新发展注入了澎湃动能。
Learn more
见证不凡 · 智造未来 | 睿能科技总部生产基地喜封金顶
12月28日,福州高新区生物医药和机电产业园旌旗飘飘、鼓舞飞扬。随着金斗缓缓升起对主体建筑进行最后一次浇筑,睿能福州总部生产基地顺利封顶,标志着这座东南地区最大的自动化产品研制基地即将投入使用。福州市高新区管委会、南屿镇等政府主要领导,项目设计方、施工方和监理方,以及睿能科技主要领导和员工队伍参加了封顶仪式。
Learn more